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大致说什么

  《金刚经》是教我们证悟自心佛性实相的经典,实相非相非非相,非实非虚,若见诸相非相,即见自性如来。但凡夫总执著名称还有个相,难至无生法忍地,所以佛在《金刚经》中多用“ⅩX即非ⅩX是名XX”,要我们不要望名称而生法相,应无所住而生清净心,然后善护念之。《金刚经》的层次是很清晰的,须菩提问了两次,佛也答了两次,每次都分了16品。佛第一次回答是讲一步一步修行直至明心见性解脱,第二次回答主要是解脱一些知见问题(解脱知见)。

  第一品,法起因由分

  佛的日常生活,用禅宗开悟祖师的话讲就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须菩提礼佛赞佛善护念善嘱咐后发两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两答(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答须菩提,降伏其心第一步,无我相(或我相空)。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第二步,无住法相(或法相空)。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第三步,诸相非相乃实相(空亦空,空有皆不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第四步,应净信佛法又不著佛法及非法(登岸舍筏或空法)。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第五步,无为实法不可说,可说皆方便,得而无得(本自具足故)(无为法明心见性)。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受持解说此经福德。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第九品,一相无相品~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第六步,得而无得(本自具足故)(明心),应无所住(而生清净心)。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再说受持解说此经福德。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第七步,(法身)实相非相是名实相,诸相俱离,非实非虚,无所住著,即名佛菩萨(凡夫执著名称后面都有个相,这里说的XX即非XX是名XX,表示XX仅是个名称而已,不要在后面想像一个相,诸相俱离了嘛)(见性)。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三说受持解说此经功德。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须菩提再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再答一切法无我相(无生法忍,无有一法生灭~如来)。(实无有法知见)

  (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一切法包括众生都是好像来了~如来〉)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众生心为非心是名为心,无常不可得(众生心知见)。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品

  因福德无故说多(无不是没有知见)。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如来实相离色离相(如来有相知见)。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法身佛无相)实法不可说,(报身佛)所说非实法(如第二月),况且一切法无我相,XX即非XX是名XX,所以是名一切法,是名报身佛,是名报身佛说法,所以佛说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无生法忍无有一法生灭)(佛说法知见)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得而无得(本自具足)(得无得知见)。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法无高下,净心行善即可成就(法高下知见)。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四说受持解说福德(福德知见)。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无我相(我知见)。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法身非相,不能以声色相求见(有所求知见)。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法身亦非断灭相(法断灭知见)。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不应贪受福德(贪著福知见)。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净分

  如来实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一切法包括众生都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有一法生灭〉(如来来去知见)。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一合相不可说(世界知见)。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应如是知见信解 : 于一切法,不生法相(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只是一个方便名称而无法相〈诸相俱离〉,众生往往于名称想个法相)(名相知见)。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如如不动,应化十方(不取于相)(有为法知见)。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附: 四句偈(仅供参考): 据说《金刚经》原本全是偈颂,译成汉文后只有几处可算四句了,又《金刚经论》言:「佛曰: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

  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今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今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法空。四句偈也。

《餐馆点餐管理系统——基于Java和MySQL的课程设计解析》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餐饮行业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餐馆点餐管理系统”,它结合了编程语言Java和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旨在帮助初学者理解如何构建一个实际的、具有基本功能的餐饮管理软件。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系统的实现细节及其所涉及的关键知识点。 我们要关注的是数据库设计。在“res_db.sql”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库的结构,可能包括菜品表、订单表、顾客信息表等。在MySQL中,我们需要创建这些表格并定义相应的字段,如菜品ID、名称、价格、库存等。此外,还要设置主键、外键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例如,菜品ID作为主键,确保每个菜品的唯一性;订单表中的顾客ID和菜品ID则作为外键,与顾客信息表和菜品表关联,形成数据间的联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Java部分。在这个系统中,Java主要负责前端界面的展示和后端逻辑的处理。使用Java Swing或JavaFX库可以创建用户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让顾客能够方便地浏览菜单、下单。同时,Java还负责与MySQL数据库进行交互,通过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API实现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在程序中,我们需要编写SQL语句,比如INSERT用于添加新的菜品信息,SELECT用于查询所有菜品,UPDATE用于更新菜品的价格,DELETE用于删除不再提供的菜品。 在系统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功能的实现。例如,“新增菜品和价格”的功能,需要用户输入菜品信息,然后通过Java程序将这些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在显示所有菜品的功能上,程序需要从数据库获取所有菜品数据,然后在界面上动态生成列表或者表格展示。同时,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可能还需要实现搜索和排序功能,允许用户根据菜品名称或价格进行筛选。 另外,安全性也是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在连接数据库时,要避免SQL注入攻击,可以通过预编译的PreparedStatement对象来执行SQL命令。对于用户输入的数据,需要进行验证和过滤,防止非法字符和异常值。 这个“餐馆点餐管理系统”项目涵盖了Java编程、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用户界面设计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实践平台。通过这个项目,初学者不仅可以提升编程技能,还能对数据库管理和软件工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会遇到调试、测试、优化等挑战,这些都是成长为专业开发者不可或缺的经验积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