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史纲部分的 4 - 6 章涵盖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具有关键意义。以下将对这些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梳理,方便同学们系统复习。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 - 1919)
- 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
-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通过《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如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等,不断掠夺中国的领土、主权和财富,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2。
- 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
- 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等主张,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意义与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内部矛盾等原因最终失败。
- 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 - 90 年代)
- 背景: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 内容与影响: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如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还建立了新式海军北洋水师等,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且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最终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2。
- 戊戌变法(1898 年)
-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主张变法图强,通过光绪皇帝进行了戊戌变法。
- 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如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等。
- 失败原因及意义:戊戌变法由于触动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抵制,变法仅持续了 103 天就失败了,史称 “百日维新”。但其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 1949)开端
- 五四运动(1919 年)
- 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 过程与意义:学生们首先发起罢课,随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进行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2。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 年)
- 条件: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党成立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 - 1927)
- 国共合作: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 北伐战争: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在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 1937)
-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 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起义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广州起义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之一。
- 红军长征:由于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抗日战争时期(1931 - 1945)
- 局部抗战: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东北抗日义勇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东北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 全面抗战: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等。
- 抗战胜利的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 解放战争时期(1945 - 1949)
- 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很快撕毁协定,发动内战。
- 解放战争进程: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随后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统治,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通过对史纲 4 - 6 章的学习,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以及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伟大牺牲。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同时结合其他科目如毛中特等进行综合复习,以更好地应对考研政治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