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院杂忆(续)


引用 庸老唐院杂忆(续)

 

唐院杂忆(续)
文/庸 老

 

三.老唐山(1)

 

说到唐院,按说也得说说唐山,因为那毕竟是学校驻了六十多年的地方。只是学生来这地方,奔的是学校;而唐山又不是什麽名城,例如北京,有那末多名胜古迹,引人关注。因此学生入学前,大约只知道唐山是我国的工业重镇而已,至于市容市貌,在校时或偶然到市里转转,也不会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庸老也是如此。入学前也曾向父老打听,只说是唐山工业发达,有个著名的开滦煤矿;并说那里的东西便宜,尤以烧鸡最为有名——因为京津一带有个歇后语,当形容某人遇到挫折或碰了钉子以至垂头丧气时,常说:“唐山的烧鸡——窝脖了”。其实哪里做的鸡脖子大概都是窝着的,但特别提到唐山,足见不凡。

回想51年我们入学的那天(或次日?)恰逢中秋节,几个新结识的同学便商议出去买些吃食庆祝一下。大约是在晚饭后,我们摸黑走过了荒凉的大学路,直到车站,还真有烧鸡。我们一气买了15只,每只才3角,看样子都是“童子鸡”,回校后又找了几个同学,大嚼一顿,以贺中秋焉。

<唐山市区依铁路分为南北二区(其实京山线在这里是西南、东北走向),商业主要在路南,也是我们“上街”主要的去处。所谓街,去过的也就是两条:解放路和胜利路,商店也大多在这两条路上。至今还记得的似乎只有解放路的新华书店和一个镶牙馆以及胜利路有个百货商店而已。倒是在两条路的交汇处有个“九美斋”饭馆则记忆犹新。在学生时代,有两三个好友,我们都不是那种特别循规蹈矩,一心只读书,不问窗外事的好学生。几个人除我以外,他们还能喝上两口。每逢谁家里寄来生活费,便相约曰:去“软”一回?——就是去喝酒也。古人谓之“软饱”。(苏东坡《发广州》:“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自注:“浙人饮酒谓软饱”。)记得某年中秋节,我们去了九美斋,点了一个烩全蟹,一大盘去壳的蟹肉、蟹黄,价才一元,生平吃蟹,未有如此畅快者也。然而一顿软、硬兼施之后,生活费已去其半矣。

从胜利路往上走,不远就是唐山著名的娱乐区小山。这地方高出周围些许,或因此得名(早先据说是坟地)。路旁一侧有影院,戏院和一些商铺;另一侧有一蜿蜒的下坡路,下面汇集了许多江湖“生意”场子,煞是热闹(江湖人认为,生意与买卖不同:后者将本求利;前者则是但凭自己的技艺,“平地里抠饼”也)。江湖生意门类繁多,各地皆有其集聚之所,如北京的天桥,天津的南市等,时人谓之“杂八地”也,在唐山就是小山了。只去过一次,进了一个“杂耍”园子,也就是表演相声、曲艺的地方。上面正在唱乐亭大鼓,未及坐听,但觉满园乌烟瘴气,连我这会抽烟的也受不了,赶紧逃了出来,以后再也不曾去过。其时建国未久,许多场所一如往昔,此后国家不断整顿,小山大约也非昔日的面貌矣。

早年的唐山路南情况大致如此,至于路北,首先就是开滦唐山矿。高耸的井架,升降机的轮盘以及附近的矸子山,表明了唐山之为唐山的特点。从火车站沿宽广的车站路不远即达唐山矿,其旁就是交通要冲西山口(至今犹是)。当年自西山口往西已有一条宽广的土马路,但还不成规模,单位也不多,今日则已成唐山主要的新华东西干道矣。西山口往北可到工人医院、凤凰山公园和大城山。往东是个小上坡,一侧是政府机关。上至坡顶,右侧是建国路,有些商铺,大约也是路北唯一的商业集聚地。路的那头是个铁路道门,穿过去即是解放和胜利路的交汇处了。只是这个道门难得开启,人们多只能从一座钢架天桥往来。这座天桥不知建于何时,据说76年大地震后,此桥几乎是唐山硕果仅存的建筑物。

在西山口东面坡顶向东,一条长大的下坡路直通唐山的工业区。记得我第一次站在坡顶远眺东方,着实感到新鲜:只见烟囱林立,各色烟雾从各种烟囱喷将出来,烟云缭绕,煞是壮观;同时也觉得非常兴奋,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唐山也真不愧是工业重镇也。后来才知道,各色烟雾中,最醒目的一种黄褐色者是钢厂所出;各种深浅黑灰色出自各种工厂,而特白的一种则出自启新洋灰厂。有一次我们去某厂参观,见到那一带的工房皆覆盖了一层白色灰尘,据说即洋灰厂所赐也。当时也不曾多想人住在这里会是什麽感受,环保云云,是几十年后才有的概念了。

自我入学,直到71年迁蜀,在唐山整整呆了20年,不可谓不久,然而对唐山的了解,终觉浅薄;特别是59年以后,市面萧条,百货凋敝,更是谈不上好感了。记得一位60届同学相告,说他们几个同学到市里去玩,转了一晌,觉得毫不起眼,便问一路人哪里好玩?那人想了一下,说交大还不错。……几个人嗒然若失,也只好打道回校了。

关于唐山,真的没什麽可说吗?

 

三.老唐山(2)

 

人们皆知唐山是工业重镇,然而它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能道其详者怕也不多。我虽久居此地,却也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76年唐山遭到毁灭性震劫,我们虽远在他乡,惊骇之余,不免时生故土之思;95年退休后再到劫后重生的唐山,才有了了解其历史的念头。

我曾向本地人同事打听唐山何以得名,据说是唐代薛仁贵征东时曾在此地“北山”上驻军,因名唐山。然而这里似乎并没有什麽山;北边是燕山山脉,似乎太远了。算起来这里只有一座大城山还像样子;后来才知,此山原名唐山,后改今名(现已辟为动物园)。也许薛仁贵真的在此驻过军队?

记得60年代初曾偶然翻阅一本建筑方面的教科书,同济大学编,其中谈到城市规划,举了一个最恶劣的例子,还有附图,竟然就是唐山。想想也是,作为一个城市,唐山的发展显然绝无规划可言。看来是先有了开滦矿,然后人们逐渐集聚成市;又有了京山线,于是分为路南和路北。一个城市,有一矿区座落其中,再横贯一条铁路,把市区分割成不便往来的几个部分,成何格局?然而近、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确也不能按常规办事。哪能象北京那样,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在平地上规规矩矩地建造起来。唐山市的发展则完全是另类。

唐山这一带,原先只是若干农村,这些农村的名字,有些至今还以市区街道名保存下来,如宋谢庄、刘屯等。在明、清时期,这里属顺天府,遵化州。光绪三年(1877)始设乔屯镇,后改唐山镇,算是有了行政建制和唐山之名。但唐山真正发达,还是靠了地下的媒和一位实业家的活动。这位开辟了唐山近代史的人物姓唐名廷枢,广东珠海唐家湾人。他曾任怡和洋行买办,后又操办过许多实业,如造船等,是当时我国著名的实业家。光绪二年(1876),唐廷枢在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支持下,带了一批人,包括英国的矿业专家来到唐山勘测煤矿。1878年即挂牌成立了开平矿务局,唐廷枢任总办。中国从此有了现代采矿业,唐山也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

唐廷枢怎么知道唐山有煤?原来早在明代永乐年间,唐山已经有了传统的制陶业。起因是明代初年华北有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批从山西和山东的移民来到唐山定居,并带来了制陶技术。早年制陶所需要的原材料,矾土、粘土、石英、长石等唐山皆有,还有更重要的燃料——煤。因此到了清代,这里已经有了东缸窑、西缸窑等规模不小的手工制陶业。不过那时生产的只是一些较粗的家用陶瓷,如缸、盆、罐、瓮、碗之类。随着唐山的发展,陶瓷业也日益兴旺,早在上世纪20年代,唐山已有启新、德盛等瓷厂可生产供出口用的工业、建筑、卫生用瓷。到了今天,这里的陶瓷业和其他几类工业一样,都成了唐山的支柱产业,名扬天下。

烧制陶瓷必须有煤,想当年东、西缸窑一带必有许多土法开采的小煤窑,于是唐廷枢也就被吸引到唐山来了。自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后,唐廷枢在1881年还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唐胥路;1891年,又协助操办了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水泥厂——启新洋灰厂。唐廷枢于1892去世,这是一位值得唐山人纪念的历史人物。据说自他来唐山后,引来了他故乡广东三千多人来此打工,他们聚居之地被称为广东街,也即是今日唐山的主要干道新华路的前身也。

唐廷枢之后,1907年滦州矿务局成立,总经理为周学熙。1912年,开平、滦州矿务局合并为开滦矿务总局,袁世凯之长子袁克定任督办。

再说说唐胥铁路。开平矿务局为了将煤炭运到天津港口,先开了一条名曰煤河的运河,起点是胥各庄,然后修建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16.04华里铁路(可还有校友记得某年学校举行10km负重竞走,路线就是沿这段铁路旁的公路到胥各庄往返)。唐胥路是我国第一条铁路,虽然其前在上海已经有了一条淞沪铁路,是在1874年由外资修建,其中上海至江湾段于1876年建成,不料于7月通车后即惹了麻烦。据说一是修建方违约,擅自将签约只修公路改为铁路,引起签约的地方政府不满;再是冒着烟气,隆隆行驶的火车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恐慌,认为惊扰了祖坟。谈判结果,政府以28万5千两白银将铁路收回,拆除了事。

到了唐胥铁路修成,麻烦更大,竟直接惊动了朝廷。许多保守的贵族、大臣认为火车惊扰皇家东陵(在遵化),于是纷纷上章弹奏,西太后也颇为不满,幸有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大臣力保,并亲自到唐山与唐廷枢等试乘火车,认为运行平稳,不会惊扰东陵,唐胥铁路这才保留下来,成了我国第一条铁路,时在1881年;同年还制成了我国第一台蒸气机车——龙号,至今还保存在博物馆里。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铁路,原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才会于1905年在唐山复校;也正是因有开滦矿,才会于1906年改名为唐山路矿学堂。这段历史,唐院学子想都清楚,不再赘述。

1976年,恰在唐廷枢到唐山百年之后,唐山遭到了大地震的毁灭性打击,成了废墟,举世震惊;但随着四人帮的垮台,唐山又如凤凰涅盘,劫后重生,原有的各项产业逐渐恢复,并且修建了唐山港,圆了当年中山先生建设北方大港的梦。尤为可喜的是,震后30周年,2006年据报在唐山濒海一带(南堡、曹妃甸、老爷庙)发现百亿吨储量油田,据说连温总理闻知亦为之振奋,竟夜不能寐云。其时庸老亦有小诗一首以记之:

 

《喜闻唐山发现石油》

 

唐山起家一开滦,井下挖采路漫漫。

劫后重生三十载,喜闻石油出海滩。

 

唐山在国内固是早已知名;过去却不知在海外华人中“唐山”也很有名,只是另有讲究。记得60年代初,某日在火车站附近一小饭馆中遇见一位唐山一中的学生,聊起来知是东南亚某国华侨,问其何以来此?谓渠奉父命回国求学,在广州报到时被问及欲到何地,因自幼常听父老言及“唐山”,遂以是请,于是被分至此地焉,顾不知彼所谓唐山者,乃中国大陆也。

我常想:唐山市的发展历程,几乎可看作是祖国近现代发展史的缩影;如果那位华侨学生再回到唐山看看,必会认为今日的唐山,绝不有负于“唐山”在海外的盛名也。

 

三.老唐山(3)

 

以上略谈了些老唐山的市区和发展简史,觉得意犹未足,似乎还应谈谈唐山人的生活。唐山这地方,位于冀东平原之要冲地带,背山面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个宜于居住的地方。与北京相比,纬度大致相同,距离不过百多公里,却显得冬暖夏凉。北京正当居庸山口,冬天的西北风来得特别凌厉;到了唐山,地域开阔,风势渐缓,就显得暖和多了——当然,冬天有点风也好,记得某年在郊区某地,黄昏时分远眺市区,只见黑压压一块乌云罩在上空,皆是各家各户取暖、做饭燃烧烟煤所致也。那个年代,住过新华斋的校友,对于这种烟煤炉子想还记忆犹新也。

唐山的农作物与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以玉米、高粱、麦子为主;近些年来,在东边开辟了许多农场,盛产稻米,也值得称道。唐山也盛产白薯。此物如今在城市居民中已被推崇为最佳食品之一,其实历来就是华北许多地方农村的一项主食,然而亦须与其它品种如小米粥等搭配食之方佳。59、60年,唐山地区某领导以白薯能丰产为由大力宣扬多种,我辈乃得有“黑桃幺”之享受焉。

另外唐山也盛产水果,如苹果、梨、枣等。记得50年代初曾在校门口买过一种梨,表面微红,食之甘美无比,前所未尝。后回京请教父老,问是何等品种?答曰:此必是唐山(忘县名)特产之“佛见喜”也,昔曾为贡品。只惜此后再也不曾见到。

唐山还有一种名特产——迁西板栗。这种板栗栽培已有数千年历史,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因唐诗人晁公朔有:“风陨栗房开紫玉”句,故后人以“紫玉”名之。河北省曾定之为“十大特色区域名牌产品”。

唐山东临渤海,昔年也盛产海货。例如对虾,海味之佼佼者也。犹忆学生时代每到对虾上市,校门口即有小贩以大筐满盛煮熟的对虾叫卖,价格低廉,诸生则偶以之为零食解馋。某年市面上对虾忽然绝迹,有识者曰:如今秦皇岛外打鱼船所捕之虾,在海面上即悉数装入冷藏货轮,运往苏联矣。此后,市面上常见的就是“皮皮虾”了。

唐山是个好地方,只是笔者虽久居此地,但一直住在学校大院里,虽认识许多本地人教职工,却无唐山居民朋友,因此关于唐山人的生活状况,所知甚少,简直无从谈起。然而再想一下,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其所从事的工作外,无非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而已。这几方面,唐山人的状况,特别是在建国以来的前三十年,似乎与其它城市也没什麽区别,并无特点。例如“行”,那时公共交通不甚发达,人们出门除了走路外,也就是靠自行车了。特别是在北方的各个城市,上下班时的自行车洪流可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唐山也不例外。至于在交大院里,因多无远途上下班需要,自行车似较少。笔者参加工作后,因常跑分部而又不愿受交通车的限制,遂起意置之,唯既限于价格(彼时约百多元一辆),又碍于票证,乃各处踅摸(xuemo)零件攒了一辆,于是成了有“车”一族焉。

在生活的几要项中,也许只有“食”尚可一说——不过这里所说,非指人们的家常饮食,而是在市面上可随意享用的“食”。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风土各异,无论哪里总有一些吃食为它处所无或风味独特,遂以之闻名。在这方面,唐山当然也有的可说。不过唐山在饮宴菜肴方面似乎无何特色,远无四大或八大菜系之有名,虽然在唐山之“勤行”中也许不乏名厨。记得学校一位厨师朋友曾见告一项轶闻:昔年直奉战争时期,冯玉祥将军曾到唐山,本地名流宴请,而将军却吃素,点了个炒豆芽。菜上桌后,将军只尝了一口即置箸不顾。厨师见状,立即又上了一盘,而将军却又只尝了一口。厨师情急,只得把火炉搬到餐厅门口,豆芽出勺,旋即上桌,这次将军一尝,大为称赞,即赏大洋30元云。盖豆芽极嫩,最重火候也。

在唐山市面上,人们可以随意买到而又颇具特色甚或为它处所无的食品,以笔者的经历,倒也颇有几样可说。例如我们入学时吃到的烧鸡,就是其一。唐山烧鸡其实是熏制而成,其做法据说是将鸡卤煮后,再放在一大铁篦子上,置于铁锅中加盖,锅中放入几块糖色(音shai),举火烧之,糖色中的炭分遂燃烧冒烟,鸡因是得到一种特有的熏味儿焉。此外,还有几种面食也值得一说:

大饼。此非唐山特产,京、津亦多有之。其净重约四、五斤,切而论斤卖之。热吃韧而不坚,老幼咸宜;冷后可切丝或炒或烩,洵为物美价廉之食品也。昔在唐山,时时享用;如今定居沪上,违之久矣,故念念不忘也。

炸油饼。我国各地均有炸油条,独唐山流行炸油饼。大小不一,切而论斤卖之。昔日跑一分部,为防道门误事,不去食堂,提前出发,过得道门再在南厂后门买块油饼以为早点焉。

牛肉饼。此种牛肉馅饼似确为唐山特产,它处所未见也。此饼大小径尺,厚约寸许,纯以牛肉、大葱为馅,于饼铛(cheng)中煎烙而成,切而论斤卖之。

棋子烧饼。亦为唐山特产,大小如大型象棋子,可有肉、火腿、腊肠、糖及什锦等各种馅,烙制而成。

此外,唐山还有两种特产点心:蜂蜜麻糖和花生酥糖。其做法、用料不详,总之入口既香且甜又酥,堪称一绝,只是近人未必敢多餮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