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需要 WebSocket?
在使用 HTTP 协议时,用户点击网页上的按钮,客户端发送一次请求,服务器返回一次响应,如下图所示。不难发现,服务器从来都不会主动向客户端发送一次请求。
因此在 HTTP 协议中,客户端是主动方,服务器是被动方。
考虑网页游戏的场景,通常情况下玩家不需要点击鼠标,怪物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刷新出来。也就是说,在用户不做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客户端能够收到消息并发生变更。那么这种看起来像是服务器主动发送消息给客户端的场景是如何实现的呢?
何谓 “看起来像是”?答:在定时轮询和长轮询中,仍然是客户端主动发送请求,只是用户感知不到,误以为是服务器在主动发送数据。
最常见的做法是「HTTP 定时轮询」,客户端定时自动发送 HTTP 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对客户端进行响应,如下图所示。这是一种「伪服务器推」的形式,它其实并不是服务器主动发送消息到客户端,而是客户端不断请求服务器,只是用户无感知而已。
使用该方式的场景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扫码登录。比如微信的登录平台,前端网页不知道用户是否完成扫码,于是不断向后端服务器询问,如下图所示。一般请求间隔是在 1 到 2 秒之间,保证用户在扫码后的 1 到 2 秒中能够得到反馈。
以上便是「HTTP 定时轮询」,它的缺点在于:
- 每次请求消耗带宽,增加了下游服务器的负担;
- 最快情况下,用户也需要等待 1 到 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