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阅读《电脑报》2020年第14期第4版的“在线教育出海记:中国企业如何撬动印度市场”文章中提到一词“种姓制度”。
第一印象对于这个词应该是一个很古老的词语,只有像《权利的游戏》的那种社会才会有这种感觉,于是抱着好奇心对这个词进行了学习。
简介
来自百度百科:百度百科-种姓制度。
- 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
- 主要存在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以印度最为严重。
- 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种姓)。
- 形成原因是由于入侵、殖民。最初是由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创立的社会制度,在英属印度时期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被废除,但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仍扮演相当严重的角色。
- 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
- 人的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加上不算等级的贱民。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感想
- 上面的简介只是百度百科让我们理解了一个词语“种姓制度”,并不能代表这你、我理解了种姓制度,只能算是知道了这个词语。
- 想到旅游,如果去一个地方旅游,适当了解一下当地文化还是需要的。
- 想到“公平”,种姓制度也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或者说公平的体现,毕竟是殖民者统治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人心。
- 等等等等等
题外话
在了解“种姓制度”中,看到很多人在说“中国人去印度旅游属于那种人?”。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我们去旅游,印度人应该把我们当做客人,而不是四大种族或者贱民的一种。后来一想,我能这样想证明我还不是印度人,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在想什么呢?
网络上的答案普遍是:一般被认为是第二等级刹帝利种姓对待。
当然,如果你是住着五星级酒店、出入奢华场地可能不一样,如果你住着印度农村“民宿房”、挤着印度火车可能又是另外一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