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数据只能被读取而不能被写入或修改。然而,现代技术中的某些ROM类型(如EPROM、EEPROM)允许通过特定方式(如紫外线擦除或电擦除)进行数据的重新写入。
2、特点
1、永久性:ROM中的数据在断电时不会丢失,因此被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
2、只读性:ROM的内容只能被读取,无法直接修改。它通常在制造过程中被预先写入或烧录,供计算机系统在启动时使用。
3、历史
1、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是一种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用户可以通过编程操作一次性地将数据写入其中,一旦写入数据后,无法进行修改。
2、EPOROM(紫外线擦除电写入):EPROM使用紫外线擦除器件来擦除数据,然后通过编程器进行重新编程。
3、EEPROM(电擦除写入):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
4、FLASH:Flash存储器是一种基于EEPROM技术的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和高密度的特点;Flash存储器可以通过块擦除方式进行修改,相比EEPROM更具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Flash存储器存在多种类型,包括NAND Flash和NOR Flash等。一般大容量的Flash都是NAND Flash:如SSD(固态硬盘)、U盘、存储卡、EMMC。小容量的FLASH都是NOR型
4、Flash和EEPROM区别
FLASH、EEPROM,两者的寻址方式不同,存储单元的结构也不相同,
- 区别
Flash:按照扇区操作(擦除/读写),电路简单、占芯片面积较小,成本低,适用于程序存储器;
EEPROM:按照字节操作(擦除/读写),相比Flash占芯片面积较大、成本高,更多用于非易失的数据存储器。
总结:FLASH也可用数据存储,但是操作相比EEPROM较为麻烦,所以“人性化”的MCU设计中会集成Flash、EEprom两种存储器,而考虑成本则往往只用FLASH;EEPROM可以存储一些修改的参数(在运行中可以被修改),Flash只能存储一些不修改的数据。
5、ROM常见产品(易理解)
SSD(固态硬盘):电脑常用此硬盘。
U盘:生活常见U盘设备。
EMMC:电路板常用EMMC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