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核心网络技术总结(三)EPC网络的结构及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EPC网络的结构,包括eNodeB、MME、HSS、PCRF、SGW、PGW等关键网元,并通过类比解释其工作原理。还探讨了EPC网络的接口协议,如S1、S6a、S11等,以及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协议。此外,涵盖了附着、分离、切换等核心流程和EPC网络中的基本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核心网络技术总结(三)

EPC网络原理

  1. EPC网络结构及功能

EPC网络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网元:

eNodeB、MME、HSS、PCRF、SGW、PGW

我们可以拿坐火车的过程进行类比,我们把数据比作乘客,那么eNodeB就相当于火车站,数据从eNodeB上车。MME和HSS就相当于火车站的播报员和管理员,他们告诉你在哪个候车厅上车、车去哪里。当你知道去哪里候车后,要通过SGW上车,SGW就相当于检票口,过了这个口数据就从用户端到达了PGW(PDN网关)端口,相当于上了火车通过这里前往别的省份(去别的PDN网关), PGW带领你前往你想要的地方就相当于列车长,而PCRF则负责处理动态策略来管理这个过程,相当于调度员。

如图所示:

无线侧的主要网元eNodeB之间采用X2接口,这是一个自学习接口,在eNodeB上只需配置一个接口,它的对端就可以自动创建链路(相当于在每个eNodeB上都存在去往其他节点的动态路由)。

核心侧主要网元有:

MME、HSS、SGW、PGW、PCRF这几个,其中;MME与HSS之间的接口是S6a接口,HSS通过此接口向MME下发用户签约数据,MME与SGW之间是S11接口,SGW与PGW之间是S5接口,此接口可以是一个内部接口也可以是一个外部接口,如果是漫游的情况下我们称此接口为S8接口。PGW则通过SGi接口连接外网。

在此图中,黑色线与蓝色线分别表示控制面和用户面的接口,也就是信令流程与传输流程的区别。

在EPC网络中依据用户数量和网元数量SGW和PGW可以选择合设与分设两种模式,在合设模式下s5接口变成一个内部接口,在分设情况下,s5接口会变成一个外部接口。

在混合组网的情况下,CS网络负责语音业务,2G/3G/4G LTE网络网络提供数据转发业务,实现2G、3G的互操作。

 

漫游接入方式分为两种,他们所使用的VPLMN(拜访网络)HPLMN(本地网络)

  1. 归属网络的接入方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