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法和习惯的打磨与总结

整理一下思绪,顺便回顾总结进公司以来的经验教训

列一下提纲

1. 职业道路的选择,专才还是通才。

2. 扬长避短,依据自身性格在所选择的道路上发展。相反的,不可抑制自己的长处,强行发挥自己不擅长的部分。

3. 做人与做事:先做人再做事。对人一定要宽恕,对自己要每日三省吾身。以做事夯实做人的具体的抓手;以做人为本,本立而道生。

4. 行与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格物而致知

1. 通才与专才(摘抄附录)

【一句话】个人更适合通才,最佳的步骤还是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才,达到一个水平,让你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与投资自己

这个专才,目前阶段是测试领域内的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1 未来的趋势:

以工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所熟知的通才代表如达文西、伽利略等,虽然在多领域都有专业且亮眼的表现,但是这对当时的企业家或工厂厂长而言,并没有多大用处,在分工明确的任务下,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单一专业的专家。

而另一方面,当你进入一间餐厅,看到一个厨师正在厨房忙进忙出,服务生递给你菜单后,你发现有披萨、义大利面、川菜、咖喱等众多项目,然后你抬头看了那位厨师一眼,心里可能开始怀疑料理的品质与美味。

专才与通才之路

这两种人才有不同的养成途径,必须有意识的选择与培养,才不容易顾此失彼、无所适从,或对自己失去信心,沦落到样样通样样松的窘境。

物理学家万维钢在得到的专栏内也对此提出了洞察,分别对专才与通才的差别做了详细的说明,专才养成快速、知识结构单一深入、专业执行力强通才大器晚成、具备多领域知识、创造力强

1.2 专才——成为高附加价值的专业人士

当你的领域具有高度分工,例如律师、医师、工程师、精算师、教授等,建议尽量将专业提升到极致,不只是专家,还是这领域里的佼佼者,知识量与经验都非常丰富,那么还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可望名利双收。

如果尚未到达顶尖的程度,那么,你可以开始试着跨领域学习,让知识航向拓展,增加自己知识的广度。也就是常听到的「T」型人才,对此在解决问题方面通常会很有帮助。

哈佛商学院研究人员卡里姆・拉哈尼(Karim Lakhani)的研究结论也提到,外行人可能可以解决内行问题,原因在于内行人通常都有共同的盲点,而外行人不在此知识框架内,可以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提供意想不到的解法。

1.3 通才——循序渐进成就通才

要成为通才,或者斜杠,必须还是需要先照顾好自己的生计,因此,最佳的步骤还是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才,达到一个水平,让你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与投资自己

这么做的好处是除了可以先活下来,如果这领域是你喜欢的领域,那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第二专长的发展方向。如果此领域只是维持生计,并没有热情,那么就必须利用下班时间探索自己与培养第二专长,学习知识或练习技能,目前学习的管道多元,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的天赋在哪。

发展成通才必须注意,其他的技能或知识,是否对主要的核心专业有加乘的效果,如果兴趣多元,第二专长或知识领域差别很大,你就要思考,这样的策略是否会消耗掉你的学习心力与资源,并思考这样的技能组合在未来是否可以整合,让职涯发展不会成为多头马车,毕竟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最好规划才能让自己成为高竞争力的通才。

2. 扬长避短与补短板

【一句话】不应该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内放太多精力,更重要和紧急的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

木桶理论流传太广,以至于人人都害怕自己存在明显的短板。

我的短板是语言学习能力比较弱,当年不敢考研究生的唯一原因就是英语水平实在太差。参加工作以后,凡是英语表达流利的,都是我的偶像。每次觉得自己该充电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学英语。

事实上,我身边并没有多少英语的运用场景,出国旅游的时候不多,认识的外国人都没有私交。花费大量时间,最多只是看外国电影能听懂只言片语。

对我来说,学英语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越学越让自己看不起自己。

反复折腾很多次(学一段时间又放下,想起了又学习一段时间),年前,终于决定,既然学不学英语对我没有任何大的影响,从此不再刻意学习英语。

短板又如何?我为什么一定要修补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与人资质不同、分工不同,干好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不应该更重要吗?

扬长避短是一种智慧,说明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也是一种人生策略,人生短暂,能够不断发挥自己的强项才有希望过得更充实。

自己的强项是什么?这是一个好问题,没事儿多问问,强化一下对自我的认知,努力的方向会更加明了。

至于短板,坦然承认就行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短板其实不算短板,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客观事实就是如此,何必劳神费力!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哪个更重要?我相信,前者更重要

然而,有些时候,职场里的晋升却受制于自己的短板。

记得有一个木桶理论提到,一个木桶有多块长短不一的木条组成,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条。

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不能跳槽,而且短板通过努力也是可以补齐的话,那就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补齐短板。

有一种说法提到: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长板决定你跑多快,短板决定你跑多远。

所以,职业前期应该扬长避短,职业中后期应该补短板。

与上边提到的晋升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做人与做事

【一句话】做人为重,以做事的具体措施丰富做人的感染力、吸引力,增强周边对自身做人的认可

压力大事情多时,多做重要的事情。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想办法少做,或者利用好的工作习惯减少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提升总体效率。

A. 本人做人,角色做事

B. 当做人和做事都是一个角色时,这是极端的人,也会产生真正的商界领袖,比如我们熟知的“乔布斯”他是偏执狂,有残暴的个性,做人和做产品是一致的,然后有了苹果。

C. 关于一个人的本色性格,对做事,往往很有帮助,一个人的本色做人往往会触动人,这是在做一件事情的首要,本色展露的细节是真诚的,而做事的态度给我们了一个理由打动人。最简单理解:做人是最舒服的真诚,做事是最专注的付出。

4. 行与知

【一句话】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了解、认可并理解一件事情仅仅是开始而已,要以行动践行“知”,丰富“知”的内涵。切不可想得太多而没有行动。

如果有太多想法,则需要做排序,挑选重要/紧急的事情来做。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出自学生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始自格物致知。“知”字由“矢”与“口”两部分组成,矢有疾义,所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知”字的造字之意是“识也,憭于心,故疾于口”,即心中了然明白,嘴里可以很快地说出来。“知”指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识所觉,所得越多越深入,具备的能力就越强,“知”也被用来表示智慧。《荀子·王制》说“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这里的“知”是感知。《论语·阳货》“好知不好学”,《庄子·外物》“心彻为知”,其中的“知”是

“行”在甲骨文里的写法像个十字路口,本指道路,引申为行走,再表示行为。与知相对的行,指人有意识的动作,泛指各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意识指使下发生,当然也就离不开知。《荀子·儒效》:“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闻、见、知、行递进,这里的知,指的是理解认识,行则为知之用。《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将知分为三类,相对的行亦有三类,含行与知协的意思。这些都是着眼知行之关联说的。

参考

1. 知行关系:光明日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评论-人民网

知行合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F%A5%E8%A1%8C%E5%90%88%E4%B8%80

2. 通才与专才

踏上專才或通才之路,你必須要有策略 | 腦內飛

3. 扬长避短与补短板

https://www.jianshu.com/p/02a2fcaeeb58

4. 做人与做事

做人?做事?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 知乎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