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再谈机械




回顾历史,再谈机械
文/2013-5-14 来源:西南交大校史馆

   一、机械学科创设起始
  追述我校机械学科的历史,也很久远。其在 1910年8月就在铁路工程科内设置铁路机器电气两科,课程表为:
  第一学年:3科共修:算学、化学、物理、工程画、工厂实习、英文、中文、初级法文或德文、兵式体操,暑期3~4周在机器制造厂实习。
  第二学年:机电共修微积分、应用算学、化学、物理、力学、工程画、工厂实习、测量、铁路工程学、高等法文或德文,暑期3~4周在机器制造厂实习。
  第三学年: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电气学、材料学、热汽机及热力学、机构学、工程画、理财学、政治学,暑期3~4周在机器制造厂实习。
  第四学年:热力发动机厂、力学试验、水力学、电气试验、汽轮机、机车构造、地基、工程报告、论文。
  1913年铁路工程科毕业21人,其中2人为机械科毕业生。
  1914年铁路工程科毕业15人,其中2人为机械科毕业生。
  1916年独立设置铁路机器科未成。
  1919年正式批准设置铁路机器科,由工程科13人转入机械科。
  1921年成立包括唐院、京院和上海交大在内的交通大学,以后铁路机器科调到上海交大。
  从历史课程上看,我校机械学科的特点是重在基础、强在实践、学科全面,专在机车和动力。
  
  二、重树机械学科,新建机械系
  1949年,学校成立了机械系,系主任是史家宜教授。他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后留学英国,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机械系恢复设置一个本科,另设机车车辆两个专修科,它从各方面延聘教师,使当时一个新办的系能有很强的师资队伍。有机车专家孙竹生教授,他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在美国普渡大学获硕士学位,在美国多家机车车辆工厂实习和任职,在欧洲多国考察,回国曾任沈阳机车车辆厂总工程师,1950年由唐振绪聘请来校主持机车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山西大学机械系主任陈忠淦教授应聘来校主持车辆学科的发展,同时还聘来了车辆专家毛家驯教授参与。刘钟华教授也是来机械系最早的一位,创建了机械制造学科,后又转入内燃机车学科和创建了摩擦学学科。当时机械系的基础课师资力量也很强,教热工的蒋汉文教授和章纯嘏教授,教机构学和机械设计的黄炳淦教授、沈嘉猷教授和戴振声教授,教工厂实习和基础工艺的刘钟华教授和陈应星教授。同时还聘来了韦开荣、章宏甲、王穆之、黄子健、沈庭寿、段镛川、夏建新、卢钟吕、黄襄洪等几位讲师和助教分别到制造、热工和机械设计学科。1951年我校第一班机车和车辆专修科毕业,留下了顾和生、扬家俊和刘世楷到机车、车辆和制造学科。这就迅速形成了建系初期完整而坚强的教师队伍。外系到机械系授课的师资力量也很强,教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的是杨荣宝教授,教画法几何和工程画的是李汶教授,教物理的是光开敏教授,教工程材料的是王兆昌教授,教工程化学的是金允文教授,教电工的是曹建猷教授,教力学的有翁心刚教授。教授们不只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同时也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例如刘钟华教授负责实习工厂建设,很快就使机械系的学生能一人一台车床进行独立操作实习;陈应星教授亲自设计冲天炉和章宏甲讲师亲自设计锻工加热炉,建立铸工和锻工车间,为铸工和锻工实习创造了条件。蒋汉文教授从实验室的设计、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直至建立了热工实验室。系里还让在牡丹江工厂实习的同学在实习完后完成1/10的蒸汽机车模型的全套图纸,由工厂制造后运到学校,建立了机车模型室。学校还派出章守华教授到东德和东欧定购设备,设备到后建立了金相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和焊接实验室。学校很重视校外工厂实习,当时东北、华北和华东差不多每个工厂、每个暑假都有我校机械系的实习生,而且都要亲自动手操作。由此看出其对基础课和基础技术课的安排,以及对校内外工厂实习的重视程度。与1910年我校机械学科的安排相似,继承了我校重基础和重实践的好传统。其不同的是,在专修科分成了机车和车辆两个科,在本科3年级分成了机车车辆和制造两个组,机车车辆组要学机车工程、车辆工程、列车牵引和制动等课程;制造组学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制造工艺,还与同届冶金系和材料系同学合班听金相学、合金钢及热处理和铸钢学。因此专业比过去要细,课程比过去要多,但还不如日后学习苏联那样细。
  
  三、机械本科第一班——难忘的大学生活和班友
  这里特别提到机械本科第一班,因为机械系还有机车专科第一班和车辆专科第一班。他们这两班1949年入学,1951年毕业,是恢复机械学科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这里所讲的人和事只限于机械本科第一班,这一班组成大部分是在1949年考入,也有1947年入学的赵师强(学号C920)和1948年考入的许树基等7人(学号D31-D101)。由外系转入这一班的,还有由华北交通学院合并来的罗麟、刘振东和刘志鸣(其中罗麟、刘振东是中共党员)先后加入这一班,总共约54人。当时这个学校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学校,入学门坎是相当高的,机械系也不例外。有不少同学是同时考上多所名校而选择本校的,如沈志云和陈善雄是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等名校而就读我校,还有一些同学是在其他学校读过一年考入我校的,如张质文就是在武汉大学机械系念完一年后重新考入我校的。1947、1948、1949考入我校其他系的约10余人也先后转入机械系,可见这个机械系也是众望所归,人气兴旺。这个班的组成应该说比较复杂,但大家非常团结,友爱互助,奋发图强,事事争先。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在生活上勤俭淳朴,在社会工作和社团活动中一马当先。当时基本上都是教授上课,基础课和基础技术课用英文教材,讲课有的全用英文,有的半英半中,至少板书和作业是英文。平时作业多,小考多,而且都要计入学期总成绩,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平时丝毫不敢懈怠。在三年级时全系分为机车车辆组和制造组,实际上就相当于日后的专业。由于要提前一年毕业,虽免去了半年的毕业论文,但一年半的课要一年上完,课程门数多,缺乏教材,虽作业和小考相对较少,但学习仍然十分繁重。由于老师认真负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是毕业后投入祖国建设急需的知识,同学们不怕辛劳,勤学苦读。这几年除了繁重的功课外,还要参加抗美援朝、“反美扶日”“三反”“五反”、思想改造等一系列政治运动,还要承担一些社会工作,如不少同学参加编缉出版手抄小报《每日新闻》和通讯组,为广播台和校报写稿,在各种运动中组织街头宣传队,全校3个党的宣传员这个班占两个,全校两个《人民日报》通讯员这个班占1个,在校3年的3届学生会有两届宣传部长、1届学习部长、1届文体部长都出在这个班。腰鼓队、合唱队、话剧队、系学生会等到处都有这个班同学的负责人或积极分子。在交大唐院这个大熔炉中,我们学会了学习、做事和做人的本领。从学校来说,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曾在这个班学习过的机车车辆组的同学有:
  罗麟:1923年5月生,肄业,1951年8月调到铁道直属团委,1953年调铁科院任团总支书记、科长、室主任、所负责人、处长等职,1985年离休。
  赵师强:1924年11月生于山西,毕业后分配到山海关桥梁厂工作,高工,1981年任秦皇岛市副市长,主持文教方面工作,1983年12月任人大常委副主任。
  李耕畬:1925年5月生于湖南平江,毕业后分配到株州机车厂工作,1956年任工程师,为儿子工作而提前退休,后受聘在该厂机械厂工作。
  陈善雄:1927年6月生于四川成都,西南交大教授。毕业后分配到株州机车厂工作,1954年调回学校机械系任教,1987年升教授,曾讲授工艺学、摩擦学和生产组织等十余门课程编出版“机车车辆生产系统工程”等多部教材,发表论文十余篇,是机制专业复建和机制专业硕士点创建的负责人之一。
  许生鸿,1927年5月生,教授级高工,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工程机械厂工作,曾任副厂长、总工程师,后到武汉工程机械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曾研究出我国第一台自行式混凝土铺轨机、PD30重型铺轨机,有多种著作。
  李克勖:1928年5月生于河北,教授级高工。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二七机车厂工作,1980年起任总工程师、工厂副厂长,主管过设备、基建、生厂、技术等工作,曾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柴润晨:1928年6月出生于河北南皮,毕业后分配到唐山机车厂,1955年调回学校从事焊接及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工作。1974年又调回唐山机车厂工作,在工厂期间曾从事机车锅炉制造、内燃机车热处理工艺及理化检验,曾获部科技进步奖和部先进工作者。
  张学礼:1929年3月出生。毕业后分配到上海铁路局计划处工作,1954年调回西南交大任教。1977年调到上海交大动力机械系任教,为上海交大教授,曾完成多项科研工作,编写了《动力机械最优化技术基础》。
  张质文:1929年3月出生于江西萍乡,毕业后留校任教,西南交大教授。1954—1958在莫斯科铁道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负责筹办起重运输机械专业, 1984—1985到美国高访,从事可靠性工程研究,曾任机械系主任、研究所所长、中国物料搬运学会理事长,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培养硕士生15人,出版译著10本,获国家及省部奖6项。
  沈志云: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后留校任教,西南交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留校后曾从教理论力学,1957-1961列宁格列铁道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80年代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一年多,1987-1988年在英、德、荷兰讲学,后连续6届去英、瑞典、美、捷克、加、法等国参加车辆动力学会议,筹建成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试验室,曾任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博士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树基:1929年9月出生于广东,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计划局工作,高级工程师,曾任工业处处长,管理机车车辆工厂的生产、基建和发展规划,多次出国考察,组织技术引进,曾发表多篇论文,曾为铁路建设出谋划策,曾为母校成都建校和专业申报作过贡献。
  孙建南:1930年8月出生。教授级高工。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二七机车厂工作,1980年起任工厂副总工程师。1978年12月全国铁路科技大会授予先进个人。发表有多篇论文。
  孙承业:1930年9月出生。1951年7月参加军干校离校在第6炮校任教,1953—1956在国家计委军工局工作。1956—1961调干到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学习(按政策为1952年毕业),后在成都飞机公司设计所工作,曾任室副主任,1986年获航空部荣誉证书.
  严隽耄:1930年9月出生于江苏吴县。毕业后留校任教,西南交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机车车辆动力学的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一年。1957—1961列宁格列铁道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84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年由国家教委批准为博士导师,并在西南交大首先建立机车车辆博士点。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林家栋:1931年5月出生于台湾台北,高级工程师。因病延期毕业,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工作,曾设计、技术、计划等部门任设计、工艺组长和进出口及技术引进等工作。参加过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23.6m系列全钢客车设计及援外客车设计、双层客车、中蒙苏国际列车和空调客车的设计。曾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青岛四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陆祥生:1931年12月出生于上海,高工。毕业后分配到牡丹江机车厂工作,后调长春机车厂工作,最后调戚墅堰工艺研究所工作。曾任机车车辆研究室主任、情报室主任、铁道部工业总局基建设计鉴定室副主任等职曾获三项科技情报成果奖和江苏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及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
  李中康:1931年12月出生于山东齐河县。教授级高工。毕业后分配到齐齐哈尔车辆厂工作,1956年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到第一汽车厂工作,任科长、轿车分厂厂长,1982年任第一汽车厂副厂长,曾任该厂驻德国大众奥迪汽车公司总代表至1992年,后退二线,任奥迪项目高级顾问。
  王新才:1931年12月出生,毕业后留北京交大任教,教授,为北京交大内燃机车专业创建人之一。1954-1958到莫斯科铁道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曾编写《内燃机原理》,译校《内燃机增压》,发表论文多篇。
  张令勋:1932年2月出生于浙江,高级工程师。毕业后分配到上海铁路局计划处工作,后调铁道部建厂局勘测设计院工作,曾任兰州、长辛店、成都、唐山、戚墅堰、广东等机车车辆工厂总体设计负责人。唐山大地震后负责唐山机车厂迁建设计,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戚墅堰工厂扩建设计获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1992年获铁道部科技大会全路优秀知识分子奖。
  刘锡彭:1932年7月出生于天津。毕业后留校任教,西南交大教授。从事画法几何教学工作和工程图学、机械结构设计、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任教研室主任、高教研究所所长等职,为机制专业硕士点创建人之一,主持CAD方向,开出计算机图形学、软件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等课程,培养了17名硕士生,有多项研究成果和著作。
  廖艾贤:1932年9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后留校任教,西南交大教授。曾主讲热工学并任教研室主任。58年离校,86年回校主讲《流体力学》,为西南交大采暖通风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曾编著高校教材《流体力学》,1987年人民铁道出版。退休后到我校峨嵋校区教《线性代数》,并编著高校《线性代数》教材于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程奋鲲:广东人,高工。毕业后分配到株州机车厂工作,后转到永济电机厂工作,后在广州车辆厂筹建时调入该厂。退休后聘到广东电饭锅厂,主持新型洗衣机生产线工作,颇有成效。
  陈毓清:福建人,高工。毕业后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作,先后主管郑州工务修配厂和局工业处工作。1988年退休后联办汽车修理厂,并在翔宇公司生物工程研究所兼职。
  孙本旭: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铁路局工作,1954年调回学校机械系任教,1957年以后到唐山陶瓷厂工作。
  李泽甘:曾在该班就读,一年后参干,1955年回校复读,毕业后到兰州铁道学院任教,后赴美国定居从事技术工作。
  刘志鸣:曾在该班就读,于5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7年离校,后到河北农大任教。
  李定武:香港人,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工作,1954年调回学校机械系任教,后支援长沙铁道学院建立机械系,任系助理,后回香港定居,拥有自己的实业。
  周文浩:毕业后分配到南昌铁路局工作,后调入上海铁路局工作,曾任副总工程师。
  戴 仲: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工作,工作不太久就出任车辆分厂厂长,过早去世。
  周家瑞: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工程机械厂工作。过早去世。
  陆建中:毕业后分配到沈阳桥梁厂工作,过早去世。
  毛履泰:无信息。
  孙汉阶:无信息。
  曾在这个班学习过的制造组的同学有:
  周敬淮:1924年8月出生于湖南,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作,航空航天部生产调度司专业化处作管理工作,高级工程师。
  喻忠毅:1925年11月出生于湖南,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业局工作,教授级高工。1971年起到该部801所工作,1979年曾赴西德科隆参加ISO/TC20/SCⅡ国际标准化材料与工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曾获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有著作和十几篇论文发表。
  许世丞:1927年出生,因脱产作团的工作延至1953年毕业。毕业后留校曾任团委书记;机械系助理、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1981年调大连铁道学院任院长,教授。1989年起任中日合资大青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日本独资大连北村阀门有限公司董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属纤维增强铝合金连铸连挤技术及理论”研究,编译有《复合材料慨论》一书。曾被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列入多种名人录并授予金质国际勋章。
  韩德厚:1928年10月出生于河北,毕业后留校机械系制造组任教,实习工厂厂长。 1958年调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任教,副教授,曾任该校实习工厂厂长;为该校机制专业创始人之一,指导过多名研究生,从事无心磨床外圆磨削自动检测与自动补偿研究工作,已见成果。
  王元良:1929年4月出生于重庆,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曾兼任过校报总编、工厂厂长、设备科长,后全职教学作过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和中心主任。筹建焊接试验室焊接专业和硕士点,除本专科教学外,首次开出《焊接力学》《焊接冶金》《焊接物理》研究生课程,培养近20名研究生。主持过十多项国家攻关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二、三等奖共三项。主参编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国务院专家津贴。曾任全国焊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和省市机械、铁道、焊接学会任职。
  薛丕焕:1930年6月出生,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作,高工。1979—1984任北京青云仪器厂任副主任,高工,退休后仍任《中国设备管理》杂志副主编。
  周连峰:1930年6月出生于湖南,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作,高级工程师。1953—1962任北京航校教师1962—1987任北京第三机床厂设计科科长,1987年起任第三机床厂技术成套办主任。
  罗怀毅:1930年12月出生,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作,教授级高工。曾任航空航天部物资局局长,航空工业供销总公司总经理。
  宋维德:教授级高工。毕业后一直在一机部设计院、机械院、沈阳铸造研究所工作,曾任室主任,1990年退休后在深圳办事处工作。
  李鸿林:1931年11月出生,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作,研究员。1952—1961在二机部机械院从事管理工作。1961年调至航空工艺研究所从事电子束焊接研究工作,多次赴西德、英国、美国考察,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以后又主持研制高压大型电子束焊机,并在西德莱比锡国际展览会上展出,获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在该所主持创建了电子束焊接试验室。1985年调中国科协科技咨询中心,历任处长、总工程师,先后在深圳、海南、珠海工作,曾任珠海科技开发中心总经理。
  唐经世:1931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教授。毕业后先后在铁道部戚墅堰工厂、丰台桥梁厂、南口筑路机械厂和第四工程局工作,1954年调回学校机械系任教,参与了工程机械专业的筹办,开出了10余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1996年退休后仍在峨眉校区任教,并笔耕不缀,编著了工程机械有关的教材和专著6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奔波于工程建设部门作咨询和顾问。
  王子光: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工程部门工作,后到化肥厂工作,后又到兰州化工机械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级高工,所总工程师。主编《化工防腐杂志》,编写化工机械手册和机械工程手册化工机械部分,一生著述颇多。
  王 晈:高工。毕业后从事燃气轮机设计工作。后在中国中原对外工程公司从事民用核电站技术工作。
  刘振东:延后毕业,曾在齐齐哈尔车辆工厂工作一年。后回校任职,曾任科长、业余工学院院长,唐山市科协主席,1957年反右后回老家,复职后任唐山市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挽救了一批蒙受不白之冤的知识分子,《河北日报》和《光明日报》曾以《知识分子的贴心人——刘振东》为标题,整版登载其事迹。
  杨黎明: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作。
  李斐然: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部工作。
  王振豪:无信息。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班有一部分到了铁路高校,高校教授11人,副教授3人,他们是几所铁路院校新专业的创建者,作过正副教研室主任、正副系主任或研究所长,其中1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人为正校级领导干部。这个班有一部分到了工厂企业,其中为教授级高工9人,高级工程师約20人,他们中有一位副市长和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位航空航天部的局长,一位第一汽车厂副厂长,7位部属工厂副厂长和总工程师,其余大多是一些机关和部门的关键技术负责人。有多人获得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铁道部先进生产者、铁道部优秀科技人才等称号,有多人获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有多人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科技进步奖,大多有多项科技成果、著作和论文发表。以上种种,无不得益于母校的教育和培养,也是母校培养第一代机械工程人才质量的考证,也是母校在我国铁道及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所作的贡献。这些班友敢想、敢说、敢干,因而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少不了要受冲击,1957年打成“右派”的3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打成反革命、特务、走资派、漏网右派、反动权威等进行人身攻击的人更是多得多。但在雨过天晴后,他们仍然是那样加倍努力工作,抢回失去了的宝贵时间,挽回停滞多年的损失,在祖国建设中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也大多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或转岗、或咨询、或顾问、或著述,继续为国家作贡献。
  
  四、机械系金工教研室的裂变
  1952年院系调整,在全国颇有名气的许多系科成建制调出支持了其他院校,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基作出了贡献,但我校却元气大伤,成为一个规模甚小、学科领域比较单一的唐山铁道学院。这年我留校作助教, 并兼任工厂副主任和校报总编。学校广大教师一方面按原苏联模式发展铁道科学技术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张文奇教授和刘钟华教授为首组织金材和制造教研室全体教师学俄文后马上就组织翻译教学计划、大纲、集体翻译了一本俄文《金属工艺学》的教材,由龙门书局分上、下册出版,为全国同类译著的第一部。我所在的机械制造专业再办一届后停办,原有教研室教师教铸工的陈应星教授调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教机床和机制工艺的刘钟教授调系内筹办内燃机车专业,教压力加工和切削原理及刀具的章宏甲讲师调南京工学院机制专业任教,教铸造的王穆之讲师调系内机械另件教研室任教。当时短期留下的张文奇教授(为钢院院长)和徐祖耀讲师调到北京钢院(后调到上海交大为中科院院士),余下的人成立金工教研室,这时的组成除教切削加工的韦开荣讲师作教研室主任外。其他全是助教负责工厂及生产实习和基础技术课金属工学教学,同时建设实习工厂、试验室和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开出新课程、新试验、新实习。按苏联铁道学院教学计划金属工学包括金属材料和热处理、铸造和压力加工、切削加工和焊接,分在第3、4、5、6学期上课,周学时分别为5、3、4、3;另外,在一年级有6周教学实习,锻、铸、焊、机、车、钳各一周;在暑假还有6周左右的工厂实习。这时的教师有——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许晋堃(兼教务处工作),贺宗文(1958年支援兰州铁道学院),陆大宏。1959年增加金祖卿(本校车辆毕业),1960年增加余国栋(哈工大材料毕业,在地震中去世),1954年留下蓬增桢为教育部代培师资,一年后分配到上海交大。实验室有贾秀芳和罗显祥。
  铸造:刘世楷、许世丞,1953年毕业后也加入但主要做行政工作,1959年增加汪学勤(清华铸造毕业,后转教电工),1960年增加孙培惠(哈工大铸造毕业)。除金工中的铸造外,还为铸造专修科开出几门铸造专业课。
  压力加工:陶佑卿,1960年增加刘以宽(山东工学院压力加工毕业)。
  焊接:王元良,1953年增加刘全德(上海交大机车车辆毕业,后赴上海交大进修起重机械后回校参与筹办起重专业),1954年留下吴 键为教育部代培师资一年后分配到上海交大。柴润晨,1955年由唐山机车厂调回教焊接(1952年本校机车车辆毕业),1959年增加李亮华(清华焊接毕业,后去美国定居,在威士康辛大学任教)1960年增加王一戎(清华焊接1959毕业,留校科研劳动一年)。除金工中的焊接外还为车辆专业开“焊接及焊接结构”课和为桥梁专业开“金属加工及焊接”课。1955年还为铁道部工厂局开办了一期自动焊训练班,培养了工厂第一批自动焊人员。还为焊接专修科开出几门焊接专业课。实验室有柴治一、蔰本明、赵跃先。
  切削加工:韦开荣、黄子健(后调上海材料所),韩德厚(1958年支援兰州铁道学院),1953年增加钟跃良(本校机制毕业)。1954年增加谷永仁和白娇莲(天大机制毕业,1960年支援长沙铁道学院),后又增加周汝忠(重庆大学研究生毕业)、王素如和秦兰锦(本校机车车辆毕业)。
  本组除金工中的切削加工外,还上“公差和技术测量”课。
  以上阵容和工作一直进行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中断。内迁峨眉,峨眉唐山两地进行文化大革命。1971年底,正式全迁峨眉,更名西南交通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金工教研室属基础教研室,分散加入专业连队,开门下厂办学。1977年恢复高考,恢复了机制专业的招生,教专业制造工艺的陈善雄和华瑞敖原切削加工的周汝忠、秦兰锦、王素如等老师组成机制教研室(韦开荣死于地震,钟跃良去香港,华瑞敖与秦兰锦后调到镇江船舶学院),后陆续调来一部分教师组成了专业教师队伍。1981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招生,原金工教研室教材料的许晋堃,陆大宏,金祖卿(后调天大分校)和教铸造的刘世楷和教压力加工的陶佑卿组成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余国栋死于地震,许世丞调大连铁道学院任院长,汪学勤调苏州丝绸工学院,孙培惠调北京联合大学,刘以宽调上海工业大学),为创办时的基本骨干。这时的焊接教师还有王元良和王一戎,走了一个柴润晨,来了一个赵素洁(西安交大焊接毕业),筹办焊接专业于1985年招生,这时有两位本校毕业研究生雷斌隆、陈鹏和哈工大毕业研究生加入教师队伍,成立焊接教研室,1982分来的三位教金工铸、锻、焊的晏传鹏、许**(后调走由调入的本校毕业在哈工大学压力加工的接替)、刘斌也划到焊接教研室并参与部分教学及科研。原唐山实验室的3位,一个也未到峨眉,但迎来了车小莉、孙鸿、胡久富和黄凤汉(黄凤汉后调起重试验室)。1967年该专业整体由机械一系转入材料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在1985年公布的招生学科中由以上教研室延伸出的学科占机械一系、机械二系和材料系学科总数的1/2,占全校的学科总数的1/10强。
  一个在机械系很多人都不太愿去的基础技术课教研室,一支年轻的助教队伍,在多人支援外校和校内近10人、死于地震2人、搬迁峨眉流出近10人的情况下,余下不过10人,来到峨眉山下,从无到有,在极其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迅速建立了3个本科专业和3个研究生学科。为日后成立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创造了一定条件。
  
  五、结束语
  我校历史上的机械科,虽办学时间不长,但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重在数、理、机、电基础,强在制图、工艺、实践,学科文理、经管全面,专在机车和动力。1949年恢复机械系后,仍保持这一特色重点发展了机车车辆学科,同时兴办了机械制造学科。1952年变成铁道学院后,机车车辆学科专业细化为蒸汽机车、车辆、内燃机车、内燃机专业,是老机械系的王牌,全国领先,发展成为机械二系。陆续增设了工程机械和起重专业,有通用性,办得很有起色,位居全国前列。可惜的是停办了全国一些多科性工科院校争相重点设置的机械制造学科,材料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也未能如愿设置,日后虽设置了材料热处理和焊接专业,已与外校的老专业差距甚远。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