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vector 二者联手奇妙解决算法题

前言:鄙人不才,大部分都是借鉴而来,此次是想借助总结增加对知识的理解,本次总结是介绍通过map解决一些算法问题,用map可以大大简化问题,用vector和pair的结合可以解决map一些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题 抢红包

没有人没抢过红包吧…… 这里给出N个人之间互相发红包、抢红包的记录,请你统计一下他们抢红包的收获。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N(≤104),即参与发红包和抢红包的总人数,则这些人从1到N编号。随后N行,第i行给出编号为i的人发红包的记录,格式如下:

KN1P1⋯NKPK

其中K(0≤K≤20)是发出去的红包个数,Ni是抢到红包的人的编号,Pi(>0)是其抢到的红包金额(以分为单位)。注意:对于同一个人发出的红包,每人最多只能抢1次,不能重复抢。

输出格式:

按照收入金额从高到低的递减顺序输出每个人的编号和收入金额(以元为单位,输出小数点后2位)。每个人的信息占一行,两数字间有1个空格。如果收入金额有并列,则按抢到红包的个数递减输出;如果还有并列,则按个人编号递增输出。

输入样例:

10
3 2 22 10 58 8 125
5 1 345 3 211 5 233 7 13 8 101
1 7 8800
2 1 1000 2 1000
2 4 250 10 320
6 5 11 9 22 8 33 7 44 10 55 4 2
1 3 8800
2 1 23 2 123
1 8 250
4 2 121 4 516 7 112 9 10

输出样例:

1 11.63
2 3.63
8 3.63
3 2.11
7 1.69
6 -1.67
9 -2.18
10 -3.26
5 -3.26
4 -12.32

分析这个题

这个题的意思是一堆人发红包,最后看每个人剩下多少,之后排序,也就是说这个题两个部分,一个是记录每个人金额的支出,之后是排序-->输出每个人金额

这个题说白了就两个部分,一个是记录红包金额数量,另一个是排序(最后遍历输出很简单,值得注意的是分转化为元,输出小数点后两位)
问题的解决

采用的map的数据类型,因为map是可以存储两个数据的map<int,float>这里first的位置表示的是第i个人,second表示的是第i个人所剩余的金额

  1. map <key value>,key值无法直接访问

  1. map无法通过value值来排序

解决第一个问题->使用vector<pair>
//创建的pair类型
typedef pair<int, float> PAIR;

//这里的p就是用于存储的数据了
map<int,float> p;

//将map转化成vector<pair>
vector<PAIR> vec(p.begin(),p.end());
解决第二个问题->使用vector的自定义排序
//自定义排序
bool cmp(PAIR &left,PAIR &right){
    //按照金额总数排序
    if(left.second!=right.second)
        return left.second > right.second;
    //按照抢红包总数排序
    else if(a[left.first]!=a[right.first])
        return a[left.first]>a[right.first];
    else
        //按照个人编号排序
        return left<right;
}

整体代码展示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math.h>
#include<s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string>
#include<iomanip>
#include<map>
using namespace std;

//a用于记录每个人记录红包的个数
int a[10000];

//创建的pair类型
typedef pair<int, float> PAIR;

//这里的p就是用于存储的数据了
map<int,float> p;

//将map转化成vector<pair>
vector<PAIR> vec(p.begin(),p.end());

//记录红包总数
void getSum(){
    //N代表N个人,K代表发给了几个人的红包,n表示第n个人
    int N,K,n;
    
    for(int i=0;i<=10000;i++)
        a[i]=0;
    
    float money;
    scanf("%d",&N);
    
    for(int i=1;i<=N;i++)
        p[i]=0;
    
    for(int i=1;i<=N;i++){
        scanf("%d",&K);
        //这里记录抢红包的情况
        for(int j=0;j<K;j++){
            scanf("%d%d",&n,&money);
            p[n]+=money;
            p[i]-=money;
            a[n]++;
        }
    }  
}

//自定义排序
bool cmp(PAIR &left,PAIR &right){
    //按照金额总数排序
    if(left.second!=right.second)
        return left.second > right.second;
    //按照抢红包总数排序
    else if(a[left.first]!=a[right.first])
        return a[left.first]>a[right.first];
    else
        //按照个人编号排序
        return left<right;
}


int main(){
    
    //记录红包金额总数
    getSum();
   
    //排序
    sort(vec.begin(),vec.end(),cmp);
    
    //遍历输出
    for(int i = 0; i < vec.size(); i++){
        float c=vec[i].second*0.01;//一开始输入的几分钱,转化成几元钱
        printf("%d ",vec[i].first);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printf("%.2f\n",c);
    }    
}

问题总结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学到那些知识呢->基础的是如何输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何将map转换为vector,如何自定义排序
输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printf("%.2f",c);
将map转换为vector
//创建的pair类型
typedef pair<int, float> PAIR;

//这里的p就是用于存储的数据了
map<int,float> p;

//将map转化成vector<pair>
vector<PAIR> vec(p.begin(),p.end());
如何自定义排序
//排序
    sort(vec.begin(),vec.end(),cmp);

//自定义排序
bool cmp(PAIR &left,PAIR &right){
    //按照金额总数排序
    if(left.second!=right.second)
        return left.second > right.second;
    //按照抢红包总数排序
    else if(a[left.first]!=a[right.first])
        return a[left.first]>a[right.first];
    else
        //按照个人编号排序
        return left<right;
}

还有一道基本思路和上述一致

第二题 清点代码库

上图转自新浪微博:“阿里代码库有几亿行代码,但其中有很多功能重复的代码,比如单单快排就被重写了几百遍。请设计一个程序,能够将代码库中所有功能重复的代码找出。各位大佬有啥想法,我当时就懵了,然后就挂了。。。”

这里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首先假设两个功能模块如果接受同样的输入,总是给出同样的输出,则它们就是功能重复的;其次我们把每个模块的输出都简化为一个整数(在 int 范围内)。于是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输入,检查所有功能模块的对应输出,从而查出功能重复的代码。你的任务就是设计并实现这个简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中给出 2 个正整数,依次为 N(≤104)和 M(≤102),对应功能模块的个数和系列测试输入的个数。

随后 N 行,每行给出一个功能模块的 M 个对应输出,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首先在第一行输出不同功能的个数 K。随后 K 行,每行给出具有这个功能的模块的个数,以及这个功能的对应输出。数字间以 1 个空格分隔,行首尾不得有多余空格。输出首先按模块个数非递增顺序,如果有并列,则按输出序列的递增序给出。

注:所谓数列 { A1, ..., AM } 比 { B1, ..., BM } 大,是指存在 1≤i<M,使得 A1=B1,...,Ai=Bi 成立,且 Ai+1>Bi+1。

输入样例:

7 3
35 28 74
-1 -1 22
28 74 35
-1 -1 22
11 66 0
35 28 74
35 28 74

输出样例:

4
3 35 28 74
2 -1 -1 22
1 11 66 0
1 28 74 35

本题的思路

本题思路是大致一样,通过map的便利性创建数组用于记录数据,之后pair和vector结合进行排序
代码是网上的,我自己修改了一点点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string>
#include<cmath>
#include<vector>
#include <queue>
#include <iomanip>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et>
#include<map>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M;
map<vector<int>, int>p;//map可以自定义数据类型,让两个不同的数据类型对应起来
typedef pair<vector<int>,int> PAIR;
vector<int>vec;//每次读取模块的输出,也就是一行数字




//输入,得到数组
void getS(){
    int a, b;
    cin >> N >> M;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M; j++){
            cin>>a;
            vec.push_back(a);
        }
        p[vec]++;//vec对应位置的数字加一,代表该种输出的模块加一
        vec.clear();//清空,方便下次循环使用
    }
}


//排序
bool cmp(PAIR& p1, PAIR& p2) {//比较的数据类型是pair类型
        if (p1.second == p2.second)return p1.first < p2.first;//表示当数对的二号位置的数字相同时,比较一号位置,从小到大排序
        else return p1.second > p2.second;//表示数对的二号位不同时,从大到小排序
    }


int main()
{
    
    getS();
    vector<PAIR>vt(p.begin(), p.end());//创建一个vector容器,里面存放pair类型数据,数据来自map类型,一一对应
    sort(vt.begin(), vt.end(), cmp);//使用sort排序,因为map没法直接使用sort,所以之前将数据存到了vector类型中
    
    //输出
    cout << vt.size() << endl;//输出有几种模块
    for (auto i = vt.begin(); i != vt.end(); i++) {
        cout << i->second;//i->second对应了vt容器中的对应位置的数据也就是某位置的pair类型的数对的第二个,也就是int类型,对应着该模块的个数
        for (auto j = 0; j < i->first.size(); j++)//auto自动识别数据类型
            cout << " " << i->first[j];//输出对应模块的输出
        cout << endl;
    }
    return 0;
}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