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柯南》中的“IoT恐袭”

本文解析《名侦探柯南》第22部剧场版中IoT恐袭情节,探讨电饭煲炸弹、智能设备异常与卫星操控的科幻设定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以及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警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名侦探柯南》中的“IoT恐袭”

《名侦探柯南》是贯穿我童年的回忆,连载到现在,它早已不仅仅是一部侦探漫画,而是演化成一部集推理,犯罪,都市,爱情,警匪,谍战等元素于一身的大作。当然在柯南中也有不少的黑科技和科学知识。这篇就来介绍柯南第22部剧场版《零的执行人》中的“IoT恐袭”。
图:零的执行人

柯南里的IoT恐袭什么样子?

一个电饭煲居然成为可以引爆国际会议中心的炸弹,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智能联网设备都接二连三的发生异常引燃或者爆炸,同样还有装载车联网的汽车也发生故障,城市交通瘫痪,公安系统整体断电,城市一度混乱,宛如末日来临。警察和公安也完全摸不着头脑,不过这对我名柯来说,都是小场面,一边玩着滑板一边就破解了其手法:“IoT恐袭,犯人只能让那些可以访问网络的设备失去控制,所以只要切断网络连接,就能控制事态了。国际会议中心爆炸现场发现的那个压力煲就是物联网电器,犯人通过网络操纵煤气栓让现场充满煤气,然后用物联网压力煲作为起爆物,造成了会场的爆炸。”图:柯南滑板推理案情
在最后犯人通过网络入侵美航局劫持了天鹅号卫星,使天鹅号样本返回舱降落地点发生严重偏差,最终降落在警视厅。当然这还是难不倒我死神小学生,用炸弹+足球硬生生改变了降落地。可能有些离谱,不过相信大家也都明白,毕竟是柯南的剧场版,不整个大爆炸什么的渲染下氛围,在借机让柯南装个逼,怎么对得起那几十亿的票房?

闪开,我柯南要开挂了
这部剧场版最让喷的最多就是“足球射卫星”这一幕了,不过如果认真看地话,会发现那根本不是卫星,是样本返回舱,卫星无法穿过大气层,导致样本舱偏离轨道的不是足球的撞击而是烟花足球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这样就“柯学”多了。

样本舱

那么用手机就能入侵卫星并造成这样的后果,在现实生活中可行吗?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是吓一跳啊!卫星互联网安全问题其实是挺严重的,网上之类的新闻也比比皆是。目前地球轨道上有超过1000课卫星在服役,而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卫星涌入太空,这尤其让网络安全专家们忧心忡忡。早在18年四月CSIS就层有过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世界有查过四成卫星有不同程度的隐患,其中大多数都有受到人为组织性国际的可能。其实在上个世纪末,就有黑客控制了美德的ROSATX射线卫星。他们通过侵入马里兰州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电脑来做。然后,黑客指示卫星将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对向太阳。这实际上炸了它的电池,使卫星毫无用处。这颗废弃的卫星最终在2011年坠毁回地球。黑客也可以持有卫星勒索赎金,就像1999年黑客控制了英国天网卫星一样。所以说按柯南里的劫持卫星是可以做到的,但通过个人的计算让样本返回舱按照自己的预定轨道降落还是不太现实的。
黑客可以关闭卫星,或者把它们变成武器

回归主题,柯南中“IoT恐袭”。

那么什么是物联网(IoT)?

物联网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以下两种说法:

  • 其中一种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全球第一台隐含物联网概念的设备是位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可乐贩卖机,他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可以在网络上检查库存,以确认还可以供应的饮料数量。

  • 但还有另一种说法:1991年英国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为了随时查看楼下咖啡壶的咖啡煮好了没,于是他们就编写了一套程序。他们利用计算机图像捕捉技术,在咖啡壶旁安装了一个便携式摄像机,以3帧/秒的速率传递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了解咖啡的情况,等咖啡煮好之后再下去拿。

不过现在去谈论这些可能已经没有意义了。

但可以确认的是物联网的具体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
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同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1

物联网的具体概念: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IoT)是一种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使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IoT恐袭1

一个电饭煲成为炸弹,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智能联网设备都接二连三的发生异常引燃或者爆炸。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这一类电器都属于智能家居领域,而现阶段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数据隐私。这也意味着,一旦将设备接入网络,无论用户做任何行为,都会被收集行为数据。如把一盏灯连接到亚马逊的音箱后,亚马逊将知道你每次开灯或关灯的时间。而电视机则会反馈播放的频道,智能锁则会反馈防盗门有没有上锁,等等。即便这类信息看似较为普通,但若能进行整合分析,便能掌握十分详细的用户生活数据。如为Parks Associates跟踪智能家居产品的布拉德·拉塞尔(Brad Russell)就表示,“这些公司可以根据用户的活动模式了解一个家庭”。目前,已有一些设备制造商表示反对,但目前来看影响较弱,而亚马逊和谷歌发布的公共指南也未限制其了解用户设备使用习惯等信息。虽然亚马逊和谷歌表示收集数据是为了让人们更便捷地管理他们的家庭电子产品,但这同样也会被黑客利用。而像以往针对电脑等设备的黑客攻击,如勒索病毒也同样可以蔓延到电视等终端设备上。如17年的勒索病毒,于电脑病毒一样,显示屏唯一显示的界面是支付一定金额来挽救你的设备。好在当时的病毒利用的只是早期系统漏洞,只有极少数品牌的智能设备才中招。但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但像电饭煲、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等设备变为炸弹这明显不现实。要想实现爆炸,就只有其负荷过载,造成内部器件故障或电源起火,不过这样的事故怎么看也都是劣质冒牌设备的质量问题才会导致。现在的智能家居再怎么样也不会用网络来控制其功率。(理论上完全行不通)再有就是手机爆炸,这更不大现实了,除非你的手机是三星Galaxy Note7。

IoT恐袭2

在影片中有这样一幕,街上的汽车失去控制,突发故障,紧急制动,整条街上的车辆瘫痪,连环相撞,在这种情况下,我名柯就是名柯,还不忘耍个帅,展示一段滑板技术。柯南滑板

随着近些年来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快速兴起,给人们未来生活带来了无限遐想,但随着暴露的安全问题也十分严重,其中一个核心挑战就是网络安全。想象一下汽车被不法分子控制并当做攻击武器的后果。这可并不是理论上的风险。在2011年的全球安全大会上,一位安全研究员就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远程劫持汽车报警系统来解锁车门和改动引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16 年,一群来自腾讯科恩实验室的白帽黑客正式对外宣布成功入侵特斯拉汽车 ModelS 系统。不过想要做到《柯南》中那样的场景还是不太现实的,一方面,现阶段汽车的核心系统是纯机械结构.另一个面,车载场景的数据量和网络接触面比较有限。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无认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正在快速发展。换句话来说影片中的桥段 “理论上可行”,目前不现实,但不代表在未来的十几年或几十年仍然不现实。”


  1. 引用自百度百科
    推荐:物联网常见攻击汇总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冷凌爱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