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说了些什么...

 

学习的方式

“从现状出发,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结论。像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很难实现飞跃。要想成功的话就直接从结论起步去做,也就是说从希望的结果开始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学习一样东西的时候,有时候恰恰是不能按部就班,而应该先明确自己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做出怎样的东西来。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比如我在学习SOLIDWORKS的时候,进步最快的学习方式是直接做一个激光模拟系统。

做有意义的研究

“我们研究某一课题的时候经常会想一句简介的口号,这句口号不仅要能传达研究的主要目的,还要是推动研究向前发展的动力。我的虚拟化现实项目的口号就是:Let’s watch the NBA on the court”我们作为研究生研究的方向可能不具有那么大的自主权,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现有的平台上去发掘真正有意义,自己想去做的事情

抓住未来

“施乐公司在技术上做到了“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但在商业运作上却没有能够抛弃专家的思维方式,于是错过了在个人电脑方面唾手可得的成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所谓的大公司大企业,如果不去仔细琢磨公司的发展和转型,也是会被时代所淘汰的。类似的例子还有柯达,专注于胶片相机,而忽视数码相机的发展。人也是一样,人应该顺应社会的大势,改变自身,而非沉浸于过去的成就中,过去的只是过去。

所谓构想力是限定问题的能力

“所谓构想力也是智慧的一种能力。举个形象的例子,这种能力就像把沙滩上的沙子用特定的形状、尽可能多的捧起来的能力。用手捧起沙子,就像捧起问题。沙子捧得太多,于是承受不了压力而坍塌;捧得太少,又没有什么价值。拥有智慧体力(长时间的集中精力)的人可以在不坍塌的情况下长时间的捧着,而不高明的人将沙子捧在手里的时候就一点点往下漏,最终反而失去了所有的问题和目标。”拥有好的智慧体力做事情往往能事半功倍。比如,高中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没有好的智慧体力的人有可能把题目读到后边的时候,前边的条件已经模糊了,而且在脑海中不能将所有条件联系到一块,这样势必要重新去审一遍题目,会浪费时间。如果我们将智慧体力形象一点说,就好比身体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看看这样的状态能够持续多久。

“构想力的确是研究开发的关键。沙子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用怎样的形式捧起来,是一种艺术,也是科学家的审美观。这种能力很难与言传,有赖于名师的身教。”

智慧体力---所谓的集中力,就是让自己成为问题本身

智慧体力指的是长时间连续思考一个问题,从各个方面来思考同一个问题而怎么都不厌烦的能力。

“研究与瘦身运动不同,研究不是一天十分钟、每天坚持做就可以得出结果的。他需要长时间、专注的思考、这个专注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专注”并不是一动不动,而是指头脑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为什么不行呢?那么是这样吧?不对,这个也不对。那个呢?哪儿也不行……”有时候还需要边动手、变做实验、边做笔记同时进行思考。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头脑都在持续满负荷地运转。”

“智慧体力不强的人,精力不集中,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不一会就心想:刚才这个地方考虑过了吧?然后就觉得:还是休息一下吧。所以我把智慧体力定义为:不知疲倦的力量。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不知疲倦的力量?”让自己成为问题本身

金出武雄先生所说的智慧体力说的特别好,当智慧体力不强的时候,其表现我也是深表赞同。因为我并不是一个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人,也就是说智慧体力并不强。当学习一会之后总是容易厌倦(缺乏不知疲倦的力量),想去休息一会。

交织的不安感与成就感是智慧体力的基石

“研究的过程经常有两种感觉:“能不能行呢?”的不安感和“啊!成功了!的成就感。体验交织的这两种感觉将成为智慧体力强有力的基石。”其总的体现就是研究遭遇阻碍时的不安与迷茫。”不安感与成就感相互交织。成就感就好比是跑马拉松过程中的能量棒,能够快速的补充体力,继续进行,反之得不到能量的补充会越来越累。找不到好的节奏。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放弃。

KISS---单纯地,简单地

Keep It Simple,Stupid.

“我是个做事坚持到底的人,所以要是有学生跟我哭诉说不行啊、做不下去什么的,我一定会告诉他:“在结束之前,有时间翻来覆去想一些做不下去的理由,还不如快点去做。要是做到最后还不行,那时候说做不下去还差不多。””

“坚持到了最后,就会明白失败的原因。我们在做事的时候,经常是还没完成就想“这个也做不到,那个也有问题”。而想的这些就成了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其实做事只要坚持到最后,就算不成功也会学到很多。有些学生做事情的时候总爱犹豫不决,总是认为这也不行,那也做不到。于是我就跟他们说:“如果有现成的解决方法,你肯定会去做。但是,解决方法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觉得不可能的方法也得试一试,这才是明智之举啊。只要你坚持到了最后,就算没有成功,那你也会明白为什么失败。””我们作为研究生搞科研更是如此,如果你所做的东西,你很快就想出来了怎么解决,那只能说明这个问题可能意义不大,或者这个问题早就已经有人解决了。搞科研好比披荆斩棘的开路。

创造的基础是模仿

“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凭空创造,一般是不可能的。思考同样事情的人一定有很多。自己认为好的构想,很多时候别人也会想到,或者说是一定有很多。自己认为好的构想,很多时候别人也会想到,或者说是一定有人在思考着相似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构想一般来说都不是什么正常的想法。模仿、相似,这样不是很好吗?最初的想法的确是相同的,但在此基础之上添加东西、使之升华的水平高低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据此,大部分的创造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之上增加其附加价值的东西。”

创造力和规划能力的基础是记忆力

构思就是通过重组脑海中的记忆而产生的。如果没有良好而广博的记忆内容做基础,根本产生不了什么好的构思。因此,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记忆。这里所谓的记忆是指“经过理解的记忆”,这一点无需多言。到现在为止我所遇到的人中,可以说有所成就的,无一例外都是些记忆力超群的人。

存储能力和记忆能力

实际上记忆力可以分成存储能力和应用能力两部分。无论储存了多少,没办法应用出来的话其实是毫无作用的。但要是没存储的话,也是谈不上应用的。也就是说,只有锻炼了这两方面的能力才能活用记忆力。一环扣一环的推断“什么地方有什么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智力。这种智力就是善用头脑中的知识,能够迅速找出什么与什么是有联系的,可以看似在无关的地方一眼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不过有一点很重要,记忆的时候尽可能做到理解记忆。理解基础上记忆的东西才能正确使用。比如研究问题的时候发现,“啊,这个问题和我去年解决的问题很像”,于是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模糊的记忆会让人觉得似像非像,没有办法活用于实际中。

思考力和记忆力是靠不断实践培养起来的

“看到一张人脸能分辨出是谁,看到某个人感觉很漂亮,这种感觉我们把它叫做模式识别或者叫感性认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计算。的确,现阶段计算机还不擅长这样的计算,但究其原因是人类还不能明确解释“感性认识的原理”,这限制了计算机在这一方面的应用。”

 

“据说羽生先生六岁就会下象棋。刚开始学下棋的时候想必也是一定要实际地去执子下棋,一边记“这么下会这样……”,习惯了之后,就不用这样也能很好的预测结果了。”那为什么下棋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这样的直觉呢?所谓的直觉应该也是计算的一种。

“大脑中的神经元的一些组合,如果每次都按照同一种方式对某些刺激源做出反应,那么这些组合就会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像我,十分不擅长打扑克,我觉得天赋(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一部分,后天的练习也是一部分。我相对其他人可能是在第二部分差的太多。要知道玩的扑克多了之后,大脑对于玩扑克的各种技巧手段好像就会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因此像记牌拆牌等等有可能完全是处于下意识(直觉)的反应。

 

读·写·算可以说是培养所有学科,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培养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基础中的基础。”既然是基础,就要反复地循环应用才能掌握,这其中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知识模式,才能进而更好的应用。这需要无数次的反复刺激大脑的神经元从而形成神经回路。但是固定的思维模式有可能会限制思维的创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经常接触未知事物。例如时常去感受高新技术产品,对科技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

金出武雄式英语提高方法—边打扫边听英语

有人问我:练习听力有什么好的方法,那就是把大脑清空,静下心来练习。

很多人在用英语和人交流或者听收音机的时候,只要漏过了一个词语,神经就高度集中了。这些人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呢?他们在听对方说话时,就在脑袋里将其翻译成日语。但是如果碰到一个不认识的词语,思维就会停在那里。这时对话已经完了。就好像“啊,那个是什么”,在犹豫的一瞬间,对话已经进行到下一个部分了。

为了将对方的话翻译成英语,大脑肯定会拼命思考,这点是肯定的。但是英语和日文的语法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一词一词翻译大脑没有那么快的反应速度。而且并没有时间将语法结构调换过来。

但是做什么样的练习比较好呢?我们的目标是尽量不去动用翻译这种高级能力。我们把大脑的活动水平放低一个层次,进行英语的练习。也就是说我们在听到“book”,“publication”这样的英文单词时不要立即浮现出“书本”和“出版”这样的日文单词。要练习到听到一个日文单词不会主动去想日文里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可以尝试去想象具体的图像和情景

换句话说,对于英语的学习,就要达到“我好想觉得自己明白了”那个水平,也就是把大脑的活动保持在那个水平。但是达到这个水平是比较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要是过分地降低水平的话,就可能什么也听不懂了。听的只是一个个的发音,无法将它们联系到一起了。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过分提高大脑活动水平的话,就开始采用翻译这种方法了。虽然很辛苦,不过如果我们一直这样重复的练习,慢慢习惯了以后,就会达到这种水平,别人这样一说,就大概明白他要说什么了。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不求甚解的跳跃式的联系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根本就不要想“啊,完蛋了,我漏掉了一个单词”等这样的事情。可以用类似的这样的方法:把一个自己稍微能够理解的内容不断地重复播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