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范式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库设计中的范式理论,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阐述了各个范式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消除数据冗余和依赖关系,旨在帮助理解如何构建高效、规范的关系型数据库。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范式

概念:设计关系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

要遵循后面的范式,就必须先遵循前面所有的范式要求。

分类:

  • 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
  • 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非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候选码(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 几个概念
      • 函数依赖:A–>B,如果通过A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确定唯一B属性的值。则称A依赖与B。例如:学号 —> 姓名 (学号,课程名称) —> 分数
      • 完全函数依赖:A—>B,如果A是一个属性组,则B属性值的确定需要依赖A属性组中所有的属性值。例如:(学号,课程名称) —> 分数
      • 部分函数依赖:A—>B,如果A是一个属性组,则B属性值的确定只需要依赖A属性组中部分的属性值。例如:(学号,课程名称 )—> 姓名
      • 传递函数依赖:A–>B, B–>C,如果通过A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确定唯一B属性的值,在通过B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唯一确定C属性的值。例如:学号–>姓名–>分数
      • 码:如果在一张表中,一个属性或属性组被其他所有属性完全依赖,则称这属性或属性组为该表的
        • 主属性:码属性组中的所有属性
        • 非主属性:除过码属性组的属性
  • 第三范式(3NF):在2NF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在2NF基础上消除传递依赖)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