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仅用于记录本人学习过程,当作笔记来用,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谢谢!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优化研究_龙云安
“但是由于 “互联网+供应链”无法 及时跟进资金流和信息流,导致核心企业、供应链金 融平台和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掌控资金流 向和融资企业的物流流向,出现了重复质押、空单质 押等信贷案件,涉案金额超过千亿元(吴俊,2017)”
“区块链技术 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匿名性和可追溯性等特点”
“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信息 不对称、信息融合不完善及动产和资金流不可溯源 等问题,为供应链金融突破现有瓶颈提供了具体的 思路和方法。”
“…认为只有增加供应链行业的透明度才能打破现 有的发展格局,并建议将区块链引入供应链金融发 展之中。 ”
“温远征(2017)认为供应 链金融 “核心企业”融资模式无法将二、三级中小企业 纳入其中,信息真实性问题和透明度不足导致供应 链金融陷入发展瓶颈,并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
“宋华 (2016)认为供应链中的金融活动和产业活动可以直 接应用于模块化链技术,其中,金融活动主要包括支 付结算、数字票据等,而产业活动则主要应用于证明 企业的相关权益和物流运作。”
“金檀顺子、雷霆 (2017)认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交易 流程复杂、业务处理人工成本过高、银行操作风险大 和收益过低,而区块链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操作 风险并实现运作流程的透明化。”
“国内供应链金融服务主体虽多,但其服务模式 仍然是以核心企业信用为核心的应收账款融资、预 付账款融资和质押融资。”
“而融资需求巨大的两个层次,其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受限,二级、三级等供应商/经销商为了满足 自身经营的资金需求,主要采用限期折扣和提高融 资利率的方式取得资金,而这些费用又将计入产品 的销售价格之中,从而使供应链运行成本增加,最终 损害供应链体系,降低供应链竞争力。”
“由于国内并 无健全的动产质押监管平台和相关法律制度,导致 空单质押、重复质押等融资案件发生,严重打击了供 应链金融质押业务的开展。 ”
“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供应链金融融资尚不能覆盖整个供应链链条。
二是供应链信息数据割裂,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以核心企业授信为中心,为整个供 应链条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但全球产业垂直分工 愈加明显,促使核心企业的信息系统无法整合链条内 所有交易信息,导致交易信息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之 中,整个链条产品流转信息完全割裂,没有相关信息 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及处理,限制了信息访问及流动速 率。当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时,还需整理审核相关交 易信息,验证交易的真实性,增加了服务主体信息审 核的繁琐程度和相关成本,也增加了还账成本。”
“区块链是 一种将各个节点纳入系统,共同参与数据识别、管理、 储存、读取的技术,基于哈希算法、数字签名、 P2P网 络技术和共识机制实现去中心化、去信任、不可篡改 和可溯源等功能。供应链金融融资主要以核心企业 为中心、以中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真实交易为背景, 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和动产质 押融资。当商业银行和其他资金端面临票据确权、 动产溯源追踪和资金流跟踪等问题时,区块链基于 分布式记账方法、数据不可篡改性、交易时间戳和开放性等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
“1.有助于提高信息真实性和共享度。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交易信息 和数据只有通过区块链各个节点的核实和确认之 后,才能被完整地写入区块链之中,有助于保证数据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和分 布式结构的特点,即交易信息由各个个体发送至区 块链中的各个节点,无需传输至中央服务器,再传输 至其他交易者。每个个体在记录本次交易的同时, 需要下载并翻阅此前的账本记录,使得所有历史信 息分别储存于各个参与主体,降低了数据篡改的可 能性,提高了信息共享度。
2.有助于延长供应链融资服务范围。
3.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
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 应链金融平台,核心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数字资 产并上传相关文件,平台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与交 易对手方进行相关交易和票据确认,线下工作人员 与相关方进行核实和确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 成本。 ”
“平安壹企链区块链平台供应链融资具有良好的 应用价值和意义: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问 题,区块链共识算法使链上数据自带时间戳,即使数 据被篡改仍会留有痕迹,区块链特有的零知识认证 技术打破了传统信贷模式,避免多方信息不对称; 二 是合理防范履约风险,平安壹企链平台在智能合约 的基础上打造了智能交易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高 效连接各方,验证交易信息,确保资金闭环、三流合一;三是实现多层级信用传递,以“福金All-Link系 统”为例,利用壹账通区块链技术为福田汽车打造了 可分割的 “福金通数字凭证”,实现了福田汽车供应链 全覆盖融资体系。 ”
“国内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场景应用较晚,其应用技术并 不完善,但布比科技、复杂美和京东金融等机构积极 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结合解决供应链 金融的痛点和难点。表2展示了我国现有供应链金 融行业主要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积分兑换平 台,实现不同企业之间资信互换,扩充企业融资额度。 ”
“1.整体“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运行效率低 下。实践应用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节点总规模较小, 在面临大规模交易时,其数据容量、延迟时间宽带等 面临巨大考验。
若共识层节点数过少,材料和 数据的真实性无法保障。因此,如何确定共识层节 点数,既保障交易数据真实性又能保障效率,是区块 链平台设计的一大挑战。
2.区块链技术无法进行动产追踪。随着供应链 金融的发展,动产质押成为继 “1+N+1”融资模式之后 的新型融资方式,也是供应链中二级、三级乃至N级 供应商/经销商的重要融资模式之一。由于区块链技 术采用分布式记账、节点核实确认等方法,具有交易 透明性、不可篡改、时间戳等特点,为动产确权、溯源 和保证动产质量提供了基础。但是,当动产处于运 输、仓储阶段、销售等阶段时,却无法实时掌握其动产 状态,为开展动产质押业务埋下了隐患。
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平台结构不完 善,尚不能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带动供应链金 融突破现有发展瓶颈”
“供应链金融平台以核心企业、商业银行或其他 资金端、物流企业和仓库等为区块链初始验证节点。这些企业是供应链平台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维护平 台的平稳运行符合节点自身利益,在不发生外部灾 难性事件的情况下,单一节点篡改平台中的数据不 影响供应链平台的平稳运行。 ”
“由于区块链系统并不适用储存较大的数据文 件,因此区块链功能设计应针对不同的业务封装为 不同的业务模块,各个模块通过数据接口进行交互, 并与外部世界通信,各个交易模块按照业务和隐私 保护的需求,选择关键性数据,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并记录在区块链上。”
“其中对外服务层面由四个模块构成:权限 管理模块、授信管理模块、合约管理模块和溯源追踪 模块”
“当企业申请动产质押融资时,平台和资 金端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核实,并结合合约管理模块 和溯源追踪模块共同对动产价值进行评价,进行融 资。”
“该模块也负责收集各个企业在此供应 链中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并打造数据库”
“智能合约是一种由事件驱动的、具有状 态的、获得多方承认的、运行在可信网络之上的,能够 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处理信息和资产的协议(董鹏, 2018)。智能合约最大优势是利用程序算法替代人 来仲裁和执行合同(如图4所示)。将智能合约部署 在某个区块上,当融资需求方将相关数据材料和事 件输入到智能合约时,根据平台和资金端预先设置 的响应条件和响应规则,输出相应的动作。”
“防止在质押过程中因出现商品流 失等情况而导致资金端出现呆账、死账,降低供应链 融资的操作风险。”
“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融资平台架构优化设 计,一方面有利于削减不必要的共识层节点数,加快 信息审核效率。”
“因此,在权限管理模块根据不同节点设 置不同权限,降低共识层节点数,提高信息审核效率。 另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与动产质押结合,运用物联网 技术实时追踪质押物。”
“对策建议:
一是在原始数据真实基础上进行大数据精准分 析。平台只能存储得到共识层确认的原始数据和交 易之中生成的数据,并不能保证共识层之间没有串 谋。一旦将失真数据记录到平台之中,将可能产生 违约风险。因此,在平台接口录入数据仍需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真实性验证。
二是加强区块链技术在每个共识层节点的应 用,降低数据篡改风险。
三是应用大数据提供动产质押信息,降低风险。 ”
2、信用多级流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与国内实践研究_姜浩
“摘 要:供应链金融模式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缺抵押、缺担 保、缺信用以及银企之间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在传统的单级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只有核心企业上游的一级供 应商能够利用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进行融资,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向上穿透至二级至N级供应商,而供应链上距 离核心企业越远的供应商往往资质越差,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的状况更为突出,更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融资。 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构建信用多级流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二级至N级供应商的 融资问题。”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抽象地概括为“M+ 1+N”模式,即金融机构依托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也 就是 “1”),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向上游的M家企业以 及下游的N家企业延伸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