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


以认知模型为基础
        主要总结几个机制:
        其一,预测机制
        其二,创造机制
        其三,预测内外客观机制
        其四,创造内外客观机制
        其五,预测内外主观机制
        其六,创造内外主观机制
        其七,主客交织机制
        马克思是个伟人,创造了马哲。但他也仅仅是那个时代的伟人,而如今看马哲的局限性也非常显然。社会的进步,能够使得现今的普通人可以比肩上一个时代的伟人。
        主观与客观,是马哲理论的基石。然而,马哲却没有论述主观的形成机制,以及论证主观如何证明客观的真实性,事实上这是证明不了的东西。也因为这个原因,唯物论无法驳倒唯心论。既然无法驳倒是个事实,马哲为何不承认这个事实呢?!一个更为成功的哲学,应当在更高的层次上统一唯物论和唯心论,而不是偏向任何一方。
        主观代表自我,代表观察者,代表认知的一方。
        客观代表外部世界,代表被观察者,代表被认知的一方。
        这个划分,是哲学认知的第一步划分。但是,这个模型,随着认知的深入,会分崩离析,不再适用。这个临界点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它发生在主观的认知开始转向自我的时候。也就是主观开始认知其自身的时候。
        通过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我们了解到认知发生的过程,是信息通过声光媒介刺激感官细胞,通过神经传导,到达人类大脑,形成模式判断和信息存储。从此客观和主观的界限模糊了。
        事实上自我肯定属于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属于客观世界。而当我们认识了主观的一部分,这部分将拥有客观世界的性质,其性质重点在于当我们把握了它的机制,我们就可以控制它改造它。
        预测和创造,是我们智慧生命生存的看家本领。预测是在把握了某事物机制情况下,预见未来的种种可能,而创造是按照期望目标而实现的干预客观事物的过程。当认知临界点没有达到,也就是之前的主观还未认识自身机制的时候,这个模型是简单的。是马哲所描述的模型。
        当认知跨越了临界点的时候,模型开始变得复杂了。可以说整个世界都变了样。不难得到一些结论。
        世界是同一个,在不同人的眼中不一样,在同一个人眼中的不同思想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一个学龄前的孩子他眼中的世界是极其简单的,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简单,我们知道他不知道的太多的事情。当然学龄前的孩子也刚刚跨过一个认知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一个特别小的孩子是不能分清自我和外界的,著名的镜子测试正是证明这个问题的。
        至此,我们得知有两个认知临界。
        第一个认知临界是,区分出自我和外界。人类大概在18个月大的时候发生此事。
        第二个认知临界是,认知主体开始认知自身。发生时间和影响都不可预料。但肯定是在第一个认知临界之后,至少十几岁的时候。
        是否有第三个认知临界呢?有。
        第三个认知临界,是主客观统一的时候,他人的主观,就是自我主观思维的客观基础。其标志是不再与人争辩,即使是争辩也是有其内在的主观目的性,而不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观念模型。这个阶段是孤独的阶段,但他却能承受这种孤独。
        第一临界和第二临界之间的阶段,思维对象集中在客观世界,常与他人争辩,认为是非对错,总有个答案。这时候相同观点的人会惺惺相惜。
        在第二和第三临界之间,是思想不断变化的阶段,有争辩,有坚持,有感悟,但终于不再争辩,从此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临界来临之后,似乎一切思想冲突都化解了,随偶有冲突,但思想模型的根基已不能动摇。

        第三临界之后,并不是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相反他更现实,也更接地气,只是思想更为自由了,正是所谓的不惑。郭德纲相声说的好啊,节选这么两句: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勾,勾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木棒打不散无义的宾朋,大将军手中枪,翻江倒海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英雄至此未必英雄,又何况一个说相声的。
        人生在世,思想晋级到何种程度,都无法摆脱生为肉身这个事实,饥寒穷三字,也正是任何自由思想所要面对的现实,即使不是饥寒穷,也会有现实中各种无法摆脱的牵绊。即使你足够乐观,寄希望于未来科技,能让思想脱离肉身而存在,但是其实问题依然存在,思想必须有一个载体,否则它不能存在。而载体必然受到现实规则制约,无论这个制约是物理的还是纯逻辑的。在奇点临近这本书中预想思想最终将以光子为载体,而充斥宇宙,受到最小的限制,它甚至早已突破了死亡限制。但光子的物理属性决定了限制仍然存在。
        一句话,我们的限制在于我们的载体。目前人类阶段,载体是现实肉身,受制于饥寒穷所代表的现实规则。自由的思想不得不屈从于这个现实。
        最伟大的东西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东西,它和你自己存在一样简单。-----------------辩喜(19世纪印度哲学家)
        哲学是对人类所有认知的总概括,而所有哲学思想都最终指向一个最根基的命题,就是存在。任何事物的最根源追问,都将指向存在这个问题。最终它的解释就是,因其存在而存在。它是自我解释的,是一切事物和逻辑的发源。事物不存在,则关于它的一切都不存在。事物存在,所以它的生存发展规则,它的历史,它的现在,它的未来才存在。
        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因为人类存在,人类的存在是因为人类个体肉身存在,肉身存在是思想维系自身存在的结果。这正是所有价值的起源。是人类财富的发源地。财富的本质是满足需求的事物,这个需求源于人类想要维系自身存在的需求。没有任何需求比这个需求更基础,当基本需求满足后,思想的本性,自由,将逐渐成为需求的主导。
        第三临界之后,思维领域遍及所有领域,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一个平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