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期工作
如果我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k between 3 and 5,需要执行几次树的搜索操作,会扫描多少行?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 SQL 查询语句的执行流程:
1. 在 k 索引树上找到 k=3 的记录,取得 ID = 300;
2. 再到 ID 索引树查到 ID=300 对应的 R3;
3. 在 k 索引树取下一个值 k=5,取得 ID=500;
4. 再回到 ID 索引树查到 ID=500 对应的 R4;
5. 在 k 索引树取下一个值 k=6,不满足条件,循环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回到主键索引树搜索的过程,我们称为回表。可以看到,这个查询过程读了
k 索引树的 3 条记录(步骤 1、3 和 5),回表了两次(步骤 2 和 4)。在这个例子中,由于查询结果所需要的数据只在主键索引上有,所以不得不回表。那么,有没有可能经过索引优化,避免回表过程呢?------组合索引
2.覆盖索引
如果执行的语句是 select ID from T where k between 3 and 5,这时只需要查 ID 的值,
而 ID 的值已经在 k 索引树上了,因此可以直接提供查询结果,不需要回表。也就是说,在
这个查询里面,索引 k 已经“覆盖了”我们的查询需求,我们称为覆盖索引(组合索引)
3.最左前缀原则
在建立联合索引的时候,如何安排索引内的字段顺序。
这里我们的评估标准是,索引的复用能力。因为可以支持最左前缀,所以当已经有了 (a,b)
这个联合索引后,一般就不需要单独在 a 上建立索引了。因此,第一原则是,如果通过调
整顺序,可以少维护一个索引,那么这个顺序往往就是需要优先考虑采用的。
那么,如果既有联合查询,又有基于 a、b 各自的查询呢?查询条件里面只有 b 的语句,
是无法使用 (a,b) 这个联合索引的,这时候你不得不维护另外一个索引,也就是说你需要同
时维护 (a,b)、(b) 这两个索引。
这时候,我们要考虑的原则就是空间了。比如上面这个市民表的情况,name 字段是比
age 字段大的 ,那我就建议你创建一个(name,age) 的联合索引和一个 (age) 的单字段索
引。
3.1 .索引下推
在 MySQL 5.6 之前,只能从 ID3 开始一个个回表。到主键索引上找出数据行,再对比字段
值。而 MySQL 5.6 引入的索引下推优化(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可以在索引遍历过
程中,对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直接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减少回表次数。
这个索引下推的意思就是组合索引一起查,满足了再回表,减少回表次数
4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