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软件:我来、思源笔记、Obsidian、OneNote

最近wolai的会员到期了,促使我更新了一下笔记软件。

首先,wolai作为一个笔记软件,我觉得有很多做得不错的方面(否则我也不会为它付费2年了),各种功能集成得很全(公式识别这个功能我写论文的时候高强度使用),虽然版面的灵活度不够,但默认的排版看起来也还挺舒服的。它也是我在奥尔堡交流期间的主力笔记软件。单凭这一点,wolai对于我的意义就已经很特别了。

决定放弃wolai的主要原因还是它是在线笔记。这带来了隐私方面的顾虑,以及页面切换的时候,总有种若有若无的迟滞感。

最后选择了思源笔记和Obsidian。这两个软件其实在我2年多前选笔记软件的时候就和wolai一起进入了备选清单,但当时反而是wolai胜出了。一是因为这两个软件多端同步不方便,二是默认的版面看起来没有wolai舒服。这两个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去搜一搜应该也有解决方案,但我当时并无闲情逸致去探索。总之,当时缘分未到。如今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下:

  • 同步:思源笔记用官方的付费同步,Obsidian用坚果云同步(Obsidian结合坚果云确实是可以省一笔费用,但思源笔记用起来还是比Obsidian更顺手一点,所以,姑且花钱体验一年看看吧);
  • 版面:网友开发的主题是真的把这俩软件的颜值直接抬到了一个新的level,再配上好看的字体,颜值方面我是满意了。这一点上wolai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

至于这俩软件在公式识别等方面的欠缺,目前考量用其他软件来补充一下,不是太大的问题。

顺便说一下,wolai把页面导出为markdown之后,迁移到思源和Obsidian也都挺方便的。

其实,wolai会员到期前的几个月我就不怎么用wolai了,而是用了几个月的OneNote,原因是我当时很需要在笔记中插入一些示意图。借助于ipad+手写笔+OneDrive,这个需求可以得到较好的满足:在ipad端的OneNote上画完图,基本上立刻就同步到电脑端了,然后可以在电脑端继续输入。仅凭这一点,OneNote虽然版面丑、页面大小不灵活,但应该还是会持续在我的笔记软件列表中。

目前先这么体验着,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希望能够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进步吧。


试了一下通过七牛云进行同步,官方工作人员给了教程。在电脑端设置完成后,可以把配置导出为一个压缩包,这样在其他客户端就不用再手写账号密码等信息,一键导入即可。

我首先试了一下手机端,在手机端导入配置后,会发现手机端还是空空如也,云端的笔记还没有同步过来。此时千万不要在手机端点同步按钮!我手贱点了一下,结果眼看着电脑屏幕里的笔记欻欻地全没了!应该是相当于把手机端空荡荡的空间同步到云端,并且把原来的笔记都覆盖了!还好官方的操作教程中让我提前把笔记数据导出备份了一下,重新把笔记数据导入之后,笔记就都回来了,然后又重新把笔记同步到云端。经过这么一出,我立刻把手机端的思源笔记退出了,重新进入,主界面显示正在同步云端数据,过一会儿,笔记就都出现了。希望能稳定不崩…以及,登录新设备进行同步之前,务必备份数据!

### Wolai 导出功能的使用方法 Wolai 是一款专注于个人知识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笔记软件,其核心特点是以“块状编辑器”和“双向链接”为基础框架构建[^4]。关于数据导出的功能,Wolai 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导出,以便用户能够灵活迁移自己的内容。 #### 支持的导出格式 Wolai 提供了对常见文件格式的支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PDF 和 Markdown (`.md`) 文件的导出能力[^1]。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自己的笔记转换为标准的 `.pdf` 或者 `.md` 文件形式保存或分享给他人。 #### 如何执行导出操作? 虽然具体的操作界面可能因版本更新而有所变化,但通常情况下,以下是实现导出的一般流程: 1. **定位目标页面** 用户需先找到想要导出的具体页面或者文档内容。 2. **触发导出选项** 在大多数应用中,这一步通常是通过点击右上角菜单按钮(如三个点图标),然后选择“导出”命令完成。 3. **选择导出格式** 当进入导出设置环节时,可以选择所需的输出格式,比如 `PDF` 或者 `Markdown (.md)` 等。 4. **下载生成文件** 完成上述配置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所选类型的文件并提供下载链接让用户保存至本地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果涉及到复杂结构化的信息处理,则可能还需要借助外部工具辅助解析原始数据源,例如当尝试从其他平台像Notion迁移到Wolai过程中遇到数据库类型的内容同步问题时,可考虑利用Python脚本来协助加载与转化相关数据集[^3]。 ```python import json def load_notion_data(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r', encoding='utf-8') as file: data = json.load(file) return data # Example usage of the function to process exported JSON files from Notion. notion_database = load_notion_data('path/to/your/notion_export.json') print(notion_database.keys()) ``` 以上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读取由Notion导出的JSON格式文件作为示例说明,实际应用应依据具体情况调整逻辑细节。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