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OFDR、光频域反射、分布式光纤传感
光纤作为光波的传输媒介,最初应用于通信领域的信息传输与交换。随着对光纤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发现光纤本身属于一种物理媒介,外界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光纤的几何参数和光学参数,而这些参数的变化与外界环境存在一定规律,光纤传感技术便由此产生。那么光纤是如何应用于传感的呢?下面一一为大家进行介绍。
光纤工作频带宽,动态范围大,是一种优良的低损耗传输线。在一定条件下,光在光纤内传播时,其光强、相位、波长、偏振态和频率等特征参数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人们意识到光纤除了作为传播媒介外,也可作为一种优良的敏感元件。光纤本身不带电,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能好,特别适合于易燃、易爆、空间受严格限制及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使用。与传统监测使用的电阻式应变片相比,光纤传感器适用场景更多,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于是光纤传感技术一经问世就受到极大重视,成为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
图1. 光纤传输光信号
光纤传感,包含对外界信号的感知和传输两种功能。感知即敏感程度,是指外界信号按照其变化规律使光纤中传输光波的物理特征参量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光参量的变化来“感知”外界信号变化,这一过程即外界信号对光的实时调制。传输是指光纤将受到外界信号调制的光波传输到光探测器进行检测,将外界信号从光波中提取出来并按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也就是解调。因此,光纤传感技术包括调制与解调两方面的技术,即外界信号如何调制光纤中光波参量的调制技术及如何从被调制的光波中提取外界信号的解调技术。目前常见的光纤传感技术类型有:光强度调制型、光相位调制型、光偏振调制型、光频率调制型等。
图2. 光纤传感技术可应用于土木结构健康监测
光强度调制型是光纤传感技术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种调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外界信号的扰动改变光纤中光的强度,再通过测量输出光强的变化实现对外界信号的测量。
光相位调制型,是指外界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律使光纤中传播的光波相位发生相应的变化,光相位的变化量即反映被测外界量。
光偏振调制型,是指外界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光纤中光波的偏振面发生规律性偏转或产生双折射,从而导致光的偏振特性变化,通过检测光偏振态的变化即可测出外界被测量。
光频率调制型,是指外界信号对光纤中传输的光波频率进行调制,光频率偏移量即反映被测量。
图3.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目前传感市场热门的研究之一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它可通过监测光频率偏移量来实现传感。光纤由于受制作工艺和精度的限制,使得其纤芯内的折射率分布并不是绝对均匀的。当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会产生光的散射,即一部分光会偏离原传播方向。根据入射光频率和散射光频率可以将光的散射分为三类: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以及拉曼散射。通过检测不同的散射光信号即可实现不同类型的光纤传感。
图4. 三种散射光分布
基于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通过监测光纤链路中背向瑞利散射信号,从而获取整根光纤瑞利散射信息。当光纤某位置受温度或应变影响时,会发生瑞利散射频移,且频移量与温度和应变成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温度、应变的实时监测。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中自发布里渊散射光功率或频移的变化量与温度和应变变化的线性关系来进行全分布式传感。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当入射脉冲光产生后向拉曼散射光,其光强随光纤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探测到的后向拉曼散射光进行解调和处理从而实现温度的监测,在实际工程安全中常用于对温度的精确测量。
图5. 分布式光纤应用于管道健康监测
随着实际工程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于光纤性能的研究正不断突破新的技术壁垒,光纤传感技术也由此不断优化与发展。随着传感技术愈发成熟,光纤也将在各个领域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昊衡科技:
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专业从事工业级自校准光学测量与传感技术开发,也是国内首家实现OFDR技术商用化的公司。目前,昊衡科技已推出多款高精度高分辨率产品,水平比肩国际同类型产品,主要应用于光学链路诊断、光学多参数测量、高精度分布式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测试。已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诸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