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前言
本人为24考研人,一开始想考中山大学,后来改为国防科技大学,最终总分390,因为一直有用博客做笔记的习惯,考后打算将考研期间的复习笔记无偿分享出来,因为之前在一些网站上买的资料太垃圾了,又贵又垃圾实在看不惯他们,还不如自己的笔记,买资料也建议看看有无直系学长总结的资料卖,就算要钱卖的也是干货和对学弟学妹的关心,我就很幸运遇到一个真心想帮学弟学妹在中大的学长
这个系列博客包含南信大大气物理学院,中山大学或国防科技大学0706大气科学研究生初试中超全知识点,三所学校所考内容参考书目相同,但考试题型不同,国防科技大学会考计算和推导,因此南信大、中大的考试内容是国防科大考试的子集,一篇顶三校考纲
各个知识点我会将重点标出以便大家复习,标了重点的一定要回参考书目中自己再弄懂一遍
文章内容大部分来自本人啃书得到,少部分来自购买资料,基本纯手敲
如果有疏漏和错误敬请在评论中指出,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湍流
湍流是一种流体运动的性质,它表现为流体中的无规律的、复杂的、随机的和混乱的运动。它是由于流体的速度和方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规则变化而产生的
湍流是一种非线性现象,它可以出现在各种尺度上,从微观的分子尺度到宏观的天气系统尺度。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河流、大气中的风、海洋中的潮汐和星际空间中的星云等。
湍流的特征包括:
- 随机性:湍流是非规律,不可预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非周期性的
- 扩散性:湍流会引起动量,热量,以及流动中的其他物质快速扩散
- 非线性:湍流是高度非线性的
- 涡旋性
- 耗散性
- 间歇性
- 多尺度性
二、雷诺数
R
e
=
U
L
ν
Re=\frac{UL}{\nu}
Re=νUL
U为速度尺度,L为与流动有关的特征长度(对于大气一般可取离地面高度),
n
u
nu
nu为运动学粘性系数
即惯性力和粘性力之比,粘性力越大越稳定,惯性力越大越不稳定
一般雷诺数<2000为层流,>为湍流
三、大气湍流的产生和维持(重点)
3.1 热力湍流
由于局部受热不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使空气的运动出现不规则变化,这种因素引起的湍流称为热力湍流
- 陆地上的地表性质分布很不均匀,各部分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均匀,容易产生对流泡,热泡上升过程中由于流动的不稳定性和夹卷作用,热泡会部分破碎为小尺度湍流
- 相比陆地,海洋的表面性质比较均匀,海洋的热力湍流比陆地弱很多
3.2 动力湍流
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
- 气层之间风向或风速存在差异(风切变),在这样两气层之间空气微团就会出现不规则变化
- 另一种是由于气流越过粗糙的下垫面,由于这里风速切变很大,涡度也大,流动不稳定,有利于湍流的形成,而湍流一旦形成便通过湍流切应力做功,将平均运动动能转化为湍流运动的动能,使湍流维持下去
3.3 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波
- 首先在稳定层结的界面上产生扰动
- 扰动不断增强,当振幅很大的时候会导致密度的倒置,即密度高的下层流体被抬升到密度低的上层流体上(即波谷位置和波峰有重合,就会有密度的倒置)
- 这种不稳定密度层结导致强烈的混合,即湍流过程
- 这种波不断长大,最后发生翻滚和破碎,这种破碎波称为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波
- 但这种波一旦形成,上下层混合加强,风切变就会随之减弱,流动又恢复到无湍流状态,如此往复
四、湍流与污染物扩散
烟团在三种不同尺度湍涡条件下的扩散:
-
湍涡小于烟团:烟团会慢慢长大,空间移动不明显
-
湍涡远大于烟团:烟团主要跟随大湍涡运动
-
两者尺度相当:烟团被撕裂变形,导致扩散剧烈
五、地面摩擦对风的影响(地转偏差)
-
地面摩擦力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大小与风速成正比
-
由于摩擦力使风减速,使得地转偏向力小于气压梯度力,会使得合力风向向低压方向偏转,因此当三力平衡的时候,合力偏向低压一侧
-
x和y方向的摩擦力分量为-Ku和-Kv(K为摩擦系数)
-
则水平运动方程为
f v − K u = 0 fv-Ku=0 fv−Ku=0
− f u − K v − 1 ρ ∂ p ∂ y -fu-Kv-\frac{1}{\rho}\frac{\partial p}{\partial y} −fu−Kv−ρ1∂y∂p -
该式可以解出u,v,将v/u定为等压线与风向夹角的tan值,即 tan α = u / v = K / f \tan \alpha = u/v=K/f tanα=u/v=K/f
-
可见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气流向低压一侧穿越等压线运动,其偏离的夹角与地面性质,风速,维度有关,风速越大交角越小
-
同时风速为 1 f 2 + K 2 ∣ ∂ p ρ ∂ y ∣ \frac{1}{\sqrt{f^2+K^2}}|\frac{\partial p}{\rho \partial y}| f2+K21∣ρ∂y∂p∣,小于对应的地转风的大小
-
由于使风向低压区吹,造成北半球使气旋辐合,反气旋辐散
六、边界层
通常从地面至1~1.5km这一层内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同等重要,这一层称为大气边界层
- 大气边界层是指大气层最底下的一个薄层
- 厚度约为几百米到3公里
- 是大气与下垫面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层次,受到分子粘性,湍流摩擦,辐射增温,水汽交换,物质扩散等各种交换作用和地形的影响
- 湍流应力是一个重要的因子
- 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尺度为1小时甚至更短
七、根据不同力相对大小的分层
7.1 贴地层
- 典型厚度小于1厘米
- 无湍流,分子粘性力更重要
- 温度垂直梯度很大,1mm温度变化可达10度
7.2 近地面层
高度:0-100m
主要特点:
- 动量、热量和水汽垂直通量随高度的变化与通量值本身相比很小,可以认为各通量近似为常值(注意这里说的是通量随高度的变化小,但不代表通量小)
- 各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比边界层的中层和上层要显著
- 大气运动尺度较小,地转偏向力随高度几乎不变,风向随高度几乎不变
- 其底部呈现明显的超绝热层结
7.3 Ekman层
- 1—1.5km
- 地转偏向力i和湍流粘性力相当,三力平衡,(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 物理量输送以垂直输送为主
八、夹卷层
- 夹卷层是混合层顶部的逆温层,静力稳定区
- 其形成是由于:热泡在混合层内持有的对流能量能让他向上超射一个短距离进入自由大气,这个超射现象称为对流贯穿;但在自由大气中对流泡的温度较低(why)具有负浮力,因此又会回到混合层内,并将部分热的自由大气向下夹卷进入混合层,从而形成夹卷逆温
九、按热力学性质分层
- 不稳定边界层:由于地面加热大气,大气出现不稳定层结形成
- 中性边界层:整个低层大气自下而上保持中性层结,浮力对湍流运动的贡献非常微弱
- 稳定边界层:往往伴随地面辐射降温出现逆温层而形成
9.1 中性边界层
中性边界层中唯一或主要的湍流能量产生机制是风切变,而浮力作用极小,一般出现在浓厚云层的大风天气下
9.2 不稳定边界层
- 在晴天小风少云的情况下一般为不稳定边界层
是由于太阳对地面加热触发的对流热泡是不稳定边界层的湍流原动力; - 与中性边界层相比,不稳定边界层不依赖于强的风切变作为动力驱动
- 各气象要素在除了近地面层有明显的梯度外,由于强烈混合,对流边界层的主体部分各种气象要素的梯度很小
- 对流热泡在对流边界层顶的上升冲击引发自由大气空气团向下卷入边界层,形成夹卷层
9.3 稳定边界层
- 共同特征是存在逆温,因此浮力不但不能为湍流提供能量,相反湍流微团在垂直运动中因反抗重力做功而失去动能
- 但由于切应力的存在,湍流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处在较低水平
- 因湍流减弱,地面强迫对边界层的响应放缓
- 在稳定大气边界层顶部附近会出现风速的极大值,即低空急流现象
十、埃克曼螺线
10.1 埃克曼标高
埃克曼标高是边界层高度的特征量
δ
=
2
K
m
/
f
\delta =\sqrt{2K_m/f}
δ=2Km/f
K
m
K_m
Km是湍流动力粘性系数;f为地转参数
10.2 埃克曼层中平均风随高度的变化
- 平均风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风矢量随高度顺时针旋转而呈螺旋状,趋近于地转风
- 当高度为 z = π δ z=\pi \delta z=πδ时,v第一次为0,平均风方向与地转风方向一致,大小略大于地转风;之后随着高度增加,平均风围绕地转风做螺旋式摆动,这条摆线就称为埃克曼螺线
- 而 z = π δ z=\pi \delta z=πδ被规定为行星边界层的近似高度
10.3 埃克曼抽吸和二级环流
边界层顶垂直运动的速度
w
ˉ
∣
z
=
h
=
1
2
δ
ζ
g
\bar w |_{z=h}=\frac{1}{2}\delta \zeta_g
wˉ∣z=h=21δζg
其中
ζ
g
\zeta_g
ζg为地转风涡度
- 可见地转风涡度与垂直速度之间成正比,说明流场的涡度可以通过湍流摩擦作用在埃克曼层顶部产生垂直作用
- 即Ekman层中风要穿越等压线,气旋区会将空气抽到自由大气,高压区会从自由大气吸入
- 由于湍流摩擦引起的垂直运动的强迫环流,称为二级环流
在
ζ
g
>
0
\zeta_g > 0
ζg>0的正涡度区(低压区),边界层顶会有上升运动
在
ζ
g
<
0
\zeta_g < 0
ζg<0的负涡度区(高压区),边界层顶会有下沉运动
十一、典型条件下大气边界层结构日变化
- 典型条件:小风,无云,高压区,下垫面为平坦陆地
- 图中不同时段对应的温度垂直廓线
- S1:边界层达到最高,下层是
超绝热过程
,地面加热大气非常强,随着高度升高温度剧烈降低,边界层混合均匀温度随高度不变;再上方是夹卷层,存在逆温 - S2:太阳下山地面出现逆温,形成稳定边界层,稳定边界层上方为残留层
- S3:夜间地面逆温增强,热力因素影响减弱,动力因素影响较大,湍流较弱,残留层高度逐渐降低
- S4: 日出后地面开始被加热,逆温消失,有稳定边界层和残余层,稳定边界层由于地面加热湍流作用增强逐渐变为混合层
- S5:地面继续加热,稳定边界层完全消失
- S6:地面继续加热,下方的热泡加热使得残余层变为混合层
- S1:边界层达到最高,下层是
十二、边界层中的风和气流
风和气流在边界层中常以三种形式出现,平均风,湍流,波动
边界层中平均风的特点:
- 有明显的日变化
- 风速和风向以及有关边界层属性具有明显的垂直梯度
- 边界层内平均垂直气流很小
发生湍流的大气层一般具有较强的风切变以及一定的不稳定性
十三、风的日变化
边界层风的日变化一般由于湍流轻度的日变化和局地的热力环流引起
13.1 湍流引起的风的日变化
- 日出后地面热力不均匀性逐渐明显,湍流逐渐加强
- 下层风会因为得到上层风的动量而加速,上层风速也因此减小
- 下层风向会随之右转,上层风左转(why?)
- 夜间湍流迅速减弱,下层风风速减小,向左转;上层风则相反
- 通常风的日变化,晴天比阴天强,夏季比冬季强,陆地比海洋强
- 上层风和下层风的过渡层(?不是很理解)
13.4 局地加热不均匀引起的风日变化(重点)
海陆风
- 白天: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地面由于气流上升压强减小,高空压强增大;海洋相比较冷,地面的气压高,高空气压低;——从而低空形成海洋吹向地面的风
- 晚上则相反,陆地降温快,较冷,低空有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 一般海风比陆风要强,海风可达5到6m/s,陆风则只有1到2m/s
- 离海陆交界处越近,海陆风越强
- 夏半年的海陆风比冬半年的强
- 海陆风一般在日出日落时分转换
- 海风将潮湿的空气带向陆地,使陆地温度降低,适度增加,配合上升气流容易形成积云
山谷风
- 白天山坡的增温比山谷快,山坡空气受热上升,山谷的空气去补充,形成从山谷向山顶吹的谷风
- 夜间则相反,山坡上的冷空气沉入山谷,形成从山顶向山谷吹的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