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式、事务学

第一讲 中学生品德发展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品德在我国又称为品行、德行或操行等。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助人为乐等,我们就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

二、品德的结构 ★★★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1.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做出缜密的抉择。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观念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3.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4.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道德的上述四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比如,行为成分与认知成分相分离,外在的行为不一定是内在的真实态度的体现,或者口头表达的态度常常不能付诸行动,即知行脱节。

三、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生活与道德规范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道德实践活动、品德结构的各成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是在小学阶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具有不同于小学生品德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处于伦理形成时期,其品德迅速发展。所谓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从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来看,中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理解水平逐步深化,道德观念的稳定性增强,逐渐形成比较明确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中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自我评价方面更加关注自己的体态容貌、内心世界;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道德评价的自律性有较大发展,即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到独立地进行道德评价,从偏向评价他人发展到学会评价自己。能够运用道德规范来比较自觉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能力。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其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中生的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随年龄增长,总的趋势是稳定性增强,多变性减少。总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实践表明,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的伦理道德发展具有成熟性。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为能自觉应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在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过程中,10岁是一个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的思维判断主要根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后儿童对此判断多依据自己内心标准,即自律道德。具体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他人以及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常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把外界环境看成是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他们的游戏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2.权威阶段(5—8岁):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一个表现则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3.可逆性阶段(8—10岁):可逆阶段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此时这种共同约定的规则具有相互取舍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认识到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倾向于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在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主要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在以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对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改和完善。其采用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故事,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在做出道德判断时,以免去惩罚与服从权力为依据,认为凡是造成较大损失、受到较严厉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行为。反之,一种行为即使是出于恶意,但如果未被觉察或未受到惩罚就不是错误的。此阶段个体通常的反应是,海因茨不该去偷药,因为偷药会被抓住,抓住后要坐牢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做道德判断时,仍会受行为结果的驱使,但也关注互惠性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遵守规则的结果造成他们能获得积极的东西,他们就推论出这个行为是道德的。此阶段的一般反应是,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或者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海因茨的妻子吃了药后病好了,海因茨会为此感觉好受些。所以第二阶段的观点经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看来,一种行为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能否取悦他人。儿童青少年愿意按照大家对自己的期望去行动,希望通过“做好人”来寻求认可。因此,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药剂师会对他生气。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做一个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不这样做,别人会骂他见死不救,没有良心。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在本阶段,社会规范和法律代替了同伴群体的规范。对社会赞许的需求不再是道德判断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法规、尊重权威,尽个体的责任和本分,维护社会秩序。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认为,海因茨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他偷窃违反了法律。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如果人人都违法偷东西,社会就会变得混乱。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在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眼中,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但如果法律以牺牲人类权利和尊严为代价,则应该予以修改完善。该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更多关注个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此阶段的个体通常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他妻子生存的权利比制裁偷窃的法律更重要;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他剥夺了制剂师谋生的权利,同时也剥夺了他的尊严。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依据自己选定的基本伦理原则、个体良心办事。这些原则如公正、平等、人的价值等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道德律令。法律条文如果与这些基本原则相冲突,就不应遵守,因为“公正高于法律”。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和种种可考虑的事情相比较,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有价值。研究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第1、2阶段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但仍有少数青少年以及青少年与成人罪犯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推理阶段;青少年和成人大都使用第3、4阶段的道德推理;只有大约35%的人在16—25岁之后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1.家庭是由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成员组成的基本社会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奠基的、直接的、重要的。2.学校教育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3.社会因素,儿童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社会变迁中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网络媒体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4.同伴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们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伴群体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同伴群体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使儿童情绪社会化,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二)内部因素1.认知失调:费斯汀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在多数情况下对某件事的态度,其认知成分(看法)与对行为成分的认知(行为)是一致的,因此心安理得,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不一致,人的认知就失调了,产生了不舒服或紧张的心理状态。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着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如好感或厌恶、赞成或反对、趋向或回避等心理准备状态。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整个学校或班级)的积极态度定势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尊师重道与爱护集体等良好品质的开端。3.道德认知: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3.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六、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培养方法 ★★★★(一)说服法: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同时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二)榜样示范:榜样在观察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为宜,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另外,可以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榜样本身也容易成为学生向往的、追随的对象,激发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上进心。(三)群体约定: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能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四)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个体刚开始不能清醒地意识到人的价值观,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学习打卡1.品德的结构□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5.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6.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培养方法□

第二讲 中学德育

一、德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以激发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包括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解放军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是一种情感培养的教育,而且是行动激发的教育。此外,还须防止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产生,应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增进世界和平、国际理解的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目标,以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二)理想和传统教育: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传统是历史中继承下来的、众多人认可的思想主张与行为习惯。理想教育重在让学生心中有明天,传统教育则在于使学生不忘昨天。二者结合,能让学生避免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而代之以历史使命感,能不断努力超越现状。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重在引导学生首先应基于现实确立理想,内容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其次,为了理想的实现,应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并付诸实践;再次,应协调个人理想与组织团队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三)集体主义教育:基本内容为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服从集体决定,遵守集体规则,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而核心内容则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原则。此外,我们须注意当学生所在的小集体与大集体(学校、国家)发生利益冲突时,也应教育学生不能仅为维护小集体的狭隘利益,而做出错误、甚至危害他人和国家的行为。(四)劳动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理,应在学习发展中努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掌握各种基本劳动技能,养成积极探索、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并且要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的素养。(五)纪律和法制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重在教育学生熟知现代社会中合格公民应遵守的基本法律,以及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校规校纪,认清权利与义务、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确立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与他人发生行为冲突时,能依法规解决问题;同时个人具有维权意识。(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这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规划人生,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能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的路径,不断提升并实现人生价值。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习惯,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行为动机定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道德培养一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各有其相互独立性,因此,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一般教育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活动和交往都能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品德,只有有目的地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设计、实施的活动,才能加速个体品德发展,并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德育过程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教育者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组织好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有吸引力的活动和交往,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促进他们品德的发展。(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德育是把道德内化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实现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教育是外因,思想斗争是内因。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学生不断做出自己的反应,汲取自己需要的,抵制自己不需要的,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教育者既要对学生积极地进行德育,同时又不能一味地灌输和强制,而要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矛盾的斗争。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总之,在德育中,要处理好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协调,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炼。每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不断提高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型的,而只能是波浪式曲折前进的,有时还会出现反复。故,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

三、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一)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在现实中,中学德育的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不够;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实践教育相当薄弱。(二)德育方法单一:长期以来,在中学德育中,“说教”和“形式主义” 现象严重,方法和手段单一。在德育的评价上,采用考分制,学生的品德转化成分数,形成考分越高者品德越好的荒谬逻辑。(三)德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学生思想认识不成熟,社会实践经验少,分辨是非能力弱,部分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如有的中学生一味赶时尚、追求怪异,奉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自私心态严重等。这也使得中学德育难度增加。(四)德育环境存在突出问题:1.学校教学环境欠缺:学校应试教育气氛浓厚,德育未受到足够重视。在应试教育下,中学以追求升学率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老师上思想政治课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仅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善。2.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纵容孩子的坏脾气;有些家长片面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品德教养。3.社会环境因素与学校德育的反差:目前,社会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与学校教育不协调,致使许多中学生产生道德心理冲突和困惑,增加德育工作的难度,甚至抵消学校的正面教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型致使青少年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二是大众传播及网络的不良影响。

四、德育的原则: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原则带有主观色彩,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或提出的.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二)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原则是制订德育计划,选择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方法,组织德育过程的重要依据。正确理解和贯彻德育原则,对确保德育工作方向,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方向性原则(1)基本含义: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原则是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提出来的,是我党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区别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的根本标志。(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体系武装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②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判断善恶的能力。③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既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2.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基本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一原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的,并符合德育过程的第一条基本规律。(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基本含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社会主义学校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粗暴训斥、讽刺挖苦、甚至体罚。②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合理、明确、适度、有序且有恒的要求,并坚持不懈地贯彻到底。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基本含义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一原则是由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决定的。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综合结果,纷繁复杂的各种影响,互相之间不仅可能存在矛盾和对立,前后也未必连贯一致,如果不加以组织,必将削弱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控制和调节各种教育影响,使之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思想品德按社会要求健康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②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③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各年级各阶段的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5.因材施教原则(1)基本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存在着年龄特征,而且存在着个别差异,只有从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③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6.长善救失原则(1)基本含义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基本含义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②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五、德育的方法 ★★★★★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二)中学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方法。一般来说,青少年学生的问题大都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因此,要解决问题,就要晓之以理、启发自觉,运用说服教育来以理服人。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示范法,一方面能通过榜样的言行,将深刻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人格化,使其生动而鲜明,富有感染性;另一方面,又符合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年龄特征,以及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心理需求。所以,这是中小学德育常用的方法之一。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指导实践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指导实践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优良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增强品德意志,从而培养品德践行能力。运用指导实践法要注意:①运用实践锻炼的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锻炼。一种是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的常规训练;另一种是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的锻炼;②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③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有序有恒的要求,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④要不断地督促检查,使之坚持;⑤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4.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情感陶冶法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情理交融。它的影响方法带有愉悦性、非强制性、无意识性等特点,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运用情感陶冶法的具体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同时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③情感陶冶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5.品德评价法对称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是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它是对学生已有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清是非,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产生一定的调节、约束作用。6.品德修养指导法也称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及其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自主接受教育。

六、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德育的实施渠道或组织形式。我国中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与集体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而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教学包括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将品德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品德行为,减少或避免知行脱节现象。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社会生产劳动;二是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三是社会调查活动,包括参观、访问、考察等。(三)课外活动:科技与文体等课外活动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内容。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能够在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良好的情操、顽强的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四)团队活动与集体活动:共青团是青少年学生自己的集体组织,通过共青团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品德。另外校会、班会、周会、晨会等集体活动也是德育的途径。(五)班主任工作: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重要力量。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班主任工作,学校可以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教育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挥上述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

学习打1.德育的主要内容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德育的原则4.德育的方法5.德育的途径

第三讲 中学社会教育

一、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一)生存教育的意义: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二)生存教育的基本途径:1.建立生存教育的保障机制:建立生存教育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重视生存教育;加强生存教育的师资培训;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2.改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主阵地。其内容主要有:挖掘课程中生存教育因素,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激励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熟练的生活技能、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正确的消费观、休闲观,使其所学能有所用,并能凭学识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一)生活教育的意义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二)生活教育的基本途径1.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社会教育资源以及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2.在各学科中渗透生活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将生活教育渗透、融合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各学科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生活教育。3.让生活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还可以通过生活专题活动、团队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三、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一)生命教育的意义: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二)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既要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要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更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1.学科教学:各门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蕴含了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在学科教学中,可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境使课堂成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2.专题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四、安全教育 ★★★★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一)安全教育的意义: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基本上做到“三懂”“三会”,即认识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性,从而增强安全意识;懂得各种危险危害的形成原理,注意了解各种安全事项的细节;懂得预防各种危险危害,积极开展安全宣传;学会报警方法,学会预防危险,学会自护自救方法。2.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学生身后都有一个关心、爱护着他(她)的家庭,每个家庭又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因此,面向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可以从校园拓展到家庭和全社会,从而推动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提高。学校的安全教育搞好了,就能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培养社会及专业的后备安全防范队伍通过良好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认识安全防范事业的崇高,为我们的安全防范事业培养后备人才。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今天一个受到良好安全教育的学生,明天必定会是一个安全防范事业的热情支持者与参与者,也可能成为安全防范的专业骨干力量。(二)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1.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维护中学生安全的一项基本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们要把做好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不能营造优良育人环境、能不能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能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一高度来认识,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仅靠保卫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生组织及学生家长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要发挥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又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教育的内容要以防人身伤害、防财务受损、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保学业完成为重点。二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让中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中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5.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在加大对校园安全保卫力量的投入、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和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学校及中学生安全的不法行为,切实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优化育人环境。

五、升学就业指导 ★★★★升学就业指导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职业,进而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为将来升学选择专业与就业选择职业,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一)升学就业指导的意义1.改变学生盲目被动的升学选择:升学指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初中毕业生还是高中毕业生,都面临着多条升学途径。而对于升学选择,相当多的中学生处于盲目被动状态。通过升学指导,可使学生对每一种选择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改变学生的盲目、被动状态。2.为学生提供职业选择:学生考入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决定了他们将来的职业范围和生活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升学就是间接的职业选择。通过升学、就业指导可以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供职业选择。(二)升学就业指导的基本途径1.升学指导:升学指导是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进行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指导:毕业生报考什么学校、攻读什么专业,其选择过程与个人的价值观念直接相关。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解除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2)复习指导:复习指导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好各任课教师的联络协调工作;指导学生进行解题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3)心理指导:在考生中有一些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等,它们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复习和临场发挥。为此,教师应注意:一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控;二要指导学生学会适应考场。2.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意识指导、就业准备指导和就业具体指导三个方面。(1)就业意识指导:就业意识是指学生对职业对象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职业对象的意向和态度。就业意识指导,就是指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做到“三个了解” (了解社会、职业、自己),树立“三个观念” (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择业观),处理好“三者关系”(国家、集体、个人)。(2)就业准备指导:就业准备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督促学生扎实地抓好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般职业技能训练;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训练。(3)就业具体指导:一方面,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通过一些心理测验(兴趣、气质、能力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再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择业。

学习打卡1.生存教育□2.生活教育□3.生命教育□4.安全教育□5.升学就业指导□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讲 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和特征 ★(一)班集体的概念: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二)班集体的特征1.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它使集体成员在认同目标的基础上,保持行动的一致性,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团结奋进。2.健全的组织系统:班集体中健全的组织系统构成班集体的核心,通过这个核心的组织系统,班级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动员起来。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一个正常运行的组织必须具有制度与纪律的约束,否则就是松散的团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全体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其规定。4.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都具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成员之间相互信赖、相互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优势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班集体的形成主要包括班集体组建、班集体骨干力量的形成和班集体的发展成熟三个基本阶段。(一)班集体组建阶段: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班主任是班集体建立的核心力量。创建班集体时的首要工作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制定班级的目标,应包括远期、中期和近期的目标。制定出的目标应该既有发展性和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同时,应尽量让全班同学都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个人目标能与班集体的目标结合起来。班集体创建阶段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形成对班级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班风,为班集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班集体骨干力量的形成阶段:班集体内部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学生干部骨干力量的培养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班主任可以组织全班同学选举,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出自己信任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建立班委会组织。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级干部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非常重要,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加强对班干部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协助管理班级事务,逐步培养他们组织和开展班级、学校活动的能力。班主任还应有意识地给班干部提供一些工作和锻炼能力的机会,通过示范、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三)班集体的发展成熟阶段: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发展,班干部的队伍也建立起来了,这时候班主任要对班干部加强监督,督促他们各司其职,自觉根据班级制度和纪律要求进行自主管理。在这个阶段,班主任关键要引导班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而带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和维护班级秩序、关心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全班同学都能团结在班委会的组织下,这是班级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三、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有近期、中期、远期三种,目标的提出要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二)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班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在班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能热心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教育活动和阶段性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主要涉及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师可通过讲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方法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六)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是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班集体,培养班集体,依靠并通过班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个人,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进行个别教育,使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打卡1.班集体的概念和特征□2.班集体的发展阶段□3.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第二讲 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课堂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维持功能:维持功能是指课堂管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维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2.促进功能: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增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3.发展功能: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一)课堂管理的原则1.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课堂管理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管理,不只是控制行为、协调关系,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管理者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要建构的课堂管理,应该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等等。2.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管理,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学活动中的纪律约束、行为规范,都必须尊重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是相辅相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是对各个个体的关注,只有关注各个有差异的个体,才能真正促使全体的发展。课堂管理,必须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管理,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学习行为。4.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不注意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的调控。课堂管理,必须通过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使教与学有机互动,处于最优状态,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课堂管理的模式(1)行为主义取向: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他们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或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或者是因为没有学会正确的行为。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的责任是强化适宜的行为,根除不适宜的行为。(2)人本主义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的课堂管理者认为,学生有自己的决策能力,他们可以对控制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主动精神,向学生提供最好的机会去发掘归属感、成就感和积极的自我认同,以此来维持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应更多地运用沟通技能,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后果,自己把问题解决。(3)教师效能取向:教师效能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关注的是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高。持这一取向的研究者认为,课堂管理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管理技能;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可以达到改善课堂管理质量的效果。(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课堂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教师领导风格的影响来实现的。学校领导是采取较自由民主的管理方式,还是采取较专制的监督管理方式,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风格。2.教师的领导风格:有研究显示,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采取参与式领导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创造比较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采取监督式领导的教师,比较专横、独断,其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集体讨论的进程和学生的问题行为上。3.班级的状况: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班级规模越大,教师课堂管理的过程越困难。同时,每一个班级都有其独特性,班级的性质对于课堂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班级的性质主要体现在班风和学风上,教师应该根据班风和学风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课堂管理模式对其进行指导教育,以期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4.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所谓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职业和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存在某种固定的期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期望是师生长期交往方式和一般行为的结果。班级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和与教师的接触过程中,会对师生的课堂行为形成定型期望。他们希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这种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的效果。

二、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使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笼罩在相同的课堂气氛下。(一)课堂气氛的类型:课堂气氛可以通过知觉水平、思维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注意状态等指标反映出来。根据上述指标在课堂中的不同情况,可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对抗型三种。三种课堂气氛类型及其基本特征见下表所示。

(二)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威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1.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的形成。在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中,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课堂气氛最好,而专制型领导对控制课堂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的班级比较有效。教师威信的建立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及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要有了解和教育学生的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感以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2.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通过对学生情感体验的直接影响来制约课堂气氛。当有威信的、受学生尊重的教师上课时,学生就会情绪饱满、精神振奋、专心听讲;反之,学生则表现出无精打采或过度紧张的状态。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教师的信赖感;而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可能导致学生自暴自弃、降低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气氛。4.教师的情绪状态: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在意图、观点和情感上与教师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相反,消极的情绪状态势必会影响课堂气氛。(三)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③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④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学习打卡1.课堂管理的原则□2.课堂气氛的类型□3.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第三讲 课堂纪律

一、课堂纪律的类型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课堂纪律的发展,课堂纪律的形成往往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国外学者参照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纪律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1.反抗行为阶段。4—5岁前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当教师或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很有效地得到约束,反之,他们就可能不断表现出不良行为。2.自我服务行为阶段。5—7岁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学生很少具有自我纪律感,表现得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纪律问题,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不断的监督。3.人际纪律阶段。大多数中学生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让他们安静下来,他们就会安静下来。他们基本上不借助强力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但是需要轻微的提示。4.自我约束阶段。多数中学生能够达到这一水平,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能够自我约束。(一)教师促成的纪律:即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刚入学的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二)集体促成的纪律:即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均属于这类纪律。(三)任务促成的纪律:即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四)自我促成的纪律:即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一)课堂情境结构1.班级规模的控制: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2.课堂常规的建立: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3.学生座位的分配: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二)课堂教学结构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必须要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变化规律,分段布局,因时调控,才能维持课堂纪律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课程表的编制:课程表是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条件,它的编制首先应尽量将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节课,将音乐、美术、体育和习字等技能课安排在下午。其次,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避免同类刺激长时间地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而导致疲劳和厌烦。3.教学过程的规划:合理规划教学过程是维持课堂纪律的重要条件。问题行为与后进生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的概念不同。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通常有较多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而言的,其主体可能是后进生,也有可能是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另外,问题行为的消极程度有不稳定性。故,不能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

三、课堂问题行为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1.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具体来讲,课堂问题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直接妨碍教学或学习过程的行为,以及某些适应不良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法,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划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两种。(1)外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容易被察觉、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主要包括攻击性行为、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对于这种问题行为,教师应迅速、果断地加以制止,并对行为主体进行批评,防止该行为在课堂上蔓延。(2)内向性问题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不易被教师察觉的、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的行为。主要包括注意力涣散行为,对课堂活动的回避行为,对课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抗拒课堂的行为。存在内向性问题行为的学生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关心和注意,还常常表现出依顺和服从,使人觉得他不存在困难也无须外界的帮助。因此,这一类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具体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与敬业精神。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任何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其教师的教学观中,都必须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否则,难以做到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上少数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忽视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这样必然导致甚至助长问题行为的发生。2.学生的身心因素:学生的身心因素具体包括学生的生理障碍与心理缺失、倾向性。一方面,学生若有视、听、说等方面的生理障碍,或患有“多动症”,就难免出现问题行为。此外,心理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也会引起问题行为。另一方面,学生个性倾向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一般地,不同倾向性的学生对环境和课堂气氛的感受是有差异的,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好动、有的好静,因此,在同一课堂气氛中,全体学生难免会有不同行为表现,可能就会有问题行为的产生。3.环境的因素: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1)家庭: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也经常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甚至挑衅滋事。另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2)大众媒体: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消极的媒体内容会导致学生产生性格障碍。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问题行为的出现。(3)课堂内部环境: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课堂中温度适宜、色彩明亮、气氛融洽,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相反,如果课堂环境恶劣,气氛紧张,学生就可能会感受到昏昏沉沉、懒懒散散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加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三)处置和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但是当学生的问题行为已经发生时,应对行为主体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因此,不管是对于个体的问题行为还是对于团体的问题行为,教师都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式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1.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成就感,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其更快地适应课堂环境。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新内容时,应交代清楚其来龙去脉,把新知识整合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使其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基础,从而减轻因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焦虑感。3.对于课业给予精确的指导学生对于学习的盲目性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而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清晰的学习指导,使其了解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得到帮助,从而减轻或消除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急躁、厌烦、焦虑等情绪,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良好的教学秩序能够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绪平静、思维活跃,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5.协调同伴间的人际关系帮助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注意制止学生中存在的彼此伤害的行为,如讽刺、挖苦、嘲笑等。6.建立家校联系家庭环境是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相互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7.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疗法,需要师生密切配合。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它对于复杂问题行为,尤其是由内在刺激引起的问题行为效果比较显著。

学习打卡1.课堂纪律的类型□2.课堂结构□3.课堂问题行为□

第四讲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1.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观察法的正确运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②要有科学而可行的观察计划,主要解决怎么做;③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主要是确保材料的客观真实性;④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找到本质;⑤写出结论,对观察做出准确、全面的终结性评价。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观察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观察法运用中,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2.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②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③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④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⑤和学生谈话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⑥谈话后写出谈话记录,记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非正式谈话是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有意识地在活动和交往中与他们多接触。由于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从中了解学生。(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培养,虽然会因学校、教师、学生等条件不同而于方法上各异,但是,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却大同小异,具体方法见第一节班集体里的内容。(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优秀生一般指在班级中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是骨干,是班主任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同学中有威信、有影响。因此,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对班集体建设关系重大。优秀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别是中学生,可塑性大,不稳定性突出,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可能性大。因此,班主任对优秀生的教育既要体现培养和爱护,又要体现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1)加强理想教育:优秀生一般都具有言行一致的健康人格,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但是,班主任仍不能忽视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端正学习动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发奋学习的志向,不断向他们提出新要求,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2)客观评价:优秀生不是完人,也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班主任要看到他们优秀的主流,肯定成绩,创造条件扬其所长。同时,对优秀生的缺点及不良倾向,班主任也不能袒护、迁就,应及时教育引导。2.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按类型划分,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后进生人数虽少,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大,如果不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一点,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要注意三点。第一,以爱动其心。无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只有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与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感化后进生。后进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排斥、被讽刺的体验较多,他们更需要温暖和爱。班主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悟到教师的爱心和期待,自觉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第二,以理服其人。后进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特点外,还有许多特殊之处,如自尊心特别强,意志和毅力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作为后进生,他们自己也知道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难以独自找到摆脱这种处境的方法。班主任做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决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明察问题,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改过自新。第三,以智导其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可以说,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既要注重科学性,又要注重艺术性。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其中难免会有反复和冲突。对此,班主任在转化教育过程中,要利用教育机智,有效进行教育。(四)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班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是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发展成长的。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一名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教师,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多位教师通力协作教育的过程。班主任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协调所有任课教师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力量。具体要做到①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②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③调节各学科教育负担,妥善做出全面的安排。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团队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它在班集体中的核心作用,班主任有责任指导团队活动。具体应当做好如下一些工作:①协助团队组织制订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与团队组织计划要步调一致;②帮助团队组织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的条件;③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力量,具体要做到:①要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全面情况;②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③争取校外各种积极的教育因素,以此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五)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班主任做好操行评定应注意:①实事求是,公平客观;②全面地看待学生的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③评语简明、具体、贴切,秉承激励性原则,严禁使用伤害学生情感的措辞。(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班主任工作计划要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政策和法规来制定,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相联系。计划要全面,目的要明确,条理要清楚,阐述要简练,操作要可行。班主任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又是对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使总结客观真实,班主任应注意日常班级管理和活动资料的积累。总结也不是平时工作的简单复述,要有事实、有分析,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班级教育的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了解和研究学生2.做好个别教育工作3.协调好各方面教育力量4.操行评定5.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五讲 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可分为广义的课外活动和狭义的课外活动。广义的课外活动包括除学校教育中正式的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课外活动就是指学校内的课外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总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课外活动的意义在于: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2.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学校现行的课外活动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科技活动发展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以及对科学探索精神,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课堂上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相比较,在科技活动中,更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要目的。(二)学科活动课外活动中的各种专门学习小组,如数学小组、外语小组、绘画小组、声乐小组等为学生们提供机会去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这些小组的活动内容,不是对课堂教学中相关学科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加深和拓宽,并强调实际应用,具有自的侧重点,如物理小组以提高实验能力为重点。(三)文体活动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歌咏、舞蹈、音乐、摄影和雕刻等展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与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并为创造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体育活动注重技能的训练、体能的提高和意志力的培养。适当开展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四)课外阅读活动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不局限于与所学科目相关的范围,因而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新知识、新见解的敏感性。(五)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如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拥军小组活动,支农义务劳动等。但这仅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学校课外活动的范围应是十分广泛的,各种专题性社会调查、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等,都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外活动的特点 ★★★(一)自愿参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以自主选择为原则的。接受按课程标准进行的学科课堂教学,是生的义务和责任,有一定的强制性。但课外活动的参与与否,参加哪一类活动,这些都是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各方面的条件来自主选择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不同水平的活动进行选择。(二)自主活动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在参加课外活动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教师更多的是作为指导者,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他们一定的提示或指导。自学习能力是现代学习化社会对每个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现实要求。课外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及的。(三)形式多样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受教师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途径。学生可以采用科技活动小组、读书会、实地调查、游戏、报告会、科普讲座、兴趣小组和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活动。即使是同样的活动内容和目的,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来实现。(四)内容开放课外活动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课外活动不受或不完全受教学计划的控制,它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等为基础,结合学校的条件开展活动,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们的特长,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发掘他们的潜力,展现他们独特的天赋,使个性的发展丰富多彩,又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把最新的信息引入到学生的认识范围之中,使学生们的知识经验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体现时代精神。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一)群众性活动它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助。这种活动有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参加活动的具体人数,则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具体的活动方式有报告会、讲座、演讲、社团、纪念日活动、文艺主题会、晚会、墙报和黑板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看电影、参观、访问、游览、表演、各项竞赛、公益劳动、文娱训练、体育锻炼等。(二)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它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小组活动的种类有:学科小组(文学、数学、历史、地理等)、科技小组(无线电、航模等)、艺术小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体育小组(体操、球类、武术等)、劳动技术小组(电工、电器维修、刺绣、公益服务)等。小组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有固定的活动日和活动时间,有辅导员的具体指导,有严格的纪律制度。(三)个人活动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活动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课外书刊,写读书心得,记日记,练习创作、书法、绘画、演奏、摄影、采集标本,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等活动,以及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等。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提高独立从事艺术创作和体育锻炼的能力。

六、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目标的确定要做到明确、具体,要始终坚持寓教育于活动中,预防将活动流于形式。加强课外活动的计划性是保证课外活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课外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有所收益,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果活动本身没有充实的知识内容和趣味性,不仅无法吸引学生,而且也会丧失其教育意义。因此,课外活动本身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组织、参加活动,使他们从中学会自治、自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应处于辅助的地位,给予学生引导、启发、指点和帮助。

1.课外活动的意义2.课外活动主要内容3.课外活动特点4.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5.课外活动组织管理要求

第六讲 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长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分不开的。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最大,起主导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学校教育的影响就会大大削弱。

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调 ★★一般而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调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互相访问:学校同家长就教育孩子问题互相访问、交谈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途径。家庭和学校间的互相访问既可交流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也可在此基础上研究教育措施、统一教育口径,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访问方式具体有:①研究性家庭访问。这种访问强调有重点地进行一些个案家访。②常规性访问。这是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教师、班主任代表学校就教育孩子问题对家长进行访问。③家长访问学校。其目的在于商讨教育策略,明确教育目标,协调统一教育影响,提高教育效果。④家长访问班主任。其目的在于向学校通报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建议。2.通信联系:家庭和学校之间通过电话、短信平台、电子邮箱、学校网站等方式实现双方的联系,互通教育信息。这种途径可以弥补因学生多或学生家庭距校路程较远而带来的不便。3.召开家长座谈会:召开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主要且高效的途径。家长座谈会包括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类型,其中较多的是召开班级的家长座谈会。4.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它的特点是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程度,提高了家庭对学校工作的责任感,不仅有利于家庭与学校协调一致地教育好学生,而且有利于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5.开办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目的在于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其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学校的特点是能够从理论上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从方法上给家长以指导,通过提高家长素质达到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目的,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调 ★★

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调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校的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工作:学校主动地安排、组织社会宣传和服务性工作.,这是学校与社会教育做到协调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向社会各单位、团体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宣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等,以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教育机构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从而与学校教育工作协调配合,支持、帮助学校搞好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工作。2.加强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校与社区联系途径是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将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将要开展的活动及时向社区反映,通过宣传部门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支持学校。第二,学校要争取社会宣传的配合支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寓教于各种有益活动之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3.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学校要把那些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教育学生的基地。如工厂、企业、敬老院、风景区等,这些单位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要依托这些单位建立起长久的、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4.聘请校外辅导员:聘请校外辅导员的条件是:他们在所在单位具有较高的声望、有专长、关心教育、热爱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

学习打卡。1.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调□2.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调□

第七讲 教师心理

一、教师角色心理 ★★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教师角色是指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并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角色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团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时包含着许多社会期望教师个体应表现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构成1.传道者角色: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进入现代社会后,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学校、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且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心加工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的职责。3.管理者角色: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4.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很好地解释了这种角色特点,他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又希望教师是分担自己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

(三)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1.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要促进教师角色的形成,首先要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正式成为教师前就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的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为教师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精力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2.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3.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方法,进行因材施教。这种创造性还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这是一种教师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或偶发事件的特殊能力,特别是教师面对突发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4.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周期长、见效慢,教师的教育影响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正如俗语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劳动的效果只能在学生未来发展的成就上体现出来,教育的成效最终要在学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教师的劳动从劳动手段角度讲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2.树立学习榜样:树立榜样有助于新教师形成职业角色,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人们能够掌握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学会在不同情境中从事角色活动,处理角色冲突。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要促进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新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使自身的心理需要发生变化。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逐渐形成的教师职业特有的心理品质,是从事教师职业者所共有的、典型的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教师的认知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和注意力特征。1.观察力特征:教师的观察力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发挥教育机智、因材施教的前提,因此,善于观察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教师的观察力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客观性,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时,应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的行为;②敏锐性,要求教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洞察学生的思维、从转瞬即逝的变化中判断学生的情绪,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精细性,要求教师能够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能从笼统的事物特征中区分细微特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2.思维特征:教师从观察中获得的材料,必须经过思维的加工才能形成教育决策,因此思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志。教师的思维能力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考查问题时要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有充分的逻辑依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②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能将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散思考,得出新知识。教师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等方面。3.注意力特征:注意力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增强清晰度和调控的功能,可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细致的观察,提高感受性,准确记忆,思维敏锐,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注意分配能力上。注意分配能力是指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主要对象,又能分散注意到其他对象的能力。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较强的注意分配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熟练掌握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持良好情绪以及加强注意分配练习等方法来提高注意分配能力。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理想中的女性的雕像。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后人就把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二)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工作的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领导方式方面。1.情感品质:教师的情感品质包括教师的爱、教师的期待。其中教师的期待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2.意志品质: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决定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的主观因素,是教师运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工作困难的内部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标明确,执着追求;明辨是非,坚定果断;处事沉稳,自制力强;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3.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风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此外还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三)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是解释教师内在动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大的影响。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动机、教师教改的欲望、校长对教师能力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课堂管理等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教师的成长心理 ★★★

(一)教师的成长历程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教师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教师拥有和带入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通常是经过正规而严格的教师教育而获得的。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教师要拥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的素养。1.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知识经验,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舒尔曼提出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其他课程知识。我国的申继亮和辛涛等人提出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2.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因素,通常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3.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形成的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和价值的理想与信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精神内核。(1)关注生存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由上述可见,教师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和需要,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课堂行为。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教师的发展都会经历三个阶段。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是伯利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研究以及职业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提出的。(1)新手阶段:新手型教师是指经过系统教师教育和专业学习,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表现出以下特征:理性化,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验。(2)熟练新手阶段:新手型教师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手,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还不能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一般来说,具有2—3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处于这一阶段。(3)胜任阶段:大部分的新手型教师在经过3—4年的教学实践和职业培训之后,能够发展成为胜任型教师,这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胜任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教学目的性相对明确,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更强的责任心,但是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足够流畅、灵活的程度。(4)业务精干阶段:一般来说,到第五年,积累了相当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便进入了业务精干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表现出以下的特征:对教学情境有敏锐的直觉感受力,教师技能达到认知自动水平,教学行为达到流畅、灵活的程度。(5)专家阶段:专家阶段是教师发展的最终阶段,只有少部分教师才能达到这个阶段。专家阶段的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征是:观察教学情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第二,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为新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提供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国内外研究显示,有效地促进在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新教师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新教师习得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表现出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观摩的形式有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两种。(1)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观摩。组织化观摩适用于刚入职的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可以采取现场观摩(如组织听课)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的方法。在组织教师进行观摩之前,应制订周密的观摩计划,明确观摩的内容、角度、程序,在观摩的过程中应仔细感受、体会,详细记录,观摩之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对观摩过程中的体会进行消化、吸收。研究表明,组织化观摩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理解学生的想法,使教师的课堂行为变得更自然。(2)非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与组织化观摩相对立,是指没有明确目的和计划的观摩。它对观摩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微格教学是对新教师进行技能训练、提高新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它将新教师的教学过程拍摄成录像,能够使教师更加直接、深入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研究表明,微格教学的效果在4个月后仍很明显。一般情况下,微格教学通常采用以下教学程序:①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明确作为分析对象的教学行为;②观看有关教学录像,指导新教师掌握这种教学行为的教学要点;③新教师制订微格教学的教学计划,选取少量的学生作为听课对象,开展实际教学,并将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④新教师与指导者共同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问题,探索改进的办法;⑤在对第一次微格教学分析评论的基础上,设计第二次微格教学;⑥选取其他学生作为微格教学的对象,将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⑦新教师与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第二次微格教学。这样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3.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决策训练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将要教授的班级状况的基础上,新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从中找到自己教学的最佳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指导者会向新教师展示更恰当的教学行为,同时给予说明,因此新教师可以获得近乎实际上课的教学经验,从而改善其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4.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实践,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建立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反思训练是提高新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善自身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波斯纳认为经验的反思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并不能对教师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1)教师反思内容:教师的反思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活动的反思,是教师在完成活动之后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想法的反思;第二,活动中的反思,是教师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想法的反思;第三,以以上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并指导以后活动的反思。(2)教师反思环节:教师反思的环节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①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使教师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②观察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广泛地收集、分析相关的经验,特别是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③抽象的重新概括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在明确了问题情境之后,重新审视自己,寻找新的思想和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④积极验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开始使用自己获取的新策略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观察其是否有效。(3)教师反思方法布鲁巴奇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四种方法:①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写下自己的经验,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②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并对此进行讨论分析。③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就课堂上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为所有教师共享。④行动研究。教师及研究者为弄清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实质,探索更先进的教学方案,采取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革。

学习打卡1.教师角色的构成2.教师的认知特征3.教师的人格特征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5.教师的成长心理

第八讲 教师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社会适应良好,具有完善的人格和能力,且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有别于普通人。在社会期待、家长期待、学生期待下,教师的自我期待更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标准:①认同教师角色,能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②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客观的评价他人,与人相处时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③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基本一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保持在适当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目标,有较高的教育效能;④具有教育独创性。能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特点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⑤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工作中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将不愉快的情绪带入家庭或课堂,对学生一视同仁,能冷静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目前,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至今尚未引起社会的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职业角色问题:有些教师虽然在从事教师工作,却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缺乏职业自豪感。另外,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教师内心产生角色冲突,导致一些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不积极且效率差,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得过且过的心理严重。(二)抑郁: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但评价体系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功利化的教育观、高升学率的质量观,依然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同时,近年来,教师岗位竞争十分激烈,量化考核、职务职称评定、竞争聘任上岗、末位淘汰等措施,使不少竞争失败的教师心理失衡,抑郁沮丧。(三)付出与获取的反差造成心理矛盾: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付出劳动很多,但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却远未达到较理想的程度。这种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回报的矛盾,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冲突。(四)交际不适:教师的人际交往以师生交往为主,多处于校园之中,人际关系单调、狭窄,教师群体成为孤立、封闭群体,与社会的联系和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少。且在人际交往中有不适的感觉,表现出固执、偏激、好为人师等不良倾向。(五)职业倦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拉奇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衰竭指个体工作热情完全消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体评价自我价值的倾向降低。

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可以说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这里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压力:在我国的传统价值文化里,“敬业”与“奉献”等价值观念在长期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同时也成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而且这些价值观念通过文化的传承已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于是,对教师的要求就固定化为教师应该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具有“人梯精神”。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却没有考虑到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拥有七情六欲以及合理的物质要求。由于片面地强化这一充满理想追求的“价值目标”,而忽视了教师职业的社会性的一面,使教师职业缺少生动性和主体性,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与压力。(二)激烈的角色冲突:在传统的教育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但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学生在某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可能超过教师,在课堂上有些教师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教师要严格自律,这使得教师的一些思想、情感不能随意表露,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加上教师劳动的常规性、重复性特点,长期的重复劳动使教师难以从工作中获得职业成就感。(三)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被教师关注,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易为教师所控制,这也对教师构成心理威胁。学生之间的矛盾,不良行为,厌学情绪,较差的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都是中小学教师每日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常使教师有厌倦感,致使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四)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及我国教育现状: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师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教师职业的这些特殊性也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同时,虽然“科教兴国”已成为基本国策,但由于国情,政府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经费来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面临的工作环境极为艰苦。据报道,农村教师工资拖欠率达到了31.5%,城市学校也有工资不能全额发放的现象。工作繁重、待遇低是造成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包括:(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2)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3)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改变认知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知活动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教师不合理的认知,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导致教育行为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不合理认知有:(1)对教师职业的错误看法:认为教师社会地位虚高,经济地位实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职业。(2)错误的学生观:认为学生都难管,把学生的顽皮和违纪行为看成被家长宠坏或本性顽劣,而不是偶尔的过失或成长中的问题,不把学生看成是独立自主的发展个体。(3)错误的人才观: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因而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而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瞧不起,由此在不经意中对他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对待。以上不合理认知,是教师产生不良心态的主要思想基础,必须引起重视并予以改正。2.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自我概念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感情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教师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合理要求自我,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教师因为对自己更加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如人意之处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二)自我调适1.情绪控制: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消极情绪和挫折带进教室,控制消极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首先,客观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其次,要能变换角度看问题。我们的情绪体验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在事件中的认知,对于顽皮和成绩差的学生,应该看到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若给以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是可以改变的。再次,与人相处心理换位。生活中难免与他人发生矛盾,这时,试着心理换位,即把自己置身于对方的立场去思考、感受,会发现各自都有道理,本不该互相敌视,这样有利于及时化解不良情绪。2.合理宣泄:教师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产生不良情绪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不良情绪积累过多,得不到适当宣泄,易造成心身紧张,甚至疾病。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3.学会放松: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静坐、听音乐、打篮球、钓鱼、练书法等。

学习打卡1.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