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成功不是偶然

——读《张忠谋自传》有感

之前读了关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先生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对于他的人生经历产生了兴趣,于是找来《张忠谋自传(1931-1964)》阅读。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张先生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他的渊博学识、好学上进、人脉广泛等等都是成功的保证。

张先生在自传中清晰地分析了自己的过去,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非常深刻,常常一针见血地指出本质问题,有读蒋廷黻先生《中国近代史》的感觉。

张先生出生在战乱的年代,在大陆期间辗转多个城市,但是学业一直没有中断,而且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学校,不愧是天资聪颖。他的家庭条件优越,而且有不少名校的亲属,例如对他影响很大的三叔。无论是入读哈佛,还是后来入职希凡尼亚(Sylvania),都有三叔的建议和指导。

张先生小时候想成为一个作家,但是父亲告诉他“这个年代当作家可能吃不饱饭”,于是决定学工程。虽然如此,张先生也还是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不禁想起了丘成桐先生,不得不说二人的经历有些类似,也都是具有的深厚人文修养的理工学者。不同领域知识之间其实是能够互相启发的,这恐怕也是目前国内不断推广高中文理不分科的原因之一吧。

在美国第一年,他在三叔的建议下入学了哈佛,虽然对于学工程而言,隔壁的麻省理工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三叔的理由是在哈佛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何况那时候对中国来说哈佛的名气远大于MIT。张忠谋虽然一年后转学到MIT学工程,但是仍然非常怀念和感激哈佛的一年时光,甚至说在哈佛的一年的回忆胜过MIT的5年。书中写到当年哈佛1100名新生,只有外国学生14名,来自亚洲的只有2名。有人据此分析张先生的家族影响力不简单,而且一年后还能顺利地转学MIT,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的美国要办成这件事是很难的。不管这个分析是否有道理,张先生个人的成绩优秀也是重要因素。

张先生在MIT硕士毕业后考MIT博士两次都没有通过而备受打击。这一点我很能理解,毕竟张先生从小就是“学霸”,就读的学校都是顶级的,竟然没有通过博士考试,而且是两次。不过他能够很快地从打击中恢复过来,决定去找工作。

在面对当时世界前十的福特汽车公司和另一家小公司希凡尼亚的offer时,张先生本来都下定决心去福特了,但是由于福特的薪资低1美元,他打电话去讨论薪资时对方态度恶劣,一种爱来不来的语气,使得年轻气盛的张先生转而去了希凡尼亚,从而开始了半导体生涯。张先生很感谢这段经历,认为如果不是这段经历肯定不会进入半导体行业。

张先生在希凡尼亚工作了3年,虽然他回忆起这段时光觉得很快乐,但是这家公司的确存在种种问题,并且后来也不出所料地破产了。张先生深刻分析其这背后的原因,同时和后来加入并且逐渐壮大的德州仪器相对比,我认为是本书的精华部分。

希凡尼亚失败的具体原因当然很复杂,而且需要结合当时的产业发展、市场形势等诸多因素。现在分析的可能只是管中窥豹,但是有两点还是很有参考意义:一,希凡尼亚的高层大多是不懂技术的,很多决策难免有所盲目;二是希凡尼亚的高层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有专属的车位、几乎不去员工餐厅,也很少和员工谈话(这一点和德仪形成鲜明对比)。

和张先生一直就读于顶级学校不同,张先生就职的公司在他入职时都是较小而且不知名的公司,而且两次都放弃了大公司的邀请(第二次放弃了IBM),这也许有点不可思议。如果说第一次是因为年轻气盛,第二次我认为是因为张先生敏锐地察觉到半导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德州仪器的潜力。张先生如果去了福特或IBM,很难说会有在半导体行业这么如鱼得水,正如书中所说“可能会烂在研发部中”。

虽然说张先生的经历是六七十年前在美国的经历,但是仍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期待张先生早日完成自传的后续部分。

  • 6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