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OC)
一、基本说明
- 1为正极
- 2为负极
- 3为发射极
- 4为集电极
光耦内部由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构成,当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如果光强达到要求,光电三极管就会导通。主要起信号隔离作用,可以理解为输入输出为0、1。
二、配比电阻选择
1、发光二极管电阻配比
具体需要看数据手册
- 其中,If是发光二极管的允许最大正向电流,值是80mA。这是需要考虑的第一个条件。
- 再看第二张图,Vf是二极管上的电压,图中给出,当If是20mA的时候,Vf的值最大是1.4V。这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条件。
- 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你使用3.3V的电压驱动?还是用5V的电压驱动?
如果你用的是3.3V电压驱动的话,最小的限流电阻就是(3.3V-1.4V)/0.08A=23.75欧姆… - 如果你用的是5V电压驱动的话,最小的限流电阻就是(5V-1.4V)/0.08A=45欧姆…
- 小于这个电阻值,光耦就死翘翘了…
所以我们这里的电阻选择,就要大于计算出的这些结果。这里,可以选择330欧姆,470欧姆,510欧姆,1K,都可以使得发光二极管发亮后驱动里面的三极管导通。但是,电阻值如果选的太大的话,会造成发光二极管不亮。
2、三极管电阻配比
在第一张图中,我们找到OUTPUT中的Ic,这个就是三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0mA,我们在做电路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一下。
例如,当三极管的负载电压是12V时,因为三极管当开关用,Vce会很小,所以这里我们忽略不计,那么R=12V/0.05A=240欧姆…
意思就是,只要电阻大于240欧姆,就可以了。这里一般选择1K,2K,4.7K,10K的电阻。
三、具体基本电路
此处借鉴光耦使用博客
四、光耦器件检测
- 用万用表判断好坏,断开输入端电源,用R×1k档测1、2脚电阻,正向电阻为几百欧,反向电阻几十千欧,3、4脚间电阻应为无限大。
- 1、2脚与3、4脚间任意一组,阻值为无限大,输入端接通电源后,3、4脚的电阻很小。调节RP,3、4间脚电阻发生变化,说明该器件是好的。
注:不能用R×10k档,否则导致发射管击穿。 - 简易测试电路,当接通电源后,LED不发光,按下SB,LED会发光,调节RP、LED的发光强度会发生变化,说明被测光电耦合器是好的。
五、光耦使用注意事项
光耦以光信号为媒介来实现电信号的耦合与传递,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具有抗干扰性能强的特 点。对于既包括弱电控制部分,又包括强电控制部分的工业应用测控系统,采用光耦隔离可以很好地实现弱电和强电的隔离,达到抗干扰目的。但是,使用光耦隔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光耦直接用于隔离传输模拟量时,要考虑光耦的非线性问题;
②光耦隔离传输数字量时,要考虑光耦的响应速度问题;
③如果输出有功率要求的话,还得考虑光耦的功率接口设计问题。
④隔离隔离,器件两边的地需要不是同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