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通讯:依托STM32和NRF24L01通过串口实现通讯

     

初识SPI

       高校对学生动手能力高度重视,在课设和毕设中,设计者不免会用到无线通信,本文以STM32ZET6为基础,依托正点原子的例程,实现无线通讯。

       首先需要了解spi通讯原理,详见SPI原理超详细讲解---值得一看_Z小旋的博客-CSDN博客

       其他介绍SPI的博客内容大都相似,实现无线通讯,了解SPI的通讯规则即可(代码分析部分会详细介绍)。

SPI硬件基础

       无线通讯的实现应用的是某宝上购买的NRF24L01,开始时,验证这两个模块能够正常工作,需要使用AT指令用串口配对两个NRF24L01模块(在STM32上实现并不需要此步)。

  

        市面上售出的STM32ZET6的开发板均自带NRF24L01的插口。 

       完成通讯需要两块开发板(这只是一种方案,笔者的同学们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将一块开发板作为发射端,另一块开发板作为接收端。

代码分析

       市面上买到的开发板均有配套的的例程。大多数例程是两块开发板,用屏幕显示收到的数据,为实现上下位机的通讯,本文采用的是串口通讯。

SPI配置:

SPI初始化函数

void SPI2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	RCC_APB2Periph_GPIOB, ENABLE );//PORTB时钟使能 
	RCC_APB1PeriphClockCmd(	RCC_APB1Periph_SPI2,  ENABLE );//SPI2时钟使能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3 | GPIO_Pin_14 | GPIO_Pin_1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PB13/14/15复用推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初始化GPIOB

 	GPIO_SetBits(GPIOB,GPIO_Pin_13|GPIO_Pin_14|GPIO_Pin_15);  //PB13/14/15上拉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设置SPI单向或者双向的数据模式:SPI设置为双线双向全双工
	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aster;		//设置SPI工作模式:设置为主SPI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aSize = SPI_DataSize_8b;		//设置SPI的数据大小:SPI发送接收8位帧结构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High;		//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2Edge;	//串行同步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上升或下降)数据被采样
	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oft;		//NSS信号由硬件(NSS管脚)还是软件(使用SSI位)管理:内部NSS信号有SSI位控制
	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		//定义波特率预分频的值:波特率预分频值为256
	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指定数据传输从MSB位还是LSB位开始:数据传输从MSB位开始
	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	//CRC值计算的多项式
	SPI_Init(SPI2, &SPI_InitStructure);  //根据SPI_InitStruct中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SPIx寄存器
 
	SPI_Cmd(SPI2, ENABLE); //使能SPI外设
	
	SPI2_ReadWriteByte(0xff);//启动传输		 
 

}   

SPI速度设置函数

void SPI2_SetSpeed(u8 SPI_BaudRatePrescaler)
{
  	assert_param(IS_SPI_BAUDRATE_PRESCALER(SPI_BaudRatePrescaler));
	SPI2->CR1&=0XFFC7;
	SPI2->CR1|=SPI_BaudRatePrescaler;	//设置SPI2速度 
	SPI_Cmd(SPI2,ENABLE); 

} 

 字节读取函数

//SPIx 读写一个字节
//TxData:要写入的字节
//返回值:读取到的字节
u8 SPI2_ReadWriteByte(u8 TxData)
{		
	u8 retry=0;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2, SPI_I2S_FLAG_TXE) == RESET) //检查指定的SPI标志位设置与否:发送缓存空标志位
		{
		retry++;
		if(retry>200)return 0;
		}			  
	SPI_I2S_SendData(SPI2, TxData); //通过外设SPIx发送一个数据
	retry=0;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2, SPI_I2S_FLAG_RXNE) == RESET)//检查指定的SPI标志位设置与否:接受缓存非空标志位
		{
		retry++;
		if(retry>200)return 0;
		}	  						    
	return SPI_I2S_ReceiveData(SPI2); //返回通过SPIx最近接收的数据					    
}

 24L01配置:

      注意:24L01.h头文件中定义的操作线管脚需要对应开发板原理图的各个脚。如果不配置正确,无线通讯无法实现。这是笔者学习无线通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显然,在原始的例程中,引脚与开发板上引脚不匹配,应该为 

#define NRF24L01_CE   PGout(6) //24L01片选信号
#define NRF24L01_CSN  PGout(7) //SPI片选信号	   
#define NRF24L01_IRQ  PGin(8)  //IRQ主机数据输入

同时, 在24L01模块初始化函数中需要进行相应修改,

 NRF24L01读写模式及相应函数:

//检测24L01是否存在
//返回值:0,成功;1,失败	
u8 NRF24L01_Check(void)
{
	u8 buf[5]={0XA5,0XA5,0XA5,0XA5,0XA5};
	u8 i;
	SPI2_SetSpeed(SPI_BaudRatePrescaler_4); //spi速度为9Mhz(24L01的最大SPI时钟为10Mhz)   	 
	NRF24L01_Write_Buf(NRF_WRITE_REG+TX_ADDR,buf,5);//写入5个字节的地址.	
	NRF24L01_Read_Buf(TX_ADDR,buf,5); //读出写入的地址  
	for(i=0;i<5;i++)if(buf[i]!=0XA5)break;	 							   
	if(i!=5)return 1;//检测24L01错误	
	return 0;		 //检测到24L01
}	 	 
//SPI写寄存器
//reg:指定寄存器地址
//value:写入的值
u8 NRF24L01_Write_Reg(u8 reg,u8 value)
{
	u8 status;	
   	NRF24L01_CSN=0;                 //使能SPI传输
  	status =SPI2_ReadWriteByte(reg);//发送寄存器号 
  	SPI2_ReadWriteByte(value);      //写入寄存器的值
  	NRF24L01_CSN=1;                 //禁止SPI传输	   
  	return(status);       			//返回状态值
}
//读取SPI寄存器值
//reg:要读的寄存器
u8 NRF24L01_Read_Reg(u8 reg)
{
	u8 reg_val;	    
 	NRF24L01_CSN = 0;          //使能SPI传输		
  	SPI2_ReadWriteByte(reg);   //发送寄存器号
  	reg_val=SPI2_ReadWriteByte(0XFF);//读取寄存器内容
  	NRF24L01_CSN = 1;          //禁止SPI传输		    
  	return(reg_val);           //返回状态值
}	
//在指定位置读出指定长度的数据
//reg:寄存器(位置)
//*pBuf:数据指针
//len:数据长度
//返回值,此次读到的状态寄存器值 
u8 NRF24L01_Read_Buf(u8 reg,u8 *pBuf,u8 len)
{
	u8 status,u8_ctr;	       
  	NRF24L01_CSN = 0;           //使能SPI传输
  	status=SPI2_ReadWriteByte(reg);//发送寄存器值(位置),并读取状态值   	   
 	for(u8_ctr=0;u8_ctr<len;u8_ctr++)pBuf[u8_ctr]=SPI2_ReadWriteByte(0XFF);//读出数据
  	NRF24L01_CSN=1;       //关闭SPI传输
  	return status;        //返回读到的状态值
}
//在指定位置写指定长度的数据
//reg:寄存器(位置)
//*pBuf:数据指针
//len:数据长度
//返回值,此次读到的状态寄存器值
u8 NRF24L01_Write_Buf(u8 reg, u8 *pBuf, u8 len)
{
	u8 status,u8_ctr;	    
 	NRF24L01_CSN = 0;          //使能SPI传输
  	status = SPI2_ReadWriteByte(reg);//发送寄存器值(位置),并读取状态值
  	for(u8_ctr=0; u8_ctr<len; u8_ctr++)SPI2_ReadWriteByte(*pBuf++); //写入数据	 
  	NRF24L01_CSN = 1;       //关闭SPI传输
  	return status;          //返回读到的状态值
}				   
//启动NRF24L01发送一次数据
//txbuf:待发送数据首地址
//返回值:发送完成状况
u8 NRF24L01_TxPacket(u8 *txbuf)
{
	u8 sta;
 	SPI2_SetSpeed(SPI_BaudRatePrescaler_8);//spi速度为9Mhz(24L01的最大SPI时钟为10Mhz)   
	NRF24L01_CE=0;
  	NRF24L01_Write_Buf(WR_TX_PLOAD,txbuf,TX_PLOAD_WIDTH);//写数据到TX BUF  32个字节
 	NRF24L01_CE=1;//启动发送	   
	while(NRF24L01_IRQ!=0);//等待发送完成
	sta=NRF24L01_Read_Reg(STATUS);  //读取状态寄存器的值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STATUS,sta); //清除TX_DS或MAX_RT中断标志
	if(sta&MAX_TX)//达到最大重发次数
	{
		NRF24L01_Write_Reg(FLUSH_TX,0xff);//清除TX FIFO寄存器 
		return MAX_TX; 
	}
	if(sta&TX_OK)//发送完成
	{
		return TX_OK;
	}
	return 0xff;//其他原因发送失败
}
//启动NRF24L01发送一次数据
//txbuf:待发送数据首地址
//返回值:0,接收完成;其他,错误代码
u8 NRF24L01_RxPacket(u8 *rxbuf)
{
	u8 sta;		    							   
	SPI2_SetSpeed(SPI_BaudRatePrescaler_8); //spi速度为9Mhz(24L01的最大SPI时钟为10Mhz)   
	sta=NRF24L01_Read_Reg(STATUS);  //读取状态寄存器的值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STATUS,sta); //清除TX_DS或MAX_RT中断标志
	if(sta&RX_OK)//接收到数据
	{
		NRF24L01_Read_Buf(RD_RX_PLOAD,rxbuf,RX_PLOAD_WIDTH);//读取数据
		NRF24L01_Write_Reg(FLUSH_RX,0xff);//清除RX FIFO寄存器 
		return 0; 
	}	   
	return 1;//没收到任何数据
}					    
//该函数初始化NRF24L01到RX模式
//设置RX地址,写RX数据宽度,选择RF频道,波特率和LNA HCURR
//当CE变高后,即进入RX模式,并可以接收数据了		   
void NRF24L01_RX_Mode(void)
{
	NRF24L01_CE=0;	  
  	NRF24L01_Write_Buf(NRF_WRITE_REG+RX_ADDR_P0,(u8*)RX_ADDRESS,RX_ADR_WIDTH);//写RX节点地址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EN_AA,0x01);    //使能通道0的自动应答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EN_RXADDR,0x01);//使能通道0的接收地址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RF_CH,40);	     //设置RF通信频率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RX_PW_P0,RX_PLOAD_WIDTH);//选择通道0的有效数据宽度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RF_SETUP,0x0f);//设置TX发射参数,0db增益,2Mbps,低噪声增益开启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CONFIG, 0x0f);//配置基本工作模式的参数;PWR_UP,EN_CRC,16BIT_CRC,接收模式 
  	NRF24L01_CE = 1; //CE为高,进入接收模式 
}						 
//该函数初始化NRF24L01到TX模式
//设置TX地址,写TX数据宽度,设置RX自动应答的地址,填充TX发送数据,选择RF频道,波特率和LNA HCURR
//PWR_UP,CRC使能
//当CE变高后,即进入RX模式,并可以接收数据了		   
//CE为高大于10us,则启动发送.	 
void NRF24L01_TX_Mode(void)
{														 
	NRF24L01_CE=0;	    
  	NRF24L01_Write_Buf(NRF_WRITE_REG+TX_ADDR,(u8*)TX_ADDRESS,TX_ADR_WIDTH);//写TX节点地址 
  	NRF24L01_Write_Buf(NRF_WRITE_REG+RX_ADDR_P0,(u8*)RX_ADDRESS,RX_ADR_WIDTH); //设置TX节点地址,主要为了使能ACK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EN_AA,0x01);     //使能通道0的自动应答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EN_RXADDR,0x01); //使能通道0的接收地址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SETUP_RETR,0x1a);//设置自动重发间隔时间:500us + 86us;最大自动重发次数:10次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RF_CH,40);       //设置RF通道为40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RF_SETUP,0x0f);  //设置TX发射参数,0db增益,2Mbps,低噪声增益开启   
  	NRF24L01_Write_Reg(NRF_WRITE_REG+CONFIG,0x0e);    //配置基本工作模式的参数;PWR_UP,EN_CRC,16BIT_CRC,接收模式,开启所有中断
	NRF24L01_CE=1;//CE为高,10us后启动发送
}

注意:只有当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工作时,数据线上才有数据,笔者尝试过一个一个地测试,出现的是数据最大溢出标志位。当两个nrf24l01同时工作时,才会进行正常数据传输。

串口与SPI结合使用 

通过开头介绍SPI的博客可知,SPI传输的数据储存在有一定长度的数组里,并按顺序实时更新。串口打印函数打印数组中某一个即可显示当前传输的数据。通过串口的服务函数即可进行简单的无线通讯。

串口通信的配置可查阅博客:STM32学习笔记(八)串口通信_小白正在努力的博客-CSDN博客

上位机通过串口把字符发送到无线通讯的发送端开发板,并设置标志位,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串口1中断服务程序
	{
	
#if SYSTEM_SUPPORT_OS 		//如果SYSTEM_SUPPORT_OS为真,则需要支持OS.
	OSIntEnter();    
#endif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1, USART_IT_RXNE) != RESET)  //接收中断(接收到的数据必须是0x0d 0x0a结尾)
		{
		Res =USART_ReceiveData(USART1);	//读取接收到的数据
      if(Res=='1')
        {
        state=1;
        
        }
        if(Res=='0')
        {
        state=0;
        
        }
        if(Res=='2')
        {
        state=2;
        
        }
        if(Res=='3')
        {
        state=3;
        
        }
        if(Res=='4')
        {
        state=4;
        
        }
        if(Res=='5')
        {
        state=5;
        
        }
        if(Res=='6')
        {
        state=6;
        
        }
         if(Res=='7')
        {
        state=7;
        
        }
         if(Res=='8')
        {
        state=8;
        
        }
         if(Res=='9')
        {
        state=9;
        
        }
        
		
		if((USART_RX_STA&0x8000)==0)//接收未完成
			{
			if(USART_RX_STA&0x4000)//接收到了0x0d
				{
				if(Res!=0x0a)USART_RX_STA=0;//接收错误,重新开始
				else USART_RX_STA|=0x8000;	//接收完成了 
				}
			else //还没收到0X0D
				{	
				if(Res==0x0d)USART_RX_STA|=0x4000;
				else
					{
					USART_RX_BUF[USART_RX_STA&0X3FFF]=Res ;
					USART_RX_STA++;
					if(USART_RX_STA>(USART_REC_LEN-1))USART_RX_STA=0;//接收数据错误,重新开始接收	  
					}		 
				}
			}   		 
     } 
#if SYSTEM_SUPPORT_OS 	//如果SYSTEM_SUPPORT_OS为真,则需要支持OS.
	OSIntExit();  											 
#endif
} 

当标志位发生变化时,用于进行存放数据的数组会发生数据刷新(手动)

	if(NRF24L01_TxPacket(tmp_buf)==TX_OK)
			{
        

       if(state==1)
       {
       for(t=0;t<32;t++)
         {
         tmp_buf[t]='1';
         
         
         }
       
       
       }

 这样,接收端就会接收到全为某一字符的数组。

总结

本文以串口中断为媒介,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无线通讯。介绍了SPI的详细配置和NRF24L01模块的配置。另外,笔者建议各位读者尝试按键中断等其他中断。笔者能力有限,如有疑问,欢迎各位读者前来讨论。

相关文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KjytqGbFzOp_nausHNoqg 
提取码:hqzj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4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STM32nRF24L01是两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STM32是一款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生产的32位微控制器,它以其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接口而受到广泛应用。nRF24L01是一款射频收发器,由Nordic Semiconductor(北欧半导体)开发,适用于低功耗无线通信应用。 在使用STM32nRF24L01进行双向通信时,可以利用nRF24L01的射频模块STM32进行连接。首先,在STM32上配置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来控制nRF24L01的操作。然后,通过STM32的GPIO(通用输入输出)口和nRF24L01的I/O口进行相互连接。 一般而言,双向通信的实现可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步骤。在发送端,STM32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SPI接口传输到nRF24L01的发送缓冲区,然后nRF24L01会将这些数据编码成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在接收端,nRF24L01通过接收天线捕获由发送端发出的射频信号,然后解码并将数据发送到STM32的接收缓冲区,最后STM32通过SPI接口读取这些数据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STM32nRF24L01的双向通信就得以实现。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使用STM32来控制nRF24L01的发送和接收,实现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发送数据,同时也可以接收另一个设备发送的数据。这种双向通信方式在很多无线通信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远程遥控、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总的来说,STM32nRF24L01的双向通信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满足各种无线通信需求。它们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大而灵活的通信解决方案,使得嵌入式系统开发更加便捷和高效。 ### 回答2: STM32NRF24L01双向通信是指使用STM32微控制器与NRF24L01无线模块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方式。 首先,STM32是一款强大的32位ARM微控制器,它具备丰富的外设和高性能的运算能力,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领域。 NRF24L01是一种低功耗无线通信模块,基于2.4GHz射频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可靠的通信。它具备双向通信的能力,可以在STM32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要实现STM32NRF24L01的双向通信,首先需要将NRF24L01模块连接到STM32的GPIO引脚,并通过SPI接口进行通信。然后,使用STM32的软件开发工具,编写程序控制STM32NRF24L01进行数据交互。 在通信过程中,STM32可以发送指令或数据给NRF24L01模块,并通过无线信道传输到其他设备。同时,STM32也可以接收来自其他设备通过NRF24L01发送的数据。这样就实现STM32NRF24L01之间的双向通信。 双向通信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控制命令发送,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实时视频传输和控制指令发送等等。通过STM32NRF24L01的双向通信,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互动。 ### 回答3: STM32nRF24L01都是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组件,可以实现双向通信。 STM32是一款具有强大性能和丰富外设的微控制器。它具有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资源,可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在无线通信方面,STM32可以通过串口SPI等接口与其他无线模块进行通信。 而nRF24L01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2.4GHz无线收发器。它采用射频技术,能够实现远距离无线通信。nRF24L01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自动应答、频道设置、数据包重发等,使其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应用。 当STM32nRF24L01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双向的无线通信。STM32作为主控芯片,通过SPI接口与nRF24L01进行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nRF24L01作为无线收发器,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另一个节点。这样,两个节点之间就可以实现双向的数据通信。 通过STM32nRF24L01的组合,我们可以实现许多应用,如智能家居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控制设备的无线通信、车载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等。双向通信的实现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高、数据交互频繁的应用场景。 总之,STM32nRF24L01的配合可以实现双向的无线通信,提供了广泛的应用潜力,使得我们可以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应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