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记忆系统之奥秘

生命对信息的基本反应

细胞的出现加速了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给予生命的动力也让以细胞为基础的生命时刻不停地,想方设法地应付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环境信息。

在生命应对环境中各种信息以追求对自然选择的适应过程中,生命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套应对具体信息的基本反应。我们将这个基本反应总结为 信号-信息-学习-记忆

稍具体解释如下:环境中的复杂条件对于生命来说其实本质上是一些可以获得的信号(如光,声波,能够引起嗅觉或味觉的化学分子等),对于生命来说,首先要有能力捕捉这些信号,把它们转化成细胞能够识别和利用的信息(也就是说,信号已经被编码成信息),然后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

这套生命应对自然选择中具体信息的基本反应模式,小到单细胞生命,大到整个生物圈概莫能外。那么,这套 信号-信息-学习-记忆 的基本反应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得慢慢道来……

细胞中蛋白质分子帮忙实现“信号-信息”的转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细胞没有眼睛和耳朵,更没有大脑,有的只是蛋白质,DNA,各种糖类和脂类物质,无机盐和各种小分子(如氨基酸)。要细胞用这些分子组成信号传输,信息转化和反应系统,好像有点强“人”所难。但是细胞又是生物接受信号、转化信息和做出反应的基础,所以生物必须使用细胞所拥有的材料来建造这样一个信号系统。实际上,生物不仅用这些材料建造出了信息处理系统,而且这个系统的工作方式还出人意料地巧妙。

在细胞的各种分子中,能够承担这一重要职责的只能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能够催化化学反应和参与细胞结构的建造,而且能够在“有功能”和“无功能”,或者用程序猿的语言就是“开”“关”两种状态之间来回转换。这就使它具有接受和传输信号的功能,类似于计算机中用0和1代表电路通和不通,并借此来传递信息。状态的改变也同时改变其功能状态,从不执行某种功能到开始执行魔种功能,或者停止执行某种功能,这些改变就相当于细胞对信息的反应。

在许多情况下,蛋白质分子(一种或多种)就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在另一些情况下,一些小分子(如核苷酸),甚至一些无机离子(如钙离子),也可以起到信号传输者的作用,但是形成或者释放这些蛋白分子的,以及接受这些分子所传递的信号的,仍然是蛋白质分子。

奇妙蛋白质

要了解为什么蛋白质分子具有这样的本事,需要先了解蛋白质分子是如何形成自己特有的功能状态的。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依次相连,再折叠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分子。由于肽链中碳-碳之间的单链是可以旋转的,这些碳原子伸出的化学键又不在一条直线上,从理论上说同一种蛋白质可以折叠成无数种形状。如果是这样,蛋白质就不可能又特定的功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幸运的是,细胞中肽链的折叠方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收能量的状态的控制。在水溶液中,由于蛋白质分子共各带点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氢键,蛋白质分子中亲酯部分又具有聚团的倾向,不同的折叠方式就具有不同的能量状态。绝大部分的结构都具有比较高的能量状态,就像位于山顶或山坡上的石头,处于不稳状态,随时都可以滚下坡,而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结构就像位于沟底的石头,不会自发滚动,是最稳定的状态。一般来讲,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结构就是蛋白质分子在细胞中的结构也是其执行生理功能时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这种能量最低状态的结构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蛋白质结合了另一个分子,蛋白质分子中原子之间原来的相互作用情形就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就不一定处在能量最低的状态,而要改变而另一种形状才更稳定。这种现象叫做变构现象。蛋白质的功能是高度依赖于他的三维空间结构的,例如,酶的反应中心常常是肽链的不同部分通过肽链折叠聚到一起形成的,蛋白质形状的改变通常会形成或者破坏这种功能,即把原来没有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变成有功能的,或者把原来有功能的变成无功能的。除去与之结合的分子,蛋白质的形状又变回原样,这样蛋白质分子就可以在功能的开关之间来回转换。

受体与配体

细胞里面有几千种分子,如果它们都能和某种蛋白质分子结合,改变它的形状和功能,那么每种蛋白质分子就不只是在两种形状之间来回转换,而是有数千种形状了。

幸运的是,这种情形并不会发生。细胞中分子的种类虽然很多,但这些分子基本上互不结合,而是各行其是。要能够与某种蛋白质分子结合,首先要有形状相匹配的结合面,这就像碎成两段的鹅卵石,断面形状必须要完全吻合才能重新对在一起,否则是无法对在一起的。另一个要求是结合面上电荷的分布也必须匹配,一方带正电,那另一方就要带负电,至少不带电,以免出现电荷同性排斥的情形。

有这两种限制,能够与一种蛋白质特异结合的分子就屈指可数了,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一对一地结合,在这种情况下蛋白质分子就只能在两种形状中来回转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情形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蛋白质可以和信息分子特异结合,从而可以用一对一的方式接受所结合分子携带的信息。特异结合是信号辨别的首要条件。如果蛋白质不加区别地接受所结合分子携带的信息。特异结合是信号辨别的首要条件。如果蛋白质不加区别地结合许多类型的分子,如一种蛋白质可以同时结合葡萄糖和二氧化碳,这两种信号也就无法分辨,蛋白质分子也不会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了。

所以每一种信息分子都需要能与它特异结合的蛋白质分子来一对一地传递信息。我们把这些与各种信号分子特异结合,并且接收它们信息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受体。与受体蛋白结合,并且通过改变受体蛋白质的形状把信息传递给受体的分子就叫做配体

每一种配体分子都需要与和它相匹配的受体分子结合。在信息链中,信息分子和配体分子是一个意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与配体分子的特异结合就相当于细胞“认字”。在人类语言中,每个名词代表一个意思,识别这些意思可以先用视觉器官看到这个词,或者用听觉器官听到这个词。这些信号被输入大脑后,还要经过大脑对信号的分析,才能知道某个词的意思。

假如你是婴儿,你的母亲每天都指着自己,向你说:“我是你的妈妈。”久而久之,你就把“mama”同抚养你的那个人,同每天抚养你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你就知道了“mama(妈妈)”是你的母亲。
同理,你也就可以慢慢理解“水”的意思,理解“理解”的意思,理解“hello”的意思

而在细胞水平,每种信号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名词。细胞虽然不能叫出葡萄糖或Star War的名字,但是通过受体与它们的特异结合,就相当于接收到这个词所携带的信息。

信号之传递

受体通过特异结合感知到了某种信息分子(信号)的存在后,如何把信息传递下去呢?在这里,细胞采取的是同样的策略,即把接收到信号且改变了形状的受体分子作为信号传递链中的配体,改变下一级蛋白质的形状。以此类推……
直到最后的效应分子,通过改变它的形状,其活性被激活或消失,对信号的反应过程就完成了。

由于与其他分子的结合会改变蛋白质分子的形状,细胞中信息的传递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受体分子与配体分子结合后,形状改变,使它和下一级蛋白质分子的关系改变,从形状不匹配到形状匹配,从不能结合到可以结合,相当于从关到开。

另一种是在没有配体分子结合时,受体就与下一级蛋白质分子结合,但是下一级蛋白质分子处于无功能状态,即“关”的状态,在有配体分子时,受体分子形状改变,从原来能够结合下一级蛋白质分子变为不能结合,下一级蛋白质分子因此从受体分子上游离出来。由于不再与受体分子结合,下一级蛋白质分子的形状也要发生改变,下一级蛋白质分子的形状也要发生改变,功能状态随之发生改变,从“关”变为“开”。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把受体分子接收到的信息传递下去,但是要求配体分子一直与受体分子结合,以保持受体分子变化了的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细胞中蛋白质分子有效地帮助生命体实现了“信号-信息”的过程,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目光转移到下面的问题:这些反应是如何进行“学习-记忆”的呢?

神经细胞是“学习”的基础,蛋白质分子是“记忆”的源泉。

致敬

有关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我们必须要致敬以下科学家们:伊万·巴甫洛夫、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唐纳德·赫布、埃里克·肯德尔、西莫·本泽尔、钱卓和利根川进。

巴甫洛夫的狗

在冰天雪地的圣彼得堡,留着俄罗斯传统大胡子的伊万·巴甫洛夫的研究领域原本是消化系统——从胃液的分泌到胰腺的功能,但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却把它印上了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巴甫洛夫设计了一套精密的记录系统来研究狗的唾液是怎么调节的。毫无疑问,唾液分泌的调节也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问题。他通过分析发现:当饲养员把装满狗粮的盆子端给小狗时,狗的唾液就会开始大量分泌。当然,这个现象本身倒是毫不稀奇。从日常经验出发我们也知道,食物的香气足以让我们食欲大开,口水横流。但是巴甫洛夫随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当饲养员端着盆子,刚刚打开实验室的门时,狗的唾液就已经大量分泌了。这时候按说狗根本看不见饲养员拿着盆子,也闻不到狗粮的味道。巴甫洛夫发现,就算找个陌生人,随便开一下门,开门的声响就足够让狗口水横流了。

巴甫洛夫意识到:狗可能也有学习的能力。这条狗通过多天的观察,总结出开门声,食物盆子和美味狗粮之间的联系。因此对于它来说,听到开门声,就会自动启动一系列与吃饭相关的程序。

巴甫洛夫的狗留着口水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找到在几次训练前后狗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就能揭示学习的秘密。

卡哈尔的研究

在巴甫洛夫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看着他的狗时,卡哈尔在温暖的西班牙也在进行研究,不过巴甫洛夫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大狗,卡哈尔终日面对的是细若游丝的神经细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卡哈尔通过观察和绘制神经细胞,意识到动物的大脑和人类一样,层层堆叠着数以百亿计的微小神经细胞,在卡哈尔看来,这些长相怪异的神经细胞正是靠着突起彼此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异常复杂的三维信号网络。在人脑千亿级的神经细胞中,任何一个神经细胞产生的电信号都可能被上万个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识别;反过来,任何一个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可能受到上万个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的影响。

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挥动魔杖随意点亮人脑中的一个神经细胞,在他的闪烁中,电信号荡起的微弱涟漪瞬间传遍整个大脑,彼此起伏的星光如烟花绽放般闪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卡哈尔的研究和巴甫洛夫的实验有什么关系呢?一头是饥饿的小狗吐着舌头口水横流,一头是纤细的神经纤维编制出的网络。这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研究,又能建立起怎样的联系呢?

赫布定律

赫布指出:巴甫洛夫在动物身上观察到的学习行为,完全可以用卡哈尔发现的微观神经网络加以解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赫布律是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提出的关于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变化规律的定律。赫布的理论认为在同一时间被激发的神经元间的联系会被强化。比如,铃声响时一个神经元被激发,在同一时间食物的出现会激发附近的另一个神经元,那么这两个神经元间的联系就会强化,形成一个细胞回路,记住这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肯德尔的海兔和本泽尔的果蝇

肯德尔使用海兔作为实验道具:如果在轻轻触碰海兔皮肤的同时,用电流点击海兔,那么在几次重复后,原本无害的触碰也会引起海兔剧烈的缩腮反射。他发现这时海兔体内发生了剧烈的生物化学变化,一种叫做环腺苷酸的化学物质会突然增多。而在此之后,一系列蛋白质的生产,运输和活动都会受影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来,本泽尔在在研究果蝇是发现,如果果蝇脑袋里制造环腺苷酸的能力受到破坏,那么果蝇的学习能力将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样一来,不光肯德尔的想法的得到了有力支持,人们还意识到,这种规律可以以此类推,在不同生物体内都畅通无阻。

心胜于物

我们怎样记忆

今天,神经科学的进步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记忆如何形成,如何保存,然后如何调取。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斯蒂芬·科斯林博士说:“这一切都在过去几年内得以解开,这要归功于两类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大脑扫描技术。”

我们知道(大部分人),感官信息(例如触觉,视觉,味觉)首先必须通过脑干到达丘脑,丘脑的作用近似于中继站,它把信号送到大脑中的不同感官脑叶,在那里这些信号得到评估。被加工的信息传输到前额叶皮层,由此进入我们的意识,形成我们所说的短期记忆,这大约需要几秒钟到几分钟。

埃里克·坎德尔的实验对象 海兔 对记忆的研究 坎德尔由对海兔的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探究出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作用机制,其发生的地点都在神经突触,而神经递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短期记忆由较弱的刺激形成。其作用机制是和葛林加德发现的蛋白质磷酸化一样,神经递质促进cAMP制造→cAMP再活化蛋白质活化酶A(PKA)→PKA再使特定离子管道(如钾离子管道)蛋白质磷酸化→结果造成特定离子管道失去活性,增加钙离子进入神经末稍,导致神经递质在突触的释放增加,从而造成反射作用的增强,就形成短期的记忆。
长期记忆是由较强和较久的刺激所形成。其作用机制前面几步同样是神经递质→cAMP→PKA→蛋白质磷酸化。不过由于刺激较强和较久,这些步骤所增加的量都会多出许多,结果导致细胞核再合成新的蛋白质。

这些记忆要储存较长时间还需通过海马体,在那里被分门别类,海马体把这些记忆片段送到各个皮层,而非像电脑,录音机那样把所有信息储存在同一区域。(这种记忆存储的方式事实上要比序列存储更为有效。如果人类记忆以序列的方式储存,就像电脑那样,那么就需要大量的记忆存储空间。实际上,未来的数字储存系统也很有可能采取人类大脑的储存方式而非序列化地储存信息。)例如,情感记忆储存在杏仁核,而词汇储存在颞叶。此外,颜色以及其他视觉信息由枕叶收集,触觉和运动感觉坐落在顶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识别出20多种记忆,分别储存在大脑的不同部位,这包括水果和蔬菜,植物,动物,身体部位,颜色,数字,字母,名词,动词,专有名词,人名,脸部表情和不同的情感以及声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个记忆,比如公园中的一次散步,就包含被分解为不同种类的信息,储存在大脑的不同部位,但只要再现这个记忆的一个方面(例如,刚刚割过的青草味道)就能使大脑立即把所有记忆片段汇集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记忆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解答当我们回忆某一个经历时,这些分散的记忆片段如何重新组合在一起。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博士分析了一些中风患者,他们无法识别某一种记忆,虽然他们能够回忆起所有其他事情(比如想不起来青草的味道,但可以回忆逛公园的过程)。这是因为中风只影响大脑的某一特定区域,而这个区域就是该类记忆储存的地方。

视觉与人类记忆

记忆的合成是十分复杂的事,但我们所讨论的方法采用了一种捷径:监听海马体中流过的信号,而感觉的脉冲信号已经在海马体中得到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现在只考察视觉这一个方面,因为我们的很多记忆都以这种形式编码。人眼睛的视网膜上大约有1.3亿格细胞,分别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这两种细胞实时处理和记录来自周围世界的一亿Bits的信息。

如此巨量的数据被收集后,先传到视觉神经,然后传到丘脑,每秒传输900万bits。数据由丘脑在到达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这个视觉皮层执行艰巨的数据分析能力,它包含多个位于脑后部的不为,每一个都专门负责一项特定的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V1(初级视皮层)的区域就像屏幕一样,它能够在大脑后部建立起与原始图像十分相似的图像。这个图像有着与原始图像令人吃惊的相似度,不过眼镜的中心,即眼凹,在V1中占据的面积更大(因为眼凹所包含的神经元最为集中)。因此,在V1上呈现的图像并不是图景的精确复制,而是发生了扭曲,图像的中心部分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除了V1外,枕叶的其他区域分别处理图像的不同内容,这包括:

  • 立体视觉。神经元比对每只眼所获得的图像。这在V2(纹外皮层2区)完成。
  • 距离。神经元利用阴影以及眼镜获得的其他信息计算与物体的距离。这在V3(纹外皮层3区)
  • V4区(纹外皮层4区)处理颜色。
  • 运动。不同的回路可以接收不同的运动信号,包括直线,螺旋和扩展运动,这在V5(纹外皮层5区)区完成

对于视觉,人们已经识别出三十多种不同的神经回路,但很可能还有很多。

信息从枕叶传送到前额叶皮层,这时你就能完全“看到”图像,并形成短期记忆。接着,信息传送到海马体,在那里得到处理,并储存最长24小时。之后,这个记忆被分解,分布到不同的皮层去储存。

这个例子的意义在于,我们认为毫不费力地视觉事实上需要几十亿个神经元按照顺序释放,每秒传输几百万bits的信息。而且,别忘了我们从五个感觉器官接收信号,而且每种信息都伴随着情感。这些信息都要在海马体得到处理,才能构建对一个图像的简单记忆。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机器能够达到如此复杂的程度,所以,复制这一过程对于那些想制造人类大脑的人工海马体的科学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记忆未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仅对一个感官的记忆进行编码都涉及如此复杂的过程,那么我们是如何进化出用长期记忆储存大量信息的能力呢?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动物的行为受到本能的控制,这似乎用不到长期记忆。但正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詹姆斯·麦高博士所说:“记忆的目的是为了预测未来。”这个说法引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可能性。也许,进化出长期记忆是因为它有助于模拟未来。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能记住久远的过去,是出于模拟未来的需要,是为了获得模拟未来所带来的好处。

的确,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所进行的大脑扫描证明,唤起记忆所用到的大脑区域与模拟未来的大脑区域相同。具体而言,在一个人规划未来事件以及回忆过去时,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之间的连接都同时点亮。在某种意义上,大脑实在试图“回忆未来”,在关于过去的记忆的基础上,确定未来事件的演变进程。这也可以解释失忆症患者的有关现象:他们通常无法预想自己在未来的行为,甚至下一天的行为都无法预见。

华盛顿大学的凯瑟琳·麦克德莫特博士说:“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心灵上的时间旅行——把有关我们自己的思想投射到过去或者投射到未来。”她还说道,这项研究是“对于记忆在进化中的作用的一个尝试性解答,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解决。我们能够生动精细地回忆过去的原因,可能是这个过程对于我们预想未来情景下的自己十分重要。这种预见未来的能力在人类适应环境方面有着明显的意义”。对于动物而言,记忆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宝贵资源的浪费,因为它们几乎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好处。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在过去的教训的基础上模拟未来是人类进化出智能的重要原因。

智能老鼠

1999年,约瑟夫·钱博士与来自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华盛顿大学的同事们发现,给老鼠增加一个额外基因会极大提升老鼠的记忆力和能力。这些“智能老鼠”能够更快地走出迷宫,更好地记住事物,在各项测试中都比其他老鼠表现得更好。

钱博士先分析了NR2B基因,它像开关一样控制着大脑把事件关联起来的能力。(科学家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在老鼠身上,当这个基因受到压制或无效时,老鼠就失去了这种关联事件的能力)所有学习都取决于NR2B基因,因为它控制着海马体中记忆细胞之间的交流。钱博士首先培育了一种NR2B基因的老鼠,他们表现出记忆损伤和学习障碍。之后,他培育出另一种老鼠,它们比正常老鼠携带的NR2B基因要多。他发现这批新老鼠有着出众的智力。把老鼠放到盛满水的浅盘中,迫使它们游泳时,普通老鼠会到处乱游,它们忘记了前几天水下藏有一个平底。然而智能老鼠第一次就直接找到了藏在水下的平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研究者在其他实验中确认了这些结果,并且培育出更智能的老鼠。2009年,钱博士又培育出另一种智能老鼠,它们对新事物的记忆能力比之前的转基因老鼠要长3倍,钱博士说:“这印证了NR2B基因作为记忆合成统一开关的想法。”

不过,即便这种新的老鼠品种也有其极限。要这些老鼠向左转或向右转以获得巧克力作为奖励时,它们能记下正确路径,保持记忆的时间要比普通老鼠长得多,但5分钟过后,这些老鼠也会遗忘。钱博士说:“我们无法把它变成一位数学家。毕竟,它们只是老鼠。”

也应指出,这些智能老鼠品种中有一些比起普通老鼠来十分胆小。有些人猜测,随着记忆力变得太强,你也会记住所有失败与痛苦,这会使你犹豫不前。所以,记住太多东西也有潜在的不好的一面。

作为下一步,科学家希望能把这种研究推广到狗,因为它与人类有着很多共同的基因。最后,也许会推广到人。

智能果蝇和笨老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科学家对记忆基因的研究并不仅限于NR2B一个基因。在另外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实验中,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果蝇和一种老鼠,其中果蝇拥有“照相性记忆”,而老鼠具有失忆症。这些实验最后可能会解开有关我们长期记忆的很多奥秘,比如,为什么考试前突击学习不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为什么我们会记住包含我们情感的事件。科学家已经发现两个十分重要的基因:CREB活化基因(刺激神经元之间新连接的合成)和CREN抑制基因(抑制新记忆的形成)。

冷泉港实验室的杰瑞·殷博士和蒂莫西·塔利博士一直在用果蝇做实验。要使果蝇学会一种技能(例如,识别一种气味,躲避一次攻击)一般要进行10次尝试。额外携带CREN抑制基因的果蝇根本无法实现持续性记忆,但真正令人惊叹的是额外携带CREB活化基因的果蝇。它们只要一次就能学会一项技能。塔利博士说:“这说明这些果蝇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他认为,这些果蝇就像一类学生,他们可以“把一本书的某一章读一遍,就把内容应在脑子里,然后告诉你答案在第279页第1段第3行。”

这个效果不仅限于果蝇。冷泉港实验室的阿尔西诺·西瓦尔博士用老鼠做实验,他发现CREB活化基因有缺陷的老鼠基本无法形成长期记忆,它们都得了失忆症。但即便是这些老鼠,如果对它们进行短课时的训练,中间让它们休息的话,也能学得一些东西。科学家提出理论,认为大脑中存在固定量的CREB活化基因恢复,否则我们将无法再继续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还能解释为什么包含情感的记忆如此逼真,可以持续数十年。CREB抑制基因就像一个过滤器,能够过滤掉无用的信息。但如果一个记忆与强烈的情感向关联,那么它就能去除CREB抑制基因,或者提升CREB活化基因的水平。

鸣谢:

加来道雄——纽约城市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赵央——分子生物学博士
林祖荣——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员
张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生物高级教师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肯德尔——犹太裔神经科学家
本泽尔——现代神经科学奠基人
赫布——加拿大心理学家
卡哈尔——西班牙病理学家、组织学家,神经学家
约瑟夫·钱,杰瑞·殷,蒂莫西·塔利,阿尔西诺·西瓦尔,凯瑟琳·麦克德莫特,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和许许多多脑科学家,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rince_zxill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