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发表了主题为《应用来了》的演讲。
百度地图也为大家带来了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智能体公开课,由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技术架构师江畅分享《地图智能体:导航出行领域的AI应用实践指南》。

地图智能体在技术上是怎么实现的?
01 技术实现路径
百度地图智能体的发布得益于长期技术投资所带来的技术积累红利,依托国内领先的大模型文心一言,拥有学习海量出行信息,洞悉用户交通偏好,并且与业界美团、携程等主流应用广泛合作,内容供给极致丰富。
具体而言,百度地图智能体在理解和规划上,实现了高度口语化用户输入的意图识别,具备多轮理解及反思修复能力,支持模型的长期和短期记忆,包括用户画像和会话信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同时,百度地图不断构建基于海量数据的知识库和工具集合,以支持需求理解和执行动作。

02 技术架构两大关键环节
一、意图理解
首先是模型选择。永恒的话题是模型尺寸和推理性能的权衡,大尺寸模型,效果好,但推理速度慢,成本也贵,更小尺寸的模型,可以扛住更大的流量,但效果可能没那么好。实际工程架构上,采用混合模型,简单的输入,尽量让小尺寸的模型承接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8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