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 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 是网络的网络!

1.1.1 具体构成描述

  1. 主机端系统
    • 即,任何连接到因特网的计算设备
    • 端系统之间通过 通信链路分组交换机 连接在一起
  2. 链路和交换机
    • 传输速率 以比特 / / / 秒 ( bit/s \text{bit/s} bit/s bps \text{bps} bps ) 度量
    • 数据传输过程
      • 发送端系统将数据分段,为每段加上首部字节,得到称为 分组 的信息包
      • 通过网络将分组发送到目的端系统,然后装配成初始数据
    • 分组交换机:包括 路由器链路层交换机
      • 分组交换机从一条 入通信链路 接收分组,并从一条 出通信链路 转发该分组
      • 路由器用于 网络核心,链路层交换机用于 接入网
      • 一个分组所经历的一系列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称为通过该网络的 路径
  3.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 端系统通过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接入因特网, ISP \text{ISP} ISP 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接入服务
    • 一个 ISP \text{ISP} ISP 就是一个由多台分组交换机和多段通信链路组成的 网络
    • 较低层的 ISP \text{ISP} ISP 通过国家的、国际的较高层 ISP \text{ISP} ISP 互联,较高层的 ISP \text{ISP} ISP 则通过由高速光纤链路互联的高速路由器组成
  4. 协议
    • 最重要的协议是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其中 IP \text{IP} IP 协议定义了在路由器和端系统之间 发送接收分组格式
    • 因特网的主要协议统称为 TCP/IP \text{TCP/IP} TCP/IP
  5. 因特网标准
    •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的标准文档称为 请求评论
    • RFC \text{RFC} RFC 文档定义了诸如 TCP \text{TCP} TCP IP \text{IP} IP HTTP \text{HTTP} HTTP SMTP \text{SMTP} SMTP 等协议

1.1.2 服务描述

即,从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的角度来描述因特网,因特网主要服务于 分布式应用程序,即,涉及多个相互交互数据的端系统的应用程序

  1. 套接字接口
    • 由与因特网相连的端系统提供,它是一套发送程序必须遵循的 规则集合
    • 该接口规定了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程序请求因特网基础设施向运行在另一个端系统上的特定目的地程序 交付数据的方式

1.1.3 什么是协议

  1. 协议
    • 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 报文格式顺序,以及报文 发送 / / /接收 一条报文或其他事件所 采取的动作
    • 因特网中,涉及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的所有活动都受协议的制约
  2. 例子
    • 硬件实现的协议:控制在两块网络接口卡间的 “线上” 比特流
    • 拥塞控制协议:控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传输的分组发送的速率
    • 路由器中的协议:决定分组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

1.2 网络边缘

端系统也被称为主机,因为它们容纳应用程序,具体地,端系统 = = = 主机。主机又分为两类,即 客户服务器,许多的服务器都属于大型 数据中心。而网络边缘包含 接入网物理媒体,它们将端系统连接到了网络。

1.2.1 接入网

  1. 概念
    • 接入网:将端系统物理连接到其 边缘路由器网络
    • 边缘路由器:端系统到任何其他远程端系统的路径上的 第一台路由器

具体例子

大体分为 家庭接入企业接入广域无线接入 三种,前者包括 DSL、电缆、FTTH、拨号和卫星,中间包括以太网和 WiFi,后者包括 3G 和 LTE
几种接入的图示

DSL

利用了电话公司现有的本地电话基础设施

  1. 背景
    • 用户的 ISP 就是本地电话公司
    • 每个用户的 DSL 调制解调器使用现有的 电话线 与位于电话公司的本地中心局 CO 中的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DSLAM 交换数据
  2. 收发过程
    • 用户的 DSL 调制解调器得到数字数据后将其转换为高频音,通过电话线传递给 CO
    • 用户传来的模拟信号在 DSLAM 处转换为数字形式
  3. 复用
    • 电话线同时承载 数据 和传统的 电话信号,通过使用不同频率编码来实现复用
      • 高速下行信道: 50 kHz 50\text{kHz} 50kHz 1 MHz 1\text{MHz} 1MHz 频段
      • 中速上行信道: 4 kHz 4\text{kHz} 4kHz 50 kHz 50\text{kHz} 50kHz 频段
      • 普通双向电话信道: 0 0 0 4 kHz 4\text{kHz} 4kHz 频段
    • 表现效果
      • 电话呼叫和因特网连接可以 同时共享 DSL 链路
    • 具体过程
      • 用户侧:分配器 将到达的 数据信号电话信号 分开,将数据信号转发给 DSL 调制解调器
      • 电话公司侧:本地中心局中,DSLAM数据电话信号 分开,将数据送往因特网
电缆

利用了有线电视公司现有的有线电视基础设施

  1. 特点
    • 共享广播媒体:需要一个分布式多路访问协议来协调传输和避免碰撞
  2. 和 DSL 的相似点
    • 电缆调制解调器端接系统 CMTS 和 DSL 网络的 DSLAM 有类似功能
    • 电缆调制解调器将 HFC 网络划分为下行和上行两个信道,下行传输速率通常比上行高
光纤到户

即,从本地中心局直接到家庭提供了一条光纤路径

  1. 光纤分布方案
    • 直接光纤:本地中心局到每户设置一条光纤
    • 更一般的:中心局出来的每根光纤由许多家庭共享,到接近家庭的位置,才分成每户一根光纤,可分为两种光纤分布体系结构
      • 主动光纤网络 AON:本质是 交换因特网
      • 被动光纤网络 PON
卫星链路与传统电话线拨号接入
  • 卫星链路能使住宅以超过 1 Mbps 1\text{Mbps} 1Mbps 速率与因特网相连
  • 传统电话线拨号接入和 DSL 是基于相同的模式,但其 56 kbps 56\text{kbps} 56kbps 的慢速率令人痛苦
以太网和 WiFi
  • 以太网是目前最流行的接入技术
  • WiFi 是基于 IEEE 802.11 \text{IEEE 802.11} IEEE 802.11 技术的无线 LAN 接入
  • 现在的经典家庭网络:宽带住宅接入 + 无线局域网技术

1.2.2 物理媒体

物理媒体的成本与其他网络成本相比是非常小的,所以安装时通常都装上,其可以分为两类

  • 导引型媒体:电波沿着固定媒体前行
  • 非导引型媒体:电波在空气或外层空间传播
  1. 双绞铜线
    • 无屏蔽双绞铜线 通常用于局域网 LAN 中 ( 建筑内的计算机网络中 )
  2. 同轴电缆
    • 由两个 同心 的铜导体组成
    • 能被用作导引型 共享媒体
  3. 光纤
    • 是一种细而柔软、能引导光脉冲的媒体
    • 支持极高的比特速率,衰减信号极低,很难窃听,是 长途导引型传输媒体
    • 但高成本的光设备阻碍了其在短途传输中的应用
  4. 陆地无线电信道
    • 无需物理线路
    • 可穿透墙壁,提供与移动用户连接,进行长距离承载信号
    • 依赖于传输 环境 和传输 距离
      • 环境路径损耗遮挡衰落多径衰落 以及 干扰
    • 分类:很短距离 ( 1 ∼ 2 1\sim 2 12 米 ),局域 ( 十到几百米 ),广域 ( 数万米 )
  5. 卫星无线电信道
    • 常使用 同步卫星近地轨道卫星

1.3 网络核心

即,由互联因特网端系统的 分组交换机链路 构成的 网状网络

1.3.1 分组交换

  1. 存储转发传输
    • 指交换机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才能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
  2. 排队时延分组丢失
    • 对每条相连链路,分组交换机有一个 输出缓存,也称 输出队列
    • 排队时延:即,承受在输出缓存处排队的时延
    • 丢包:分组到达时,可能输出缓存已经满了,此时,会将到达的或者排队的分组之一丢弃
  3. 转发表路由选择协议
    • 路由器将从一条入通信链路得到分组,转发给一个出通信链路
    • 转发表:决定转发给哪一条出通信链路,它将目的地址映射成输出链路
    • 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动地设置这些转发表

1.3.2 电路交换

即,必须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名副其实的称为 电路 的连接,由于已经 预留带宽,因此,发送方能够以 恒定速率 向接收方传送数据。此处的电路,是一条专用的 端到端连接

  1. 电路交换网络中的复用
    • 通过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来实现
    • 静默期 专用电路空闲,会比较浪费
  2.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对比

1.3.3 网络的网络

ISP 的互联

1.4 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1.4.1 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概述

节点总时延 = = = 节点处理时延 + + + 排队时延 + + + 传输时延 + + + 传播时延

  1. 处理时延
    • 检查分组首部,决定将分组导向何处的时间
    • 也包括检查比特级差错需要的时间
    • 通常是微秒或更低数量级
  2. 排队时延
    • 在链路上等待传输时的时延
    • 取决于正在排队的分组数量,可以是毫秒到微秒量级
  3. 传输时延
    • 将所有分组的比特 推向链路 的时间 L / R L/R L/R
    • 通常在毫秒到微秒量级
  4. 传播时延
    • 从链路起点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 d / s d/s d/s
    • 取决于链路的物理媒体,通常为毫秒量级

1.4.2 排队时延和丢包

  • 流量强度 L a / R La/R La/R,设计时流量强度不能大于 1 1 1
    平均排队时延与流量强度关系

1.4.3 端到端时延

此处未考虑排队时延
d e n d − e n d = N ( d p r o c + d t r a n s + d p r o p ) d_{end-end}=N(d_{proc}+d_{trans}+d_{prop}) dendend=N(dproc+dtrans+dprop)

1.4.4 计算机网络中的吞吐量

  1. 瞬时吞吐量:即,主机接收到文件的速率
  2. 平均吞吐量:即,总比特数除以接收到所有比特用的时间, F / T bps F/T\text{bps} F/Tbps
  3. 几个总结
    • 吞吐量是 瓶颈链路 的传输速率
    • 今天的因特网中,限制吞吐量的通常是接入网
    • 吞吐量不仅取决于沿着路径的传输速率,还取决于干扰流量

1.5 协议层次及其服务模型

1.5.1 分层的体系结构

每个层次应该提供一下服务

  • 在该层中执行某些动作
  • 使用直接下层的服务

协议分层

  1. 分层的优缺点
    • 优点:
      • 以一种模块化方式讨论系统组件,使更新组件更容易
    • 缺点:
      • 一层可能冗余较低层的功能
      • 某层的功能可能需要仅在其他某层才出现的信息,违反了层次分离的目标
  2. 协议栈
    • 各层的所有协议被称为 协议栈,有两种协议栈组织
    • 协议栈
  3. TCP/IP \text{TCP/IP} TCP/IP 协议栈
    • 应用层
      • 网络应用程序 及它们的 应用层协议 存留的地方
      • 应用层信息称 报文
    • 运输层
      • 在应用程序端点间传送应用层报文
      • 有两种协议 TCP \text{TCP} TCP UDP \text{UDP} UDP
        • TCP \text{TCP} TCP: 面向连接服务,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 UDP \text{UDP} UDP:无连接服务,无可靠性,无流量控制,无拥塞控制
      • 运输层分组称 报文段
    • 网络层
      • 将称为 数据报 的网络层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
      • 仅有一个协议 IP \text{IP} IP
        • 定义了在数据报中各个 字段,以及端系统和路由器如何作用于这些字段
        • 决定路由选择协议,即,负责选择一个路由选择协议来使用
    • 链路层
      • 将分组从一个节点移动到路径上的下一个节点
      • 提供的服务取决于该链路的特定链路层协议,一个数据包可能被沿途不同链路上的不同链路层协议处理
      • 链路层分组称为
    • 物理层
      • 将帧中的一个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另一个节点
      • 该层的协议是链路相关的,且进一步与实际传输媒体相关
  4. OSI \text{OSI} OSI 模型
    • 表示层:是通信的应用程序能解释交换数据的含义,包括 数据压缩数据加密 以及 数据描述
    • 会话层:提供数据交换的 定界同步 功能,包括 建立检查点恢复方案 的方法
    • TCP/IP \text{TCP/IP} TCP/IP 对这两层服务的提供,交给开发者决定,愿意添加就添加

1.5.2 封装

一个分组具有两种类型的字段,首部字段有效载荷字段,后者通常是上一层的分组
封装

1.6 面对攻击的网络

1.6.1 有害程序进入计算机

  1. 恶意软件
    • 能够进入并感染我们的设备
    • 感染后,能够做各种事情,如删除文件,安装间谍软件以收集隐私信息
  2. 僵尸网络
    • 由数以千计的受害设备组成的网络
    • 能被用于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3. 自我复制
    • 恶意软件感染一台主机后,从该主机寻求进入因特网上其他主机,从而感染新主机,以此进行指数级扩散
    • 扩散形式:病毒蠕虫
      • 病毒:需要用户交互来感染用户设备的恶意软件
      • 蠕虫:无需明显用户交互就能进入设备的恶意软件

1.6.2 攻击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

  1. 拒绝服务攻击
    • 使得网络、主机或其他基础设施不能为合法用户提供服务
    • 类型
      • 弱点攻击:向目标主机上运行的易受攻击的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发送制作精细的报文,使服务器停止运行或主机崩溃
      • 带宽泛洪:向目标主机发送大量分组,拥塞目标的接入链路,使合法分组无法到达
      • 连接泛洪:在目标主机中创建大量半开或全开 TCP 连接
  2.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 即,利用了僵尸网络发动的拒绝服务攻击

1.6.3 嗅探分组与 IP 哄骗

  1. 嗅探分组
  2. IP 哄骗
    • 将具有虚假源地址的分组注入因特网的能力
    • 解决办法:端点鉴别,即,使我们能确信一个报文源自它应该来自的地方

1.7 附录

1.7.1 符号系统

符号含义
L L L分组长度
R R R链路传输速率, bps \text{bps} bps
N N N路径上有 N N N 台路由器 ( 不成环 )
F F F传输的总比特数
T T T接收所有比特花费的时间
d d d距离
s s s链路传播速率,通常等于或略小于光速
a a a分组到达队列的评论速率 pkt/ s \text{pkt/}s pkt/s

1.7.2 缩写

缩写中文名原文
ISP \text{ISP}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TCP \text{TCP}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P \text{IP} IP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ETF \text{IETF} 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RFC \text{RFC} RFC请求评论Request For Comment
DSL \text{DSL} DSL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le Line
CO \text{CO} CO本地中心局
DSLAM \text{DSLAM} DSLAM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FTTH \text{FTTH} FTTH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
AON \text{AON} AON主动光纤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
PON \text{PON} PON被动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NT \text{ONT} ONT光纤网络端接器Optical Network Terminator
UTP \text{UTP} UTP无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LEO \text{LEO} LEO近地轨道Low-Earth Orbiting
FDM \text{FDM} FDM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text{TDM} TDM频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PoP \text{PoP} PoP存在点Point of Presence
IXP \text{IXP} IXP因特网交换点Internet Exchange Point
DoS \text{DoS} DoS拒绝服务攻击Denial-of-Servic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