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姓制度简介
种姓制度在印度由来已久,自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便开始了,由于雅利安人属白种人,为了区分当地皮肤黑的土著,才搞出了种姓区分。后经马木留克,蒙兀尔,加以改进,直到英国人殖民者抵达,种姓制度更加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进行阶级固化,便于殖民统治。虽然印度在1947年获得独立,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被废除,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因为经过数千年的这样刻意“阶级安排”印度人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实际并无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独有的,在我国古代也曾出现过,比如元代,第一等人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与之想对应的是印度也把人分为四个等级:
1、第一等种姓婆罗门。婆罗门是充当人与神的中间人,凡人想沟通神灵,那就只有找婆罗门,所有该种姓有着天生的优越感,一般来说在古代就是什么祭司啊这种,拿到现代的话,很多从事脑力劳动的科研人员,以及部分从事脑力角逐的政治家属于这个种姓。
2、第二等种姓刹帝利。刹帝利属于统治阶层,拥有武力,权力的人。什么王子啊 大臣啊 凡事手中有权力的,而且是那家人世代都维系这这种军政大权的,那就是刹帝利了
3、第三等种姓吠舍。吠舍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换句话说就是纳税人,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的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4、第四等种姓首陀罗。首陀罗呢,就是从事服务业的广大群众,比如,理发师啊,猎户啊等等,总的来说就是依附于第一产业的第三产业的同志们。
这里插一句,除了以上的四等种姓,印度还有大量的非种姓印度教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贱民”,他们主要从事在印度人看来是低贱,有玷污身体的活,比如洗衣工啊,苦力啊,临时工啊,反正最累 最脏 最危险的活都是他们来。古代印度人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作人看,他们连当奴仆、家丁都资格都没有。所以并没有出现在等级当中,他们被誉为不可接触者。
2. 种姓制度存在的原因
印度人认为,种姓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人分为思想家,战士,商人,实干家,农民,手工业者,等等,因为这种刻意分工使得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就,比如你的父亲是士兵,那么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到很多与人搏斗的技巧,那么在这方面你会比别人更占据优势,再如你的家族是商人,那么你会继承上一代人的资产,那么即便做生意也有了本钱,如果你是农民呢,那么你对种植水平也会比别人高明。
对于低种姓的人们来说,他们的脑海中有一种“精神鸦片”,就是有“来世一说”,也就是这辈子不争取改变现状,而是盼望有“来世”改变的这种阿Q思维逻辑下,印度最底层也不去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社会毒瘤”。
而对于高种姓的人们来说,由于祖上享有各种各样的特权,这类人是“种姓制度”的获利者,他们也不愿意从根本上去消除“贵贱”之间的隔膜,这就好比解放前的我国,地主老财怎么可能看上“泥腿子”?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的确说的有点道理,但你可能会觉得这并不绝对,因为这种分工也在剥夺一个农民成为商人,成为思想家成为科学家的机会,难道不是吗?印度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会质疑,为什么农民想成为商人?那不是你擅长的领域。
而且高种姓人群也不全部受到优待,假如你是高种姓人群,却又十分穷困,你还是得不到财政补助以及民间社团的友好对待,低种姓不但可以得到这些补助,而且还有一定的社会优势,比如高等教育中为他们预留了很大比例的名额,从事传统的行业,以极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和小额融资等等。
3. 印度人民受到种姓制度的哪些影响
这种与时代格格不入,令别国之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比如:
3.1 跨种族通婚
在有些印度人眼中跨种族通婚是一种罪过,曾经在报道中看到印度一名高种姓女子与低种姓男子通婚,竟然被自己的亲哥哥“荣誉谋杀”了。
种姓制度规定,首陀罗男子和别的种姓女子结合所生的混血种,都给予一种贱名,如首陀罗男子和婆罗门女子的混血种,就名为旃陀罗。他们的地位最低贱,毋庸置疑要进入不可接触的贱民之列了。这些人只能世世代代从事被认为是最下贱的职业,如抬死尸屠宰当刽子手之类。
3.2 日常生活
贱民因为与刹帝利一起喝水遭到殴打,就连做火车各个阶层也是分开的,贱民不仅不能跑到刹帝利的车厢,连票都无法买到。
当你搬到新地区的时候,你也会去寻找同一种姓的聚集地,在那里饮食习惯,语言,偏好,消费方式都很接近,假如你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同种姓的人就会为你提供辩护
3.3 商业合作机会
印度的种姓在印度人看来与我们的圈子很相近,在印度同一种姓间更容易获得融资和贷款。
4. 低种姓的人,他们过好吗?
我先举几个例子:1997年,纳拉亚南成功当选印度历史上第一位贱民出身的总统。印度总理莫迪属于吠舍。印度能选出贱民总统,并不意味着种姓制度已经消失,而是在法国大革命以后,深入人心的人权思想下,普及的人人平等的政治特点,加上贱民的人数庞大,在选举政治下成为印度政治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可以选出低种姓总统。这是不是说明,低种姓要崛起了呢?没那么简单!
种姓文化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到现在,是因为直到现在,层级最高的婆罗门虽然不及全国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这也造成了印度目前也位于法律规定种姓不合法,民间仍然有强大的思维惯性阶段,对于低种姓民众的压迫仍然无处不在。高种姓人甚至对政府对于低种姓群体的补助不满,引发了印度哈里亚纳邦的暴乱,造成多人死亡。
莫迪的种姓并不能证明印度种姓制度已经没有那么森严,只是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体制的思想基础与印度教碰撞下,在世俗的法律制度层面,不得不承认人人平等的思想。但是在印度人的思想里,种姓制度依然牢牢的占据高地。
既然低种姓的人们没有司法权,这会影响到低种姓人的生活质量吗?也不是。在知乎上看到曾经在印度呆过的网友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经在印度的房东,房产大亨地头蛇啊。戴着手指粗的金项链穿个背心,罩着我们一条街啊。他的名字叫“Sethi”,取放贷者之意。商人种姓无疑,是一位吠舍。这也对应了上面说的低种姓人“这辈子不争取改变现状”,我不参与你们的政治,社会地位名望啥的,我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混明白了,我一样可以穿金戴银,过得很好。
5. 不要公开场合讨论种姓
人权思想已经普及,人人平等的政治思想规定出来,大家起码在表面上要遵守。因此讨论印度人的种姓在职场上是大忌。
对于一个印度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姓名,长相基本判断出对方是什么种姓的。这是基于他们对地域性很强的背景知识与对这个人甚至其家族的了解。关于如何通过姓名判断种姓,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如何通过名字判断一个印度人的种姓》
也有好多出国工作的印度人,会改掉自己低种姓的名字,让自己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作为一个不了解印度文化的你,当你好奇的时候可以wiki一下,可是你查到了,又能怎么样呢?中国没有这种文化,所以还是会为了更好地协作,跟对方保持良好的沟通。
6. 结语
印度的种姓制度也不过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名族差异体现的其中一个,现代文明让这些枷锁稍有松动,但是离解决还很远。什么时候印度贱民不需要特殊优待,即可幸福的生活,种姓制度才真正消失。
作为在外企工作,能够接触到印度人的中国人来说,了解这些历史和文化,能够更加方便我们的工作,往小了说避免因此产生的尴尬,往大了说避免因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希望这边文章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