目录
前言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不仅拥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更具备强大的思维模式。而 《强者思维》 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引领我们重塑底层思维模式,引导我们通过剥离事件表面光怪陆离的干扰看穿事件的本质。
一、简介
什么是“强者思维”?所谓强者思维,并非让我们用“努力”去对抗这个世界,而是发现并且遵循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顺应趋势,借势而起。 本书引导读者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清醒地解决所有问题: 如何应对焦虑和痛苦,活得更通透;如何读懂人心,洞悉人性;如何理解财富的真相,用强大的思维能力实现轻松变现…… 重塑底层思维模式,拥有更强大的人生。
二、本书特点
《强者思维》的作者陈宇,作为一位知识类大V和自媒体博主,他凭借对事物独树一帜的思考和强大的文案能力,帮助读者打破思维局限,提升思考力,通过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来分析事例背后的核心隐含逻辑和本质诉求,让人恍然如悟性。
- 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书中对强者思维的论述深入浅出,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具体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强者思维。
- 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全书分为多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结构清晰明了,逻辑严密,使读者能够轻松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
- 语言生动,易于理解: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方式,用生动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将复杂的思维理论阐述得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强者思维的精髓。
三、核心观点分享
1、自律的本质
自律是为了追求更深层次的欲望
自律不是手段,也不是什么个人特质,它只是人在追求深层欲望的时候,呈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状态。为了更大的欲望去克制小欲望,是人的本能
真正的自律不是忍受,不是压制欲望,而是被更大的欲望吸引,权衡利弊,战略性舍弃,低权重欲望,享受这种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快感。
2、欲望的力量
看穿一个人,本质就是看穿一个人的欲望,有些人的行为看似不合逻辑,只是因为你没看到他的欲望。
3、苦难、勇气和认知的关系
- 苦难让人开始怀疑一切,勇气让人敢于摧毁一切,认知让人有能力重建一切。
- 有的人天性懦弱,面对苦难选择低头认输。但低头并不会换来仁慈,反而会遭到更加疯狂的毒打,直到遍体鳞伤,被打磨掉所有的自由意志,开始怀疑一切,变得更加懦弱,选择躺平。
- 有的人被苦难一次次击倒,又一次次爬起来,与命运殊死相搏,宁死不屈。他们拥有摧毁一切的勇气,却没有重建一切的能力,只能生活在精神的废墟里,变成一个迷路的人。
- 只有真正大智大勇的人,才能破除“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个魔咒;才能在杀死恶龙之后,带着山洞里所有的财宝,来到一望无垠的辽阔平原,继续享受头顶的阳光和山涧的溪水,继续拥抱眼前的生活,变成一个深刻而自由的人,变成我们口中那个——从地狱回来的人。
4、自我的价值
-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取决于他创造的价值。但实际上,一个人的收入,大多取决于他被替代的难度。
- 给你发多少工资的逻辑起点,并不是你创造了多少价值,而是找到一个可以替代你的人,需要多少成本。如果他能从市面上找到一个人,很好地完成你现在的工作,价格是八千,那么,你的真实价格就是八千,这个价格不是你决定的,也不是你的老板决定的,而是你和千千万万个能够替代你的人,充分博弈后共同决定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但走的人太多了,路就被堵死了。
5、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 死亡并不是某个遥远时间节点的终极审判,而是此时此刻正发生在你身上的渐变。人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正在接近死亡。选择生活方式,本质上就是选择一种方式奔向生命的终点。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种最称心如意的奔向死亡的方式。
- 人为什么一定会死?死亡的必然性背后,蕴含着宇宙中最深刻、最无懈可击的真理——熵增定律。“熵”就是混乱程度。熵增定律,指的是万事万物,都倾向于往更混乱的状态发展。
-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电视采访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末日也好,宇宙末日也好,我不认为这些东西是悲观的。因为必然会到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悲观的。”“必然会到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悲观的。”这句话振聋发聩。
-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改变了能够改变的,接受了无法改变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得了这一点。知道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在许诺一个死后的世界,所有的哲学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因为前者可以让人无惧死亡,后者可以让人无憾此生。它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给人类寻找一个坦然接受死亡必然性的理由
6、关于真相 洞悉人性,方能一通百通,一身兼万法
- 为什么说不要考验人性?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选择做一个好人,而不是本性如此。人性的光辉是主动把心里的野兽关进笼子。考验人性,就是非要拿一根撬棍破坏笼子不可,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野兽。
- 社交的本质:社交的“交”,一般指交往,但转变一下思路,理解成交易,一切就解释通了。我们在社会中能交易的东西分为两种: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内部价值主要是情感慰藉带来的认同感,外部价值就是社会资源。
- 面子是什么?面子就是外部认同感,死要面子就是缺乏自我认同,只能向外部索取。
7、真正的朋友
-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人说朋友就是利益交换,你没有可利用的价值就没有朋友。其实,**靠利益交换来维系的人,只能叫伙伴。**有句话叫作:无钱莫入众,言轻莫劝人,待到成功后,把酒话初心。意思就是只要你成功了,身边自然会有很多的朋友。成功者身边确实会聚集很多的人,但这些人大多只是伙伴,他们的动机无非是趋利和慕强。你以为自己是在向上社交,但你其实是他们的功利性伙伴,这种社交本质上都不是在交朋友,而是在找合作伙伴。
- 有人说朋友就是情感慰藉,只有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才算朋友。其实,靠情感慰藉来维系的人只能叫故交。
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思想高度同频,并且真心希望对方越来越好。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联系,不会刻意维系,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个人可能隔着山河大海,但无论过了多久再见面,也丝毫不会陌生和尴尬,感觉就像饭吃了一半,他去了趟洗手间,微笑着回来。这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爱情的本质
- 爱情既不是索取,也不是付出,而是历史。就像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是一个注定要失去的东西。
- 真正的爱情,只是一种纯粹的神经表达,一种无关他人的自我感受,一种必然会随着时间逐渐抽离的滚烫生命力。它只属于无忧无虑的年轻人,没了,就是没了。它的归宿只有两处:记忆与坟墓。就像邮票,有些是用来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9、婚姻的选择
- 当你纠结要不要和一个人结婚的时候,是因为他符合了你的个人期望,但不符合社会期望,或者是他符合了社会期望,但不符合你的个人期望。也就是要么大家觉得好,你自己不喜欢;要么你很喜欢,大家觉得不好。其实这种时候只需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谁承担后果,谁说了算,因为不承担后果的建议没有任何意义。
- 两个人头脑一热去结婚,其实比深思熟虑权衡利弊要明智得多,但凡你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就会发现婚姻是一笔稳赔不赚的买卖,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徒劳抓住很多东西,然后又被迫回到一无所有的过程。你的父母、朋友、孩子、健康,都会离你而去,但在这场不可避免的下落中,有个人陪着,总归要好受一点儿。
- 真正支撑你和一个人走完一生的东西,正是这些看起来有点荒唐的表链和梳子,还有那些曾经让你头脑一热的理由。只有这些东西能战胜理性,能把理性的世界撕开一道小口,让阳光照进来,让我们可以在人生这条单行道上,享受一丝温柔。
四、总结
总之,《强者思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方法,还引导我们如何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迈向更成功的人生。无论你是希望提升思维能力、克服懒惰和拖延、坚持目标还是了解人性规律并利用其实现自己的目的,《强者思维》都能给你带来深刻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