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OTA升级看这一篇就够了

  • OTA 全称 Over-the-Air Technology,这种在线升级,无需刷机升级的方式,叫做OTA升级,OTA升级可以借助Wifi无线网络或者手机移动网络完成升级,相当于借助空中无线网络完成升级;
  • 项目中需要OTA的功能,因此有了此文,参考下Android的OTA实现机制,可以看到Android的OTA机制随着版本升级也发生了变化了,下面对此进行了总结

非 A/B 系统更新

先看下Android传统的分区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bootloader:设备启动后,会先进入bootloader程序,这里会通过判断开机时的按键组合(也会有一些其他判断条件,暂不赘述)选择启动到哪种模式,这里主要有Android系统、recovery模式、fastboot模式等。
  • boot:包含有Android系统的kernel和ramdisk。如果bootloader选择启动Android系统,则会引导启动此分区的kernel并加载ramdisk,完成内核启动。
  • misc:主要用于Android系统和bootloader通信,使Android系统能够重启进入recovery系统并执行相应操作。
  • system:包含有Android系统的可执行程序、库、系统服务和app等。内核启动后,会运行第一个用户态进程init,其会依据init.rc文件中的规则启动Android系统组件,这些系统组件就在system分区中。将Android系统组件启动完成后,最后会启动系统app —— launcher桌面,至此完成Android系统启动。
  • vendor:包含有厂商私有的可执行程序、库、系统服务和app等。可以将此分区看做是system分区的补充,厂商定制ROM的一些功能都可以放在此分区。
  • userdata:用户存储空间。一般新买来的手机此分区几乎是空的,用户安装的app以及用户数据都是存放在此分区中。用户通过系统文件管理器访问到的手机存储(sdcard)即此分区的一部分
  • recovery:包含recovery系统的kernel和ramdisk。如果bootloader选择启动recovery模式,则会引导启动此分区的kernel并加载ramdisk,并启动其中的init继而启动recovery程序,至此可以操作recovery模式功能(主要包括OTA升级、双清等)。
  • cache:主要用于缓存系统升级OTA包等。双清就是指对userdata分区和cache分区的清理。

升级过程

  • Android系统收到服务端下发的OTA推送,将OTA包下载至cache分区。
  • OTA包下载完成后,将向misc分区写入指令,表明下次启动时进入recovery模式并使用该OTA包进行升级。
  • 重启手机。
  • 重启后最先进入bootloader,bootloader会先判断按键组合、电源寄存器等,随后会读取misc分区的内容并解析。由于步骤2中已经向misc分区写入了指令,此处bootloader读取指令后会引导启动recovery系统。
  • 进入recovery,读取cache分区中的OTA包,并解析其中的升级脚本,按照其指令对系统各个分区进行升级
  • recovery会清除misc分区
  • 重启手机
  • 重启后最先进入bootloader,判断按键组合、电源寄存器、misc分区内容等,默认情况会启动Android系统,此时已经是OTA升级后的新版本系统

缺点

  • 升级下载的OTA包占用cache分区空间
  • 升级失败无法恢复回旧系统

A/B系统更新

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在Android O之后,Google引入了一种新的分区结构,称为A/B分区,与之对应,传统分区结构被称为non-A/B分区。

A/B分区结构,顾名思义,将系统分区分成了A和B两个槽(slot),手机启动时会选择A槽或者B槽启动,运行过程中仅使用当前槽位的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用A/B分区结构,能够实现无缝升级。例如用户正在运行A槽,此时收到OTA推送,则系统会一边从服务端获取OTA数据,一边直接写入待升级的槽,不需要临时存储OTA包的空间,因此不再需要在cache或userdata分区预留足够空间。当B槽系统升级完成,用户会收到重启提示,此时重启手机将自动切换到B槽的新版本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ootloader为了判断一个系统(slot)是否为可以启动的状态,Google定义了A/B槽的几种标识:

  • bootable:标识该槽的系统是否可以启动。
  • successful:标识该槽的系统是否成功启动过,仅当该槽系统能够启动、运行、进行OTA升级时,才会从用户态标记该槽为successful。
  • active:标识该槽是否是当前运行的系统,两个槽中只有一个能标记为activ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缺点

  • 系统所需的存储空间比非A/B OTA所需的更多,因为A/B系统的分区boot. system, vendor等都作了两套分区

虚拟A/B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Android在后面新增了虚拟A/B系统更新;

  • 对于AB分区,就是传统的备份,也就是system_b就是system_a的副本;而对于virtualAB,用的就是写时复制快照技术,所以这些动态分区无需AB,有修改就创建快照,下次启动如果成功,就说明对于分区的修改没有问题,就将快照和原本的base合并,作为最新的base
  • virtualAB备份的不是副本,而是快照。节省空间。

动态分区

动态分区解决的是各个分区映像不再需要预留空间。借助动态分区,供应商无需担心各个分区(例如 system、vendor 和product)的大小。取而代之的是,设备会分配一个super 分区,其中的子分区可动态调整大小。

动态分区是使用Linux内核中的dm-linear device-mapper模块实现的。在Android Q上,对system分区的访问被驱动拦截并转发为对super分区某个区域的访问。类似于做一个映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napshot

比如,我有一串数据“ABCDEF”,存储的地址是从0x0到0x5,备份就是我找一块空间0x7到0x12,我把数据完全的拷贝到这块空间,从这里看备份的缺点很明显,如果数据比较大,但改动又不多或者集中在某个区域,就很占用空间,而且比如我就1000位数据我常改其中50位的数据,你就都备份,那有浪费了950位数据的额空间。而快照技术并不备份所有数据,我只记录上次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写操作的时间点和改动的数据(不是全部数据),这样我要记录的数据比起把数据全部备份就少的多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快照里的一种实现方式就是写时复制;就是比如我要把“ABCDEF”这串数据(存储的地址是从0x0到0x5)改为“ABCMEF”,只把其中的D改为M,就是我先把元数据读出来(从0x3读出D),然后把D改成M,然后改动的数据写在另一个位置(快照),然后再把改动的数据写到元数据处(0x3)

流程

  • 先创建system_b_base,对应映射到system_a;
  • 创建sytem_cow(copy-on-wirte 写时复制)(可能由超级分区中的空闲块组成,也可能是/data上分配的块上的循环设备,或者两者都有)
  • base和cow统一组成一个快照
  • 当设备在应用更新后重新引导时,发现有快照,系统就从快照上进行挂载,直到成功引导。从快照挂载成功后,把base和快照的内容合并。这样就可以删除快照设备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

如果想要成为架构师或想突破20~30K薪资范畴,那就不要局限在编码,业务,要会选型、扩展,提升编程思维。此外,良好的职业规划也很重要,学习的习惯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能持之以恒,任何不能坚持落实的计划都是空谈。

如果你没有方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套由阿里高级架构师编写的《Android八大模块进阶笔记》,帮大家将杂乱、零散、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体系化的整理,让大家系统而高效地掌握Android开发的各个知识点。
img
相对于我们平时看的碎片化内容,这份笔记的知识点更系统化,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是严格按照知识体系编排的。

欢迎大家一键三连支持,若需要文中资料,直接扫描文末CSDN官方认证微信卡片免费领取↓↓↓(文末还有ChatGPT机器人小福利哦,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PS:群里还设有ChatGPT机器人,可以解答大家在工作上或者是技术上的问题
图片

  • 20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ndroid OTA升级是指通过无线网络对Android设备进行系统更新的过程。它通常涉及到制作升级包、写入设备分区以及设备的重启等步骤。具体流程如下: 1. 制作升级包:OTA升级的第一步是制作升级包,通常是一个zip文件,包含了系统更新所需的文件和脚本。这个升级包可以通过自动生成或手动创建。 2. 写入设备分区:一旦升级包制作完成,设备将会下载升级包并将其写入特定的设备分区,如系统分区。这将覆盖旧的系统文件并安装新的系统组件。 3. 设备重启:升级包写入完成后,设备会被重启以使新的系统生效。在设备重启期间,系统将会执行必要的操作来确保升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至于Recovery模式下的升级操作的具体过程,需要查看具体的设备和系统版本。一般来说,Recovery模式下的升级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进入Recovery模式:设备需要先进入Recovery模式,这通常需要按下特定的组合键或运行特定的命令。 2. 选择升级选项:在Recovery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设备的物理按键或触摸屏来选择升级选项。这通常是通过菜单或界面上的选项进行的。 3. 选择升级包:一旦选择了升级选项,用户可以通过Recovery界面来浏览设备中可用的升级包。用户需要选择合适的升级包进行安装。 4. 执行升级:一旦选择了升级包,用户需要确认并执行升级操作。系统将会自动开始升级过程,包括写入升级包和重启设备等步骤。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