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数据交换方式

回顾上一节的内容,我们学习了P2P结构、C/S结构的概念,还学习了数据的传输方式。这一节,我们以通信子网为立足点,对三种数据交换方式展开论述。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最早期的数据交换方式,应用于电话通信网。两个用户通过电话通信,那这两个用户之间就建立了一条专门的连接,这条连接在双方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所占用,直到通信双方主动释放这条连接。

例如,用户A和B打电话,他们之间的的连接就是一条专门的连接,在同一时刻,如果有其他人C给A或B其中一方打电话,是打不通的,直到A、B双方通话完毕,挂机之后,这条连接才被释放。

总之,电路交换方式总共要经历三个阶段:建立连接 → 传输数据 → 释放连接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电路交换的特点:

首先,这种交换方式具有独占性,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专门的连接,这条连接在释放之前不能被其他人共享,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它的连接可靠性高,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另外,这种交换方式也有相应的缺点,我们试想,通信双方的连接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没有数据要交换,这条连接的资源就会闲置,又因为独占性,不能被其他人共享,所以资源就被浪费掉。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的方式,打破了电路交换的独占性,通信双方要交换的所有数据,我们把它称作“报文”。

这个报文不一定会沿着固定的一条链路传输,假设发送方A和接收方B之间有3条链路,A发出去的报文,可能会走第一条路到达B,B给A的答复可能会走第三条路到达A,如果在同一时刻,C和D也在通信,C发送给D的报文走第二条路,D发给C的答复走第一条路回来,这都是有可能的。

另外,报文交换的方式,应用了存储转发的机制,发送方发出去的整个报文,先传送到一个相邻的节点,这个节点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这个相邻节点接收下报文后,存储下来,然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以此类推,一直到达最终接收方。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交换方式,以其效率高、灵活性好、可靠性好而被广泛应用。

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应用了存储转发的机制,数据不会沿着一条固定的链路进行传输。

那么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区别就是,传输的单位不一样。“报文”指的是,通信双方要交换的整个的数据,而“分组”是把这一整个的报文,分成好多数据段,在每一段的前面加上一些由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这就成为了一个个分组,或者成为一个个数据包。

形成一个个分组后,再结合存储转发的机制,效率就会更高,灵活性也更好。可以这样理解:当网络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转发节点,收到一个分组,自然比收到一整个报文要处理的时间短,这样就提高了效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张对比图,直观感受三种交换方式的特点:

随着后来的发展,分组交换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虚电路方式,一种是数据报方式。

我们先说数据报方式,这种方式下的各个分组,到达目的端可能会走不同的路径,给每个分组都编上序号,这些分组全部到达目的端之后,按照序号重组起来,还原出原来的数据。

难理解的是虚电路方式,可以把这种方式看作是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结合。在这种方式下,通信双方建立一条虚拟的连接,各个分组都是按编号顺序走同一条路到达目的端的,这样的话,全部分组到达目的端之后,不用进行重组,因为都是按序到达的

但是,虚电路方式具有电路方式的独占性吗?这个是没有的,它不具有独占性,其他的数据也可以同时走这一路径。举个例子,小明同学从家到学校,只有一条路可走,小明每天走这条路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但是这条路被小明独占了吗,这是不能的,这条路不只是小明可以走,大家都是可以走的。

这一节学习的内容就到这里,简单介绍了三种不同的交换方式,以及数据报和虚电路。下一节内容开始,我们将学习数据通信基础的知识,为学习TCP/IP的物理层打下基础。


参考教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七版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