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分段中的硬件支持
1.段表机制:
●基本作用:地址转换
●增加段表字段,供程序在换入换出时参考
存取方式:标识存取属性只执行、只读或允许读/写
访问字段A:记录该段被访问的频繁程度
修改位M:该段在进入内存后是否被修改过
存在位P:指示本段是否调入内存。
增补位:表示本段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做过动态增长
外存始址:本段在外存中的起始地址,即起始盘块号
2.缺页中断机构
3.地址变换机构
分段的共享与保护
1.共享段表
所有共享段均在共享段表中对应的一个表项
2.共享段的分配与回收:
(1)共享段的分配
●对第一个请求使用该共享段的进程:
由系统为该共享段分配一物理区,并将共享段调入;
将该区始址填入请求进程的段表的相应项中;
在共享段表中增加一表项,填写有关数据,并置count值为1。
●对其他调用该共享段的进程:
在调用进程的段表中增加一表项,
填入该共享段的物理地址;
在共享段表的对应表项中填入调用进程的相关信息,并执行count=count+1
(2)共享段的回收
当进程不再需要共享段时:撤消共享段的表项;执行count=count-1。
仅当count=0时,由系统回收共享段的物理内存。
3.分段保护:
(1) 越界检查
比较:段号与段表长度、段内地址与段长;
若越界,则发出越界中断信号。
(2)存取控制检查
存取控制字段
只读、只执行、读/写
(3)环保护机构:低编号的环具有高优先权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5-16 12:56:39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