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信号处理基础】自动曝光算法

1.自动曝光算法流程

自动曝光的过程实际上是反馈控制的过程。

1)对当前传感器接收到的图像进行亮度统计,或者叫测光

2)对当前亮度进行评估,判断当前亮度是否达到目标亮度容许门限

3)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设置重新设置相机参数,重复步骤1)、2),直到当前亮度达到目标亮度门限,算法收敛;

2.自动曝光中的关键概念

2.1 目标亮度

        自动曝光的目的是使得图像中感兴趣区域拥有较好的对比度,能够展现画面中的更多信息。

        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是采用“18度灰”来评估当前画面的亮度是否合适。

图1 人眼响应与反射率关系[1]

18度灰:18度灰原本的含义是具有18%反射率的灰色色卡。由于人眼对光亮度的响应不是线性的,具有50%反射率的物体在人眼中表现为偏亮。18%反射率物体在人眼中为灰色。为了尽可能接近人眼的真实感受,测光时也要采用18%灰阶色卡,调整相机参数,使其达到中间灰度水平。

注意:对于场景中存在大片反射率偏低或者偏高的场景,18度灰理论会失效。比如在拍摄雪地场景时,如果调整曝光使得画面亮度为中等水平,则会使画面偏暗,感官上失真。所以在使用相机拍照时,遇到白色场景需要增加曝光,黑色场景需要减少曝光,也就是“白加黑减”原则。

2.2 相机曝光参数

        相机能够直接影响图像电信号强度 或者  通过调整进光量间接影响电信号强度的参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曝光三要素”。

光圈:光圈大小决定入瞳大小,进而决定进光量多少;

快门速度:在数字图像成像过程中,表现为感光器件对光信号进行积分的时间,快门速度越快,积分时间越短;

感光度ISO:这里的ISO其实指的就是国际标准。在胶卷相机时代,不同ISO数值的胶片对光线的敏感度不同。在现代数码相机中,通过控制电信号的增益来实现相同的效果。ISO越高,增益越大,同样进光量下产生的电信号越强,但是同时噪声也会被放大,所以感光度ISO在曝光控制中一般是最后调整的。

2.3 曝光参数方程加法系统

        可以将物体表面亮度和ISO感光度看作是输入,光圈大小和快门快慢看作是阀门,当物体表面亮度高时,意味着输入大,需要减小光圈和提高快门速度来将阀门调小。当物体表面亮度低时,可以增大光圈和减小快门速度来将阀门调大。在这个过程中,ISO可以直接调整转换成电子数量输入的多少。当输入和阀门匹配时,得到的曝光就是合适的。

        将输入和阀门作为等式的两端,可以得到一个表达式[2]:

$\frac{​{​{F}^{2}}}{t}=\frac{​{​{L}_{S}}\cdot S}{k}$

        其中,F是光圈数,t是曝光时间,{L}_{S}是物体表面亮度,S是感光度,k是调节等式两边平衡的因子。

光圈数F计算公式:光圈数是镜头相对孔径的倒数,相对孔径为$\frac{D}{f}$,其中D为入瞳直径,f为镜头焦距。镜头的相对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大。$F=\frac{f}{D}$。F数越大,进光量越小。由于进光量是和入瞳面积成正比,而入瞳面积和入瞳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F增大根号2倍,进光量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这就是F数为1,1.4,2,2.8,4的原因。

        由于${​{F}^{2}}$tS都是成倍变化的,所以适合使用对数来表示,对上述公式求以2为底的对数,可以得到一个加法公式

AV+TV=BV+SV

        其中,$AV={​{\log }_{2}}{​{F}^{2}}$$TV={​{\log }_{2}}\frac{1}{t}$$BV={​{\log }_{2}}\frac{​{​{L}_{S}}}{kN}$$SV={​{\log }_{2}}SN$。等式两边的和都可以被称为EV(exposure value)曝光值。

2.4 测光表

        上述公式中,AV,TV,SV是可调量,BV是待测量。当确定BV后,可以调整前三个值,使得等式成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提前标定不同光照所对应的三个曝光参数。在标定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的亮度下,根据测光模式计算得到当前BV值,然后可以得到若干(AV,TV,SV)的组合,这些组合与BV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测光表。在自动曝光过程中,首先利用对场景进行亮度估计,然后根据得到的亮度值查询测光表,根据设置的曝光模式(快门优先/光圈优先)得到相应的曝光参数。

2.5 测光模式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对图像画面中的所有物体都感兴趣,而是对画面的某一个主体感兴趣。因此,在对画面进行测光时,通常不会将整幅图像的亮度都做统一的考虑,而是侧重于画面中某些主体部分。基本的测光模式也分为以下几种:

1)中央重点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兼顾中央与全局,权重随中央到四周下降;

2)中央局部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只考虑中央部分区域;

3)点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只考虑选取点的一小部分的区域作为测光区域;

4)分区测光:将画面分为多个区域,通过算法判断主体区域,并自适应计算每个区域对应权重。相机中的背光补偿模式通常会使用此算法。

        除了按区域进行测光以外,还发展出了基于亮度直方图的测光法,基于图像熵的测光法。

参考文献

[1] 孟梦. 高清摄像机自动白平衡和自动曝光算法研究及实现[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2] 伯弓. 从EV值谈到曝光参数方程加法系统[J]. 照相机, 1994, (3): 8-1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