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Wing 850. Dijkstra求最短路 II(堆优化dijkstra)

题目链接点击查看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 n 个点 m 条边的有向图,图中可能存在重边和自环,所有边权均为非负值。

请你求出 1 号点到 n 号点的最短距离,如果无法从 1 号点走到 n 号点,则输出 −1。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

第一行包含整数 n 和 m。
接下来 m 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 x,y,z,表示存在一条从点 x 到点 y 的有向边,边长为 z。

输出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 1 号点到 n 号点的最短距离。
如果路径不存在,则输出 −1。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

3 3
1 2 2
2 3 1
1 3 4

输出

3

题目分析

本题我们用堆优化版的dijkstra来解。堆优化版的dijkstra算法与SPFA算法的写法有些类似,但两者之间的算法思想不同。SPFA算法实质上是一种动态逼近法,用队列来实现,每次加入队列的点是松弛之后可以更新最短距离的点,每个点通过其前驱节点来更新到源点最短路,实现动态逼近,且SPFA算法中的st[i]状态数组标记的是i点是否在队列中。而堆优化版的dijkstra是通过堆来确定每一次遍历距离源点最短距离的点,将此点的st[i]赋值为true,意为此点为已经找到最短路径的点,其他部分与朴素dijkstra算法相同。

关于堆,其节点的数据类型为pair<int, int> 类型,第一个值为最短距离,第二个值为相应的点,且在此我们建立的是小根堆,堆顶元素为当前遍历层数下,距离源点最小距离的点(每一次遍历堆顶元素都是距离前一个点的最短距离,贪心叠加即为距离源点的最短距离)。我们先将{0,1}入队,作为heap的初始化,1为图的源点,0是1到1的距离。然后对heap进行遍历,每一次取出堆顶元素t,然后遍历与堆顶元素所对应的点t.second有直接边相连的所有点(在此图我们用邻接表来存储,即为遍历以t.second为头结点的邻接表),然后我们判断每一个与其相连的点是否可以通过t.second为中间点进行松弛操作,来缩短与源点的距离,如可以,我们将这个点,和松弛之后的最短距离压入堆中。由此可见,堆中维护的是可能为最短路的点和相应的最短路径,且由于是pair<int, int> 类型,heap首先按照第一关键字进行排序,其次在按照第二关键字进行排序,因此堆顶的点一定是最小距离的点,若是每个点在堆中存有多个路径(即第一关键字不同,第二关键字相同),每一点对应的第一个元素下的距离即为当前遍历层数下此点距离源点的最短距离(如不是堆顶元素则不一定是最终的最短距离,是相应遍历层数下的最短距离)。详见如下代码。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queue>
#include<functional>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pair<int, int> PII;
const int N = 1e5 + 5e4 + 7;
int h[N], e[N], ne[N], cur;
int w[N];
int dist[N];
bool st[N];
int n, m;
void add(int v1, int v2, int c) {
	w[cur] = c;
	e[cur] = v2;
	ne[cur] = h[v1];
	h[v1] = cur ++ ;
} 
int dijkstra() {
	memset(dist, 0x3f, sizeof(dist));
	dist[1] = 0;
	priority_queue <PII, vector<PII>, greater<PII>> heap;//priority_queue<Type, Container, Functional>Type是比较类型,Container是容器类型,Funcitonal是比较方式 
	heap.push({0, 1});//heap在此是小根堆 维护最短距离 
	while (heap.size()) {
		PII k = heap.top();
		heap.pop();
		int v = k.second, distance = k.first;
		if (st[v]) continue;
		st[v] = true;
		for (int i = h[v]; i != -1; i = ne[i]) {
			int j = e[i];
			if (dist[j] > distance + w[i]) {
				dist[j] = distance + w[i];
				heap.push({dist[j], j});
			}
		}
	}
	if (dist[n] == 0x3f3f3f3f) return -1;
	else return dist[n]; 
}
int main() {
	memset(h, -1, sizeof(h));
	cin >> n >> m;
	while (m -- ) {
		int v1, v2, w;
		cin >> v1 >> v2 >> w;
		add(v1, v2, w);
	}
	cout << dijkstra() << endl;
	return 0;
}


在此我们给出堆优化版的dijkstra的模板

时间复杂度 O(mlogn), n 表示点数, m 表示边数, 适用于稀疏图
ypedef pair<int, int> PII;

int n;      // 点的数量
int h[N], w[N], e[N], ne[N], idx;       // 邻接表存储所有边
int dist[N];        // 存储所有点到1号点的距离
bool st[N];     // 存储每个点的最短距离是否已确定

// 求1号点到n号点的最短距离,如果不存在,则返回-1
int dijkstra()
{
    memset(dist, 0x3f, sizeof dist);
    dist[1] = 0;
    priority_queue<PII, vector<PII>, greater<PII>> heap;
    heap.push({0, 1});      // first存储距离,second存储节点编号

    while (heap.size())
    {
        auto t = heap.top();
        heap.pop();

        int ver = t.second, distance = t.first;

        if (st[ver]) continue;
        st[ver] = true;

        for (int i = h[ver]; i != -1; i = ne[i])
        {
            int j = e[i];
            if (dist[j] > distance + w[i])
            {
                dist[j] = distance + w[i];
                heap.push({dist[j], j});
            }
        }
    }

    if (dist[n] == 0x3f3f3f3f) return -1;
    return dist[n];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
Dijkstra算法单源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逐步扩展生成最短路径集合,最终得到源点到所有其它点的最短路径。 以下是C++实现: ```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 // 定义正无穷 struct Edge { int to, w; Edge(int to, int w) : to(to), w(w) {} }; vector<Edge> G[100010]; // 邻接表存图 int dist[100010]; // 存储最短路径长度 bool vis[100010]; // 标记是否已经确定最短路径 void dijkstra(int s) { memset(dist, INF, sizeof(dist)); // 初始化距离为正无穷 memset(vis, false, sizeof(vis)); // 初始化标记为未确定最短路径 dist[s] = 0; // 源点到自己的距离为0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greater<pair<int, int>>> q; // 小根 q.push(make_pair(0, s)); // 将源点入队 while(!q.empty()) { int u = q.top().second; // 取出当前距离最小的点 q.pop(); if(vis[u]) continue; // 如果已经确定最短路径,直接跳过 vis[u] = true; // 标记为已确定最短路径 for(auto e : G[u]) { // 遍历所有相邻的点 int v = e.to; int w = e.w; if(dist[v] > dist[u] + w) { // 如果当前路径更优 dist[v] = dist[u] + w; // 更新最短路径距离 q.push(make_pair(dist[v], v)); // 将该点加入小根 } } } } int main() { int n, m, s; cin >> n >> m >> s; for(int i = 0; i < m; i++) { int u, v, w; cin >> u >> v >> w; G[u].push_back(Edge(v, w)); } dijkstra(s); for(int i = 1; i <= n; i++) { if(dist[i] == INF) cout << "INF" << endl; // 如果不连通,输出INF else cout << dist[i] << endl; } return 0; } ``` 输入格式:第一行输入三个整数n,m,s,表示图的点数、边数和源点编号。接下来m行每行三个整数u,v,w,表示一条从u到v的有向边,边权为w。 输出格式:输出n行,每行一个整数,表示源点到每个点的最短路径长度。若不连通,则输出INF。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在森林中麋了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