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RIP路由协议简介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小型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
原理
RIP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每个路由器都会维护一个路由表,其中包含到达目标网络的最佳路径和跳数信息。路由器通过周期性地交换路由更新消息,更新彼此的路由表。
特点
RIP是一种基于广播的协议,广播路由更新消息以通知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RIP的最大跳数限制为15,超过这个跳数的路由会被认为是不可达的。RIP还支持自动汇总,可以将连续的子网合并为更大的网络。
配置
在使用RIP进行路由选择之前,需要在每个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配置包括启用RIP、指定RIP版本(RIPv1或RIPv2)、设置接口和网络的RIP广播等。
优缺点
RIP的优点包括简单、易于配置和实施,适用于小型网络。然而,RIP的缺点是相对较慢的收敛时间和较大的网络开销,对大型网络和复杂拓扑不太适用。
实验要求
1、R1-R3地址为192.168.1.0/24;请合理分配
2、R3的环回为3.3.3.0/24.该网段不能在rip中宣告
3、整个网络使用RIPv2,全网可达,路由表汇总,放置环路,保障更新安全,加快收敛速度
IP分配
根据提供的网络段和子网掩码,可以将网络划分如下:
1. 骨干网络段:192.168.1.0/26
- 骨干1: 192.168.1.0/30
- 骨干2: 192.168.1.4/30
2. R1网络段:
- R1环回1: 192.168.1.64/27
- R1环回2: 192.168.1.96/27
3. R2网络段:
- R2环回1: 192.168.1.128/27
- R2环回2: 192.168.1.160/27
搭建实验拓扑
配置路由器IP地址


配置环回接口


查看配置信息
使用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配置情况
配置路由器宣告实现全网可达
优化实验
路由表汇总
使用rip summary-address进行汇总
防止环路
保障更新安全
手工认证
使用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ual cipher + 密码进行手工认证
加快收敛
使用times rip +30(更新)+180(失效)+300(刷新)进行加快收敛操作
测试ping通
实验总结
1. 整个网络的地址为192.168.1.0/24
- R1地址范围:192.168.1.1 - 192.168.1.127
- R2地址范围:192.168.1.128 - 192.168.1.191
- R3地址范围:192.168.1.192 - 192.168.1.254
2. R3的环回地址为3.3.3.0/24
- 该网段不会在RIP协议中宣告。
3. 使用RIPv2协议进行全网可达的路由配置,并进行以下设置:
- 路由表汇总:在骨干网络中,R1和R2进行路由表汇总,将骨干网络的路由信息向外宣告。
- 防止环路:配置适当的距离矢量参数(如距离、封装等),以避免形成环路。
- 更新安全:使用密码验证和密钥认证等措施,确保路由器之间的路由更新是安全的。
- 收敛速度加快:使用快速更新机制,如快速失效检测(Fast Convergence)和快速重启等技术,以加快路由收敛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