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器件正常工作时都需要一定的开启电压,偏置电路就是为其提供电压或电流的电路。
偏置电路的最高形式是基准电路,要求PVT稳定,能够抑制工艺漂移、电源电压变化和温度波动对电路性能退化带来的影响;通常的偏置电路只要求PV稳定。
偏置电路属于静态DC电路,依靠环路AC控制。
偏置电路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
①.静态工作点的缺点:至少静态电流应与Vdd无关;
②.支路电路的电源抑制比:这是交流阻抗分压的交流小信号问题,使用cascode调解控制,降低电源噪声对偏置电路的影响;
③.最后就是各支路电路的线性匹配match问题,
基本的偏置电路
1.单支路偏置
如下图所示,单支路偏置电路。
其中图 (a)通过两个线性电阻分压产生偏置电压 Vb,图 (b)通过线性电阻与 MOS 二极管串联分压产生偏置电压 Vb, 图 (c)通过两个 MOS 二极管串联分压产生偏置电压 Vb。 这 3 种结构的共同缺点是 Q 点不稳, 支路电流和偏置电压受电源电压影响大,电源抑制比较差。 图 (b)因有稳压源, 性能有所改善, 但功耗或面积偏大。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偏置电路的稳定性,提高电路的PSRR呢?若假设上下串联的元件交流阻抗分别为 r1 和 r2,则:
由上两式可知, 要使 Q 点稳定, 需要 r2=0, r1趋于∞, 即电流源(内阻无穷大)与电压源(内阻为零)串联。图 (d)就是采用电流源与 MOS 二极管(电压源)分压来稳定 Q 点, 该结构能有效提高支路的PSR 噪声抑制能力。
但图 (d)中的单支路恒流源无法实现, 需相互配合的两支路, 确保单支路假设的工作条件成立, 一支路恒压源偏置另一支路恒流源, 两支路的恒压源与恒流源在对角线位置, 构成 CM 互偏。
2.两路偏置电路
2.1 线性电流镜和非线性电流镜
线性电流镜如下图所示:
两电流之间的传输比及电流传递曲线如下,是为线性传递;
将两个线性电流镜互相偏置无法得到稳定的电路状态,没有确定的电流解,因此为构成偏置电路需引入非线性电流镜。
下面介绍非线性电流镜:
图(a)所示为单调型非线性电流镜,电路启动时,电阻上的压降很小,可以忽略,此时Iout=NIin,电流传递函数曲线斜率为N;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大,电阻R上的压降也会增大,输出电流会增大,但R上压降的增加会使得VGS2增大量降低,曲线得斜率会变小,产生非线性。非线性产生得根源就是电阻上有压差引起两管的VGS不同。
图(a)所示为峰值型非线性电流镜,电路启动时, 电阻上压降可忽略, 此时 Iout = NIin 。 随着电流增大, VGS1 增大, 电阻 R 上的电压也增大, 但 VGS1 没有 R 上的电压增大的快, 故VGS2 会减小, Iout会减小。
由线性电流镜+非线性电流镜即可得到稳定的工作点,唯一的电流解,可以设计偏置电路。
2.2
VGS/R两路自偏置电路
图(a)为单调型两路自偏置电路,图(b)为峰值型两路自偏置电路。两者都是通过V-I I-V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循环自偏置,但电路能够稳定的前提是引入了电阻R构成NL CM,与L CM一同确定静态工作点。
下面分析其环路稳定性,对于图(a),先求偏置电流:
环路增益:
环路正反馈增益小于1,环路稳定。
同理,对于图(b)有:
x-y点的增益为:
x点的等效阻抗为:
环路增益为:
环路正反馈增益小于1,环路稳定。
2.3 使用Cascode结构的偏置电路
将线性电流镜改成Cascode,不改变电流的传输比,也不改变环路电压增益,但能够提高电路的PSRR以及电流匹配精度。
2.4
VBE/R偏置电路
在 CMOS 的 N 阱工艺下, 利用寄生 pnp 管可以真正实现 VBE / R偏置电路,如下图所示:
该电路结构M3和M4管的源极电位相同,电路的偏置电流为:
环路增益恒<1,电路能够稳定。
2.5 VGS/R型偏置电路
如下图所示,其中 M4 必不可少, M4 的存在使得 M1 漏端向下看是个低阻, 同时 M4 漏端向下看是一个 Regulated Cascode 的高阻, 提高了自偏置电路的 PSR。VGS/R比VGS/R有更好的PSRR!
该结构环路增益<1,能够维持稳定。但还可以加以改进,可在M1漏端和M3漏端加一个电阻,目的是把M3的D端电压往下压一压,保持M3处于饱和区工作就行,同时也能提高电路的匹配性,这个电阻可以用MOS管来代替,如下图:
其环路增益为:
2.6 两种常见的偏置电路对比
Wilson与Cascode偏置电路:
两者DC性能相同,AC性能相当;但其均不适用于低压场合,为了得到适用于低压场合且其电源抑制能力较强的偏置电路,下面介绍一种三支路偏置电路。
3.三支路偏置电路
在传统两支路电路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支路如图所示,该支路的增加使得电路的PSRR得到了显著提高,该电路中存在的负反馈环路(图中蓝色虚线所示)增益大于正反馈环路增益,因此该设计电路也稳定。
由MN3、MP3、MP1、MP2、MN2构成的负反馈电路的环路增益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假设电路中晶体管均工作在饱和区,MN1和MN3的尺寸相同,MN2管的尺寸是MN1的2倍或者K倍,MP1、MP2、MP3管的尺寸相同。
由gmn1、gmn2、gmn3相等,gmp2和gmp3相等,所以上式可以化为下式,从该式可以看出MN1晶体管的跨导与导通电阻对环路增益的影响情况。
由MN1、MN3、MP1、MP3构成的正反馈环路增益为:
显然, AV01 >AV02即负反馈大于正反馈,系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