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学习重要,但还是在不停的刷着手机,明明想健身,但是就是从沙发上起不来 继续看着电视,定好的健身计划 坚持了两天就放弃了。听了这么多好习惯,好方法,有很多想去做的事儿,但偏偏就是行动不起来。今天我就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方法 ,叫微习惯。
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就是把你平时定的习惯目标缩小成一个足够小而简单的程度,例如,你想每天读1个小时的书,那么读书的目标就设定成每天读两页书,比如你想锻炼身体每天计划做100个俯卧撑,那就改成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
这个方法对我影响深远,当我尝试做一个俯卧撑的时候、发现紧接着会做的更多,当我开始读两页书的时候、 读到精彩的地方我甚至能读完30-50页 ,两三天或者一周就把一本书读完了,按这个方法行动下去 慢慢的就培养成了想要的习惯。
背后的机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设定目标足够小和简单,让大脑觉的做这个事情根本就不会费什么力气,当我们一旦开始行动后 抵触情绪就会减小 从而能做的更多,这也是《微习惯》一书里提到的方法,该书作者斯蒂芬.盖斯 就是通过这种方法从一个失败者走向了成功,写了几本本畅销书,也养成了健身的习惯。
这个方法为什么会奏效呢,这还得从我们的大脑运行原理说起,美国神经科学家 保罗 麦克莱恩 提出的三元脑模型,人类有三重脑:
本能脑:存在时间最长,主管本能 最强大,对环境做出本能反应,也称原始脑或爬行脑
情绪脑:哺乳动物才具有,负责主观情绪,相对强大,人的喜怒哀乐都是通过大脑的该部分来控制。
理智脑:灵长类动物才具有,存在时间最短,智慧最高,却是最弱小的部分。
本能脑是存在时间最长,运行速度最快,所以他是三脑里面的老大,情绪脑是老二,理智脑虽然聪明但是没啥话语权,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决策都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决定的,本能脑具有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特性,比如不喜欢思考,不喜欢运动健身,不喜欢做困难的事情,因为做这些事情都需要消耗能量,本能脑的作用是减少能量消耗,保证自身能够存活的长久。
《认知觉醒》一书里提到有个例子非常形象,本能脑和情绪脑相当于公司的员工,一个资历很老,一个年富力强,但他们都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事业心,只在乎眼前的舒适和安逸。而理智脑则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他富有远见且身居高位,但太年轻,没有威信 ,因此决策经常被两个老员工藐视。这样的大脑构成导致我们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 就是得不到。
所以我们要结合大脑的运行原理在加上微习惯的方法就能绕过大脑的抵触情绪从而养成好的习惯,小伙伴们行动起来吧,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