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MSPA提取生态源地
1. 准备土地利用数据。①从global land30网站上下载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按照行政区掩膜提取研究区范围。②ArcGIS中将土地利用数据重分类为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其中,耕地、园地在同一字段;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在同一字段,其余地类不用处理,保留各自字段。
2. GIS中二值化处理。设置前景值为“2”,包括林地、草地、水域。背景值为“1”,包括耕地、园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重分类后命名为“reclass_land”。
3. 导出数据。【导出数据】-【坐标系属性选择数据框】-【8bit】-【nodata=0】(注:每一步一定要检查源属性是否为“8bit”,若最后导出数据不是,则需要镶嵌至新栅格,设定正确后导出数据,否则后续软件识别不到。)(注意该文件保存路径中不能包含中文,否则下步操作将会提醒不是geotiff格式的文件而不能打开)。
4. MSPA软件计算。导入上述数据(【File】-【ReadImage】-【GeoTiff】打开上一步中导出的栅格图像),在MSPA(guidos toolbox ‘GTB’3.0)中设置边缘宽度(EdgeWidth)为1或10(边缘宽度设置大了,桥接区和环岛更多了,核心区更少了,默认设置为1),其他保存原始设置即可,执行MSPA分析,点击菜单栏中的【Image Analysis】-【Pattern】-【Morphological】-【MSPA】,若是图层大小大于100MB的话就选择MSPA Tiling。导出文件。
5. 属性连接。①GIS符号系统中建立唯一值属性。②将MSPA的value值所代表含义在excel中处理好,并保存为“xls”格式,名称为“leixing”。③将MSPA导出文件导入GIS中,同时先在GIS属性表中添加name字段,再连接“leixing”表,并根据图例在符号系统中调整颜色。
6. 提出核心。按照GTBX使用手册可知,17或者117代表核心,重分类,将17、117设置为1,其余为0,输出“MSPA01fenlei”,选中“1”的几行数据,导出,名称为“yuadi_sg”,“nodata为0”,注意坐标系
7. 源地栅格转矢量。便于后续操作,输出“yuandi_SL”,取消“简化面”。
8. 筛选源地。把大于10km2的斑块提取出来,导出为“生态源地”。0
02景观连通性进一步筛选源地
1. 先安装Conefor_Inputs_10插件。在GIS中“自定义”添加后缀为“.dll”文件,点击工具上的“D”图标,如果报错,关掉GIS重开即可。
检查属性表ID字段是否从1开始,不是就添加字段“ID_1”,并计算数据面积。
2. 调出conefor的扩展插件,进行数据分析。“D”图标点击后,弹出ID Within Distance Parameters窗口,在Select Layers中选择要进行计算的斑块图层,在Select ID Field 中选择ID_1,在Select Attibute Field选择斑块的面积Shape_Area,Restrict analysis to features within spectified distance 中的距离可以查阅文献进行参考,这里参考的是2500,根据需要勾选Calculate from Feature Edges,output option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勾选,最后选择自己需要的路径,再点击OK运行即可。
3. 再打开conefor2.6软件,导入数据。输入插件输出的“Node file”和“Connetion file”数据,勾选“Partial”,选择“PC”和“IIC”值,“Distance threshold”和“distance”数值填写“2500”,设定斑块间距离等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扩散概率(probably)为0.5,勾选show deltas,点击“Run”运行即可。
4. 对运行结果进行保存,点击菜单栏中的results中的Node importance,保存为txt格式。查看计算结果,导入excel中,导出.csv格式的文件,在GIS中打开“生态源地”数据,连接该文件。
5. 筛选综合生态源地。首先剔除PC<1的,(PC越大再根据源地数量与研究筛选面积(这里源地太多,我重新选择了面积大于20km2),导出数据为(综合生态源地),具体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如果感觉软件计算有出入,可以自行调整。
关注我,一起学习呀。
欢迎留言或者私信我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