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厂大模型人才扩招50%!面向全球顶尖天才少年:薪资算力数据管够

毕业季,大模型人才正在被各家大厂和创业公司重金哄抢

刚刚,腾讯也曝光了他们与大模型相关的人才计划,并且直通2025年校招——

面向全球范围内大举扩招50%大模型人才,并且放话薪资算力什么的不用愁。

不出所料,各家抢人下手都既快又狠,晚一步生怕就抢不到(不是)。

图片

也是借这个苗头,量子位突然发现了鹅厂每年招贤纳士的精髓,那就是针对不同情况推出各种顶尖人才计划项目。

然后狂吸各种牛人/大咖/天才/专家。

这不,当下最热辣滚烫的大模型项目也不例外。

不过有个疑惑存在很久了,心怀梦想的各位天才/专家们被吸纳进鹅厂的肚子里后,到底发展怎么样?

一般来说,这事情就像格林童话停顿在“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样,很少听到什么下文

但,你知道的,量子位是一支在科技八卦里时不时打游击的队伍。

没错,我们对那些通过顶尖人才计划进入鹅口的鹅厂员工们,下手了……

(出于保护信源的目的,本文中提到的所有人士均采用化名,非要问那就是查无此人,doge)

图片

被鹅厂顶尖人才计划招募,然后呢?

今天要讲的第一个人,目前在腾讯混元团队就职,就叫他Q吧

Q主要日常工作在腾讯混元文生图这一块,负责让生成的图像更精准、更美观、更符合prompt的要求,同时还需提升文生图这一块的技术水平。

他加入腾讯时间比较早,是2016年通过腾讯技术大咖项目去的。

并且据本人所说,当时只投了腾讯,因为读博的时候就规划好了,一心一意要进鹅厂。

2016年前后,恰巧也是Q第一次被AI技术shocked到的时期。众所周知,那时候计算机视觉有一次规模性爆发,尤其是人脸识别相关技术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大规模应用。

至于第二次,就是2022年底大模型带来的颠覆一切的震撼了。

于是,混元团队组建的第一天,Q就加入其中。

图片

当然了,能加入混元,路是他一步步走过来的。

在校期间,他在pattern recognition(模式识别)方向的顶会顶刊发过很多paper;通过腾讯技术大咖项目进公司,也是从熟悉工作内容和积累经验开始。

但Leader本身对于团队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会分配一些需要突破性的工作。“倒不是因为技术大咖的身份,而是我(们)技术上确实有能够落地的能力。”Q说。

到加入混元团队的时候,时代车轮碌碌向前,Q当年学的很多东西其实已经被淘汰了(笑死),所以每天追踪最新技术研究,也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至今,Q和团队拿出了不少成果。

产品方面,和腾讯广告一起开发了以腾讯混元大模型为基底的一站式AI广告创意平台——腾讯广告妙思,为广告主提供不同场景的创意工具,并通过AIGC技术能力大幅简化投放传统流程,让广告投放快人一步,助力广告主收获满意ROI。

模型方面,开源了混元文生图模型hunyuan-DiT,目前GitHub上揽星2.4k。

图片

“做一个优秀的大模型,背后涉及的东西是非常多的,比如机器的配置、数据和模型结构的调试,在这个复杂的系统里,需要每个点都做得好,才能做出一个优秀的大模型。”Q补充道,“腾讯在落地应用场景方面也很具有优势。”

Q同学的故事,其实在腾讯不在少数。

他们的入职不是通过更为普遍的校招/社招,也不负众望地一步步在腾讯核心业务中成长起来,甚至成为技术引领者、主导者。

只不过现在大模型浪潮,关于人才的招募与培养,又一次搬到台前备受大众所关注。

就像OpenAI、谷歌、xAI这样的人才故事,在国内同样也在发生。

现在任职腾讯AI Lab的王艾文,现在在腾讯从事科学大模型技术探索方向工作。

她是哈工大博士,研究方向计算生物,偏交叉学科。

毕业前,王艾文就在腾讯AI Lab实习过一年,据她所说,身边同事博士密度超级高。

她的整个职业故事里没什么太艰难的抉择点,毕业后,看中团队环境和工作模式与内容的她,很自然留在了腾讯。

图片

正式入职后,王艾文依旧在科学大模型团队,从事Al for Science领域的前沿研究,偏基础研究,是生物大模型方向的工作。

据王艾文透露,她所在团队的工作内容之一是负责研究单细胞大模型,“把大模型引入到单细胞领域来”,已经在近两年有过多篇团队共同产出的论文,主要聚焦临床组织样本(例如肿瘤样本)的细胞异质性分析,训练模型来预测临床样本中的细胞类型及其含量,为临床研究提供关键参考。

简单来说,王艾文在进入腾讯后做的事情,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推进大模型研究,让许多环节更准确和更高效。

图片

除了大模型团队,其他部门和团队里通过顶尖技术人才项目加入腾讯的人也挺不少,比如接下来我们要说的Andrew,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目前是IEG光子工作室群的一员。

具体干啥呢?游戏AI方向。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Andrew是搞强化学习和多智能体系统的,实验环境相对纯粹;现在的业务和游戏部门匹配度很高,但干的是业务驱动的活儿,即根据用户需求来调整和迭代。

这就要求Andrew既要熟悉业务,也要掌握最新的AI技术并且适用于游戏业务中。

这背后就是吸引Andrew入职的点:

一方面,游戏技术应用的AI技术都很前沿,应用度很广,有种把AI用到极致的感觉。而且团队看重改变业务的能力,就是说如何用AI帮业务创收或改变某种业务形态,驱动人不停去思考和创造,做的东西更新,思考的维度也更全面。

另一方面,大厂有足够多的资源、更多的算力、更接近现实的问题,去训练和不断优化AI能力。

据Andrew跟我们说,当团队把第一个模型训练起来的时候,在真实的商业环境里让它跑起来,那成就感,简直拉满!

包括在训练模型时,感知训练所需数据量很大,有一种听到赛车发动机在轰鸣的感觉。

怎么说呢,就是很兴奋,很期待。

图片

关子卖到这儿,再不揭秘就不礼貌了——

无独有偶,王艾文和Andrew,都是通过腾讯内部几乎最年轻的一个技术人才项目入职,一步步定职级、拿资源、搞项目。

这就是青云计划。

青云计划是什么?

青云计划,是整个腾讯校招计划中较为特殊的存在。

官网中几个大字显示:青云直上,技塑未来(谐音梗扣钱!)。

在这下方写着该计划的目的,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招募一批顶尖技术学生。

更具体来说,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 有真正的技术理想,技术热忱,技术执着,愿用技术力量提升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品质;

  • 学生时代便取得了出色的技术成就,在学术、实践、竞赛等任一领域有卓越表现;

  • 能以独到的洞察力,穿透技术本质并应用落地,为复杂问题提供创新而深远的答案。

总结来说,就是需要对技术要有热爱有使命、有出色的能力,还有独特的洞察力。

一旦入选,他们将在腾讯核心业务中,深度参与最前沿最顶尖的技术课题——

AI大模型、基础设施/硬件、存储/数据库、大数据、多媒体、游戏引擎、安全、机器人、量子、金融科技十大技术领域,设置160+技术课题供其选择。

而来自这些部门的顶级科学家们,也会化身导师下场辅导。

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更是全面推出了面向大模型的人才专项,并且扩招人数的幅度将超过50%,来自混元大模型的一线负责人亲自参与定制化培养。

图片

从官网给到的大模型相关课题来看,也的确从算法研究到应用实践也全都覆盖了。

图片

综上来看,最前沿最热门的课题,资深的一线技术导师,再加上TOP级薪酬回报的保证,这种看得见的招人硬实力,腾讯该有的都有,并且有得很顶尖。

但我们都知道,企业招大模型人才可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大模型是个综合工程,算法算力数据缺一不可,这就需要企业做好所谓的“后勤保障”,让研究员可以无忧搞研究才行。就像OpenAI模型再强大,但满足不了原本承诺员工的算力,也同样会有大波人才流失。

这样看不到的“软实力”,腾讯又能提供些什么呢?

首先,众所周知, 腾讯有着天然丰富的用户场景池。大模型一落地就能精准匹配用户需求,触达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场景。

以目前腾讯混元大模型来说,腾讯有超过600个业务场景已接入混元。

包括像我们日常使用的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这样协作SaaS产品。还有包括微信读书、腾讯乐享、腾讯电子签、腾讯问卷、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应用。

除此之外,腾讯还联合生态伙伴,将大模型技术与20多个行业结合,提供超50个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

从C端到B端,从内部业务场景再到外部行业生态,这么多大模型落地场景可供其选择,放眼国内能做到这样规模的,确实腾讯独一份。

再来就是底层能力。

更不为大多数人所感知的是,腾讯在AI基础设施方面积累也不少。

比如,去年才首次对外披露的高性能网络星脉,它专为AI大模型训练设计,具备业界最高的3.2T通信带宽,能够显著提升AI大模型的通信性能,为AI大模型训练提供强大的支持。

还有其自研的机器学习框架Angel,将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至主流开源框架的2.6倍,支持单任务万卡级别超大规模训练,全面提升腾讯大模型专属算力集群的性能和效率。

这样来看,整个大模型周期,从底层模型层应用层,腾讯都能够保障到,也足以见腾讯招揽人才的决心。

科技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才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引领着大模型技术浪潮。

像ChatGPT、Sora、GPT-4o这几个关键项目,背后核心参与者,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应届毕业生的影子,甚至成为当中的领导者。而更多95后、00后创业者,缔造了当前像ScaleAI、Pika这样的明星公司。

事实上,梳理来看,腾讯其实也一如既往重视对年轻人才的招揽。

在青云计划之前,腾讯就已经在有意重视校园顶尖技术人才的招募和培养,目前已经有几十位同学已成长为各个业务部门的核心骨干和技术中高管。

而如前所述,腾讯大模型进展背后也有多位团队成员是通过校招顶尖人才项目招募,并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并为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做了不少贡献。

现在这个青云计划,也让腾讯与高校学子之间的链接更为紧密。

据透露,他们会定期举办技术沙龙/技术开放日,定向触达高校实验室的同学,与腾讯技术高管和学术大咖一起探讨最前沿的话题和个人成长规划。今年4月他们就在北京举办了首场技术开放日,70多位全国院校的本硕博优秀学生来到腾讯北京总部。腾讯公司副总裁蒋杰还分享了其混元大模型的研发之路。

而今年7月开始,也就是下个月,敲黑板划重点了!青云技术沙龙和技术开放日会开始陆续启动,同学们可以去他们招聘官号里看到活动预告和报名链接哦~

(当然直接看评论区链接也OK)

图片

今年是大模型应用元年,随着大模型技术门槛逐步降低,开源生态逐渐繁荣,各种各样的大模型应用等待被激发。

这时候,大模型应用的沃土就可能不一定在湾区或者北美,更可能在中国,因为我们有着天然的场景优势和市场空间

而像腾讯这样兼具应用场景和技术实力的企业,也许能为那些顶尖技术人才们提供一个更好施展才华的舞台。

技术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

此次腾讯专门为大模型设立人才专项,其实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全球科技发展加快,只有更快地对顶尖人才的吸纳,才能推动企业在技术浪潮中持续前进,占领高地。

好了同学们,快拉上你身边的室友/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一起上青云~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