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学习MOS管
前言
在数字电路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会常常遇到MOS管这个小东西,在芯片级的IC电路中MOS管也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板极电路中,我们也常常会用到MOS管来达到想要的功能。所以,对MOS管特性,功能的学习也显得相当重要。
一、源级(S)、栅极(G)、漏极(D)三个级怎么判定
二、N沟道与P沟道的判定
也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记忆:
Negative:消极的内向的,所以箭头很内向的往内
Positive:积极的外向的,所以箭头很外向的往外
三、寄生二极管的方向如何判定
有一个更形象的判断方法,那就是,寄生二极管的方向与箭头那根线的方向保持一致。
四、MOS管作为开关的时候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
低电平的那一方永远是输出端,高电平的那一方永远是输入端。
电流流向永远是从输入端流向输出端。
Q:那推挽输出的时候,底下那个NMOS的接地的S居然是输出端?难道不正是它使得输出变为地的吗,从因果上讲不是它是输入吗?
A:是的,所以NMOS导通时,输出端的电流会从NMOS的D极流到S极也就是流进GND里,在这个场景下,S可以说是电流的输出端,这就是所谓灌电流;当PMOS导通时,D端流向S端流出去,所以这就是拉电流。
五、MOS管的导通条件及常用用法
通过NMOS和PMOS管导通时的电流方向可以看得出来:(电流从高电位往低电位流)
1、NMOS一般S极接低电平(常接GND),且栅极是高电平导通,VG-VS>Vt(Vt>0)为导通条件,栅极低电平断开,一般控制与地之间的导通(S极接GND)。
2、PMOS一般S极是接高电平(常接VDD),且栅极是低电平导通,VG-VS<-Vt(Vt>0)为导通条件,栅极高电平断开,一般控制与电源之间的导通(S极接VDD)
六、寄生二极管的存在与作用
这个寄生二极管是MOS管工艺必然产生的。且正常导通状态下,电流方向一定与二极管方向相反,因为如果二极管正常不能阻断电流,那用栅极去控制通断就没有意义了,电流 从二极管那里就可以流通了。栅极G在给定正确的电压之后,就相当于桥梁,连接了D端与S端。
寄生二极管的作用:
①防止在VDD过压的情况下,烧坏MOS管,因为在过呀对MOS管造成损害之前,二极管先反向击穿,将大电流直接到地,从而避免MOS管被烧坏。
②MOS管接反时,二极管导通,避免烧坏MOS管。也可以在电路有反向感生电压时,为反向感生电压提供通路,避免反向感生电压击穿MOS管。
七、MOS管栅极的串联电阻
我们知道,MOSFET器件是电压控制器件,与双极性三极管不同的是,MOSFET管的导通只需要控制栅极的电压即可,不需要栅极电流。所以理论上,MOS管工作室栅极上无需串联任何电阻。
从一方面,考虑到MOS管栅极存在的寄生电容,为了加快MOS管导通和截止的速度,降低MOS管在导通和截止过程中的损耗,它的栅极上的等效电阻应该越小越好。栅极串联的这个电阻存在会延长MOS导通和截止的时间,增加无谓的损耗。
从另一方面,为了防止MOSFET开关过程中产生震荡波形,这不仅会增加MOSFET开关损耗,如果震荡过大,还会引起MOS管被击穿,我们需要在栅极串联一个电阻。
下图是在英飞凌半导体工作给出的功率MOS管栅极串联电阻对于消除开关震荡所起到的真正作用。
在功率MOS管的驱动电路回路中,会存在着各种分布电感Lp,他们与MOSFET的Cgd, Cge会形成谐振电路。它们会对开关驱动信号中的高频谐波分量产生谐振,近而引起功率管输出电压的波动。在MOS管的栅极串联电阻RG,可以增大MOS管驱动回路中的损耗,降低谐振回路的Q值,使得电感,电容谐振现象尽快衰减。
所以,在MOS管栅极上所串联的电阻需要根据具体的MOS管和电路分布杂散电感来确定,如果它的取值小了,就会引起输出振铃,如果大了就会增加MOS管的开关过渡时间,从而增加功耗。这其中存在一个最佳串联电阻RG,使得驱动回路恰好处在临界阻尼状态,此时MOS管驱动信号处在小的震荡和快速开关状态的折中。因此,RG应该与MOSFET驱动回路的分布电感和它的杂散电容有关。因此它不是一个固定值,需要根据实验来确定。有说法是可以选择4.7欧姆至100欧姆的数值,具体数值根据实际PCB布线,使用的MOS管Qg,Cgd参数,MOS驱动电路类型来综合决定。以不出现开关振铃,又尽量缩短开关时间为佳。
在我们实验室的一次电路评审中,导师提出一个改进,让设计者把一个mos管的栅极电阻从100Ω改成1kΩ,说出于限流的考虑,防止大电流流入栅极烧坏mos管,真的需要限流吗?
八、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阻
在MOS管应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栅极G与源极S也会并联一个电阻,起到什么作用呢?
①提供偏置电压,通过R3与R4分压得到偏置电压,这个很好理解。
②起到泄放电阻的作用,保护栅极G与源极S:我们知道MOS管的G-S间的阻抗是很大的,这样 只要当G-S脚有少量的静电,有一点的电流流过,G-S极间的等效电容两端就会产生很高的电压,因为大阻抗再乘以电流就会有一个很大的电压,如果不快速地将这些ESD静电泄放掉,在结电容Cgs两端产生的高压就有可能使MOS管产生误动作,甚至有可能把管子的G-S极击穿,所以在栅极(G) 与 源极(S)之间加这个电阻,主要是把ESD静电泄放掉,从而起到保护这个MOS管的作用。
案例分析:
这个电路是一个图腾柱的推挽电路,作用是加速MOS管快速导通和关断。我们知道MOS管有一个米勒效应,为避免管子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米勒平台上,所以我们要加速MOS管的导通与关断时间,从而减少开关的损耗。Q3、Q4是轮流导通的,MOS管的G极在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状态,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关闭电源,MOS管的栅极就可能有有两种情况发生:
第一种情况是,断电时栅源极刚好在放电状态,结电容Cgs没有电荷存储了,刚好电放完了;
另一种情况是,断电时栅源极(Vgs)刚好在充电状态,这时结电容Cgs它是有电荷的,并且电是充满的,如上图一所示。电源断开了,这时候Q1、Q2也都断开状态,都是没有电的。这个时候Vgs的电荷就没有释放的回路,这个电荷一直存在这里,并且能保持很长的一段时间,建立MOS管导通条件并没有消失,相当于关机的时候Vgs一直是有电压存在的。这样再次开机瞬间,由于激励信号还没有建立,而开机瞬间MOS管的漏极(D极)供电随机提供,在导电沟道的作用下,MOS管立刻产生不受控的巨大漏极(D极)电流Id,可能会引起MOS管烧坏,这种情况不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为了避免此现象的产生,所以在在MOS管的GS之前并接一颗泄放的电阻R4,如上图,关机后结电容Cgs存储的电压通过这个电阻R4对GND迅速释放。一般这个电阻的阻值不可以取太大,太大了放电就比较慢,为为保证电荷的迅速释放,一般取5K至数10K左右。
九、MOS管的那些事
MOS管中的氧化物O是的是SiO2,SiO2不导电,所以驱动极栅极G基本不走电流,所以MOS管是一个电压驱动型元件,且因此功耗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