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里聊一下我对八股文的一些看法吧。
首先得搞清楚八股是什么,一个知识点,你能把使用以及原理说出来,我称之为八股,但是你能把底层关联以及业务使用,优化历程也能搞清楚,我称之为能力。
固然,现在的 CS 基本已经形成了套路,一套一套的面试题,很多人无脑跟着背就行,甚至现在还有分公司,分部门,对应的面经和知识点都有人总结,可见八股影响之深。
但是退一步说,八股真的没用吗?八股不能体现你的能力吗?八股对于你的工作真的没有提升吗?以我自己为例吧,这里不以偏概全哈,单纯就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举个例子吧,一个很八股的问题,三次握手,老八股了。如果是简单的说出过程甚至需要说出中间的标志位,我都认为这是基础(八股),但是如果你能说出为什么前两次握手不能带数据,怎么避免攻击的,实际企业应用是怎么做的(开发者内功修炼里有相关文章),我称之为能力,我到现在还记得面试的时候把相关过程分析以及这一块内核的源码说出来的时候面试官惊讶的表情,这就不是八股了,这是你的优势。同样的,工作中也是一样,我实习的部门是做底层开发的,网络嗅探,内核参数监控是常事,所以我会认为,作为一名程序员,不管说是不是真正用到了,但是实际上经常接触的东西,这些东西,还是值得多去了解的。
举上述例子我不是想秀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些在各位大佬面前真的是不值一提,羞愧万分,只是想通过个人在校招准备过程中说明一点。
就是八股 ≠无用,面试通过 ≠ 背八股*。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问题都回答上来了,面试却挂了,面试官是在刷你KPI(当然确实也有可能是)。
但是我更多的认为要多反思自己,是不是说到位了,是单纯的在背,还是说自己的理解,结合业务场景来说,并且说出优化的点,说出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是会让面试官眼前一亮的点。同时,也是我在“八股”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吧,其实校招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欲速则不达,要珍惜现在能静下心来沉淀知识的时间。
可以这样说,如果你面试时仅仅让背八股文,这绝对是你的幸运,因为比较资深的面试官绝对不会仅靠八股文来甄别求职者的能力,而且,如果在准备java面试时仅准备八股文,那面试小公司问题不大,但别想进好点的公司。
经验分享
最近有个朋友面试上了阿里P7,薪资暴涨了50%,我私下问他能不能给大家分析一下经验。
聊了很多,最后给我推荐了一份特别全的Java面试资料,这个资料在他面试的过程中给了他很多的帮助。
这份资料最初的版本,是来自某个大厂面试官给学弟整理的面经,后来经过学弟的不断收集、完善,慢慢形成了一个Java资料库。
现在的完整版资料是视频合集+PDF合集,包含了有Java 集合、JVM、多线程、设计模式、算法调优、Spring全家桶、MyBatis、ZooKeeper、Dubbo、Elasticsearch、MongoDB、Redis、MySQL等等包含了20个技术栈的资料合集和十多个互联网大厂的面试核心知识点、面经汇总……
最后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展示部分内容,文中所有的资料均免费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