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部分组成。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

配置目的:
(1)提供用户与硬件系统间的接口,使易于使用(2)有效控制管理资源,使有效利用(3)合理组织工作流程,改善性能

计算机硬件:指构成能正常工作的计算机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设备,即实际物理部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软件:指由计算机硬件执行,以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及文档数据。

1.1.2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方便用户使用地程序地集合。

操作系统地层次模型(3个层次)
1.操作系统对象:描述物理设备性质、功能特性等
2.控制和管理地软件集合:核心
3.用户接口:最外层,连接用户与计算机,提供相应接口程序或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 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940s:手工操作
1946-50末:电子管时代   --批处理
50末-60中:晶体管时代   --多道程序批处理
60中-70中:集成电路时代   --分时
70中-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微机操作系统、网络、分布式

发展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的需求
2.方便用户操作的需求
3.计算机的硬件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1.2.2 各个具体阶段

一、手工操作阶段-1940s
  • 纸带打孔—>输入机—>计算机—>打印输出结果—>取纸带
  • 特点:独占性(1)用户串行工作、独占计算机,利用率低;(2)CPU等待手工操作,利用率低(3)无操作系统甚至无任何软件
二、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 为了解决高速CPU和慢速I/O之间速度不匹配

  • 通过控制外围机方式完成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过程:课本P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联机输入输出:慢速的外围设备直接和主机相连,输入输出是在主机的控制下进行的

  • 特点:
    (1)减少CPU等待
    (2)提高I/O速度
    (3)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三、批处理
(一)单道批处理系统-1946~50末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都是成批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特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 批处理不允许用户随时干预自己程序的执行
  • 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计算机利用率,但CPU利用率依然低
(二)多道批处理系统-50末~60中

同时将多个程序装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进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为了解决CPU利用率低的问题
  • 基础:中断
  • 特点:
    (1)多道性:并发
    (2)无序性:作业完成顺序不定
    (3)调度性: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作业调度:按照某个作业调度算法,从磁带或磁盘的后备队列中挑选一个或多个作业装入内存;
进程调度:按照某种进程调度算法,从内存中选择其中的一道程序,将CPU分配给它。

  •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吞吐量大
    缺点:无交互能力、平均周转时间长
  • 虚拟处理机技术
(三)分时系统-60中~70中

一台主机连接了多个配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为解决多~无交互能力问题

  • 分时技术
    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流把处理机分配给联机作业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关键问题:及时接收、处理;时间片

  • 特点:多路性、及时性、交互性、独立性

  • 虚拟处理机技术

(四)实时系统

能够及时相应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 为满足实时控制、实时信息处理
  • 分类(根据控制对象不同)
    实时控制系统:工业、军事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订票系统、情报
  • 特点:
    高可靠性:容错或冗余
    及时性:时间限制
    交互性:有限地服务请求
    独立性:用户独立互不干扰;系统控制多个对象
(五)通用操作系统-60后

兼有分时、实时、批处理三者或其中两者地操作系统。

  • 实时批处理系统、分时批处理系统
    UNIX系统、Windows NT等
(六)网络操作系统

具有网络通信和网络服务功能地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设施将物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地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地系统。

  • 工作模式:
    客户机/服务机C/S模式、对等模式P2P

C/S:Client/Server
P2P:Peer-to-Peer(节点)

(七)分布式操作系统

(集中式~)
通过通信网络方式,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台分散的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连接而成的系统,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协作完成指派的任务。

  • 特点:分布性、并行性、透明性、共享性、健壮性
  • 松散耦合
  • 网络和分布式区别P11
分布式网络
系统配置各个节点相同系统不同的本机操作系统,统一管理
资源访问方式统一方式区别对待
管理控制方式功能分散在各个节点功能集中在服务器
透明性任务的划分由系统自动完成,透明任务的划分由用户完成,增加负担,不透明

(1)分布式操作系统是透明的,而网络操作系统不透明
(2)分布式是统一操作,网络要区别对待

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1.3.1 功能

1、处理器管理
(1)主要任务:对 CPU 进行高分配,并对其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2)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中采用了多道程序技术。
(3)多道程序环境下, CPU 的分配和运行都是以进程为基本单位。
(4)主要功能:进程控制和管理、进程同步与互斥、进程通信、进程调度、进程死锁

2、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内存)和外部存储器(外存),存储器管理主要是指对内存的管理。
(1)主要任务:方便用户存取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提供数据存储保护,保证数据不被破坏或非法访问;借助多道程序技术,提高内存利用率;内存容量不足时能从逻辑上扩充内存。
(2)主要功能:存储分配、存储共享、存储保护、地址转换、存储扩充。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输人、输出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1)主要任务:完成用户提出的 I /0请求,为用户分配 I/O 设备;提高 CPU 和I/O设备的利用率;提高I/O设备的运行速度;方便用户使用 I / O 设备。
(2)主要功能:设备控制与处理、设备分配与回收、设备独立性、缓冲管理和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对系统中信息资源(程序和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共享、安全、保护的使用环境。

计算机系统中程序和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外部存储器(外存)上。

(1)主要任务: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使用;实现文件共享访问;保证文件的安全。
(2)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文件共享保护和存取控制。

1.3.2 特征

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1、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目的:提高利用率、吞吐量

并行:同一时刻

2、共享性: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互斥共享:一段时间一个进程;打印机、磁带机
同时共享:一段时间多个进程“同时”(宏观)

临界资源(独占资源):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并发、共享是最基本特征、互为存在条件
3、虚拟性:一个物理实体->若干个逻辑对应物;并发、共享为前提

虚拟技术
虚拟处理机分时、多道
虚拟存储器请求分页、分段
虚拟内存覆盖、交换技术
虚拟设备SPOOLing技术

4、异步性:内存中的多个进程均按照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可再现性:只要运行环境相同,作业经历多次运行,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结果。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1.4 OS三种基本类型

OS三种基本类型: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