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
是一种以半导体闪存为介质的储存设备。它的比较对象是HDD(hard disk drive),传统机械硬盘,以HDD为根基营生的公司有西数和希捷。
最直观的SSD的特点:速度快。(开机速度提升)
2、SSD硬件包括:主控、闪存、缓存芯片DRAM、PCB、接口
SSD软件包括:FW(firmware),运行固件
作用:负责调度数据,由接口到介质的读写;嵌入核心的闪存介质寿命和可靠性管理调度算法以及一些内部算法。
3、当前的闪存生产供应商:美光(美国)、三星(韩)、海力士(韩)、西数(美)和闪迪、东芝(日)
4、SSD vs HDD
技术参数 | SSD | HDD |
性能 | 读写速度(特别是随机读写) | |
功耗(寿命) | 对于能耗要求苛刻的市场,像消费级笔记本休眠状态SDD省电非常重要, | |
抗震防摔 | GOOD | 机械,有磁头和磁片 |
无噪声 | GOOD | 马达高速运转 |
体积小(重量少) | 16mm x 30mm,M.2类 | 2.5寸、3.5寸 |
价格(HDD的唯一优势) | 低 | |
数据存储介质 | 半导体介质闪存 | 磁性介质磁盘 |
具体来说,SSD的传输速率通常在500 MB/s到3 GB/s之间,这取决于硬盘的容量和型号。而HDD的传输速率通常在100 MB/s到300 MB/s之间,这也取决于硬盘的类型和容量。
具体差异:
5、SSD技术发展史
- 1976年,Dataram公司推出Bulk Core SSD容量在2MB。8个256KB的板子构成。
RAM的优点:随机寻址、每次可以读写一个字节的数据,速度很快;但是在掉电的时候,数据也会丢失,需要电池来维持数据。45MB 售价 40 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 167 万美元。
- HDD:最开始也是容量小且昂贵,但是费尔和格林贝尔发现了巨磁阻效应,从而容量大,销量。
- 闪存:华人施敏发明浮栅晶体管,特点:掉电后,数据仍然保存
- 闪存SSD:2005年三星进入SSD市场
- 06年,SSD进入笔记本
- 07年,SSD性能达到了企业级HDD
- 08年,SSD厂商增加
- 09年,SSD容量赶上了HDD
- 10年,SSD市场开始繁荣
- 11、12年,上市,收购
- 13年,PCIe SSD进入消费者市场,最开始的SATA接口是为HDD设计的接口,速度在600MB/s以下,SSD开始在接口协议上引发了存储技术变革。
- 14年,SSD软件平台重构企业级存储
- 15年,intel和美光宣布开发了新型存储器——3D XPoint
- 16年,NVDIMM开始供货
6、SSD基本工作原理
- 三大功能模块:
- 前端接口和协议
负责直接和主机通信,接受主机传来的命令,将数据和命令状态传回主机
- 中间FTL(闪存转化层)
- 地址转换:如何进行写操作:主机发送写命令给SSD,数据先存储在SSD中的RAM,FTL为每个数据逻辑块分配一个闪存地址(每个逻辑块需要一个闪存地址,每个逻辑块需要1个映射),当数据到一定的数量之后,FTL发送写闪存给后端,后端根据写请求,把数据存入对应的闪存空间。
- 垃圾回收
有效数据(ABCDFG)搬移到一个空闲的block,擦除、干净的块。
- 磨损平衡
- 坏块管理
- 后端和闪存
7、SSD的核心参数
- 基本信息:容量、介质、外观尺寸、重量、环境温度(-50-90)、震动可靠性、认证、加密
- 性能指标:连续读写带宽(也叫作吞吐量,每秒读写命令完成的数据传输量,越大越好)、随机读写速度IOPS(设备每秒完成的IO请求数)、时延、最大时延
- 数据可靠性和寿命
- 功耗
- 兼容性
- 容量:裸容量比用户容量多出来7%,因为裸容量的根据二进制计算的,用户容量是根据十进制进行计算,比如:128GB
二进制:128X1024 X1024 X1024=137438953472字节
十进制:128X1000 X1000 X1000=128000000000字节
多余的可以用来作为FTL映射表的存储空间、垃圾回收所需要的交换空间、坏块的替代空间。
2)介质
这里的介质是指闪存的介质。
闪存类型分为SLC\MLC\TLC,这个是指一个存储单元存储的比特数。
3)外观尺寸
4)性能指标
a. IOPS:单位IOPS,每秒完成的IO请求数,反映的是随机读写性能,数字越大越好
b.吞吐量:单位MB/S,每秒读写命令完成的数据传输量,也叫带宽。越大越好
c.响应时间,也叫做时延,每个命令从发出到收到所需要的时间。越小越好。
服务质量(QoS)时延置信级
8、接口形态和尺寸
SSD Form factor :SSD接口形态外形尺寸
- 2.5寸(主流企业级)
高可以理解为层数
- M.2,为超极本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用来取代Msata.
Width\length\S1\D1\M
S:单面厚度,笔记本使用单面,便于散热
D:双面,底部厚度,上层厚度,存储容量更大
9、SSD应用场合
SSD应用于数据加速层和热数据层(频繁访问),像温数据层、冷数据层以及归档层使用HDD。三星在整个SSD市场中是个大头。SSD的研发模式:主控厂商+闪存厂商+生产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