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旨在以尽可能通俗的语言,以售电公司的视角,以问答结合的方式,结合笔者在售电公司从事多年电力交易的经验,分析在电力市场中,各主体角色的所思所想。帮助读者厘清电力市场中主体有哪些,并试图理解在电力交易中,各个主体的主要利益关切,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以期对电力市场化的科普有所帮助。然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主管部门和运营机构
1、有哪些?
包括,国家能源局各地能监办,各地发改委,各地工信厅和各省电力交易中心。
ps:往往出现在各类政策和交易规则的最前面,简而言之一句话,盖章发政策定规矩的!
2、扮演什么角色?
他们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裁判员与领航员。
3、面临什么困难?
他们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在改革进程中平衡好市场活力(改革进度)与电力用户用电成本(当地产业发展)和电网安全的矛盾。
4、要怎么做呢?
主体上,抓好电源和售电公司等市场化主体,使其愿意参与市场从而助力改革或分摊风险。
业务上,以电力市场为抓手,以价格信号(辅以其他政策类奖励/考核)为主要手段,推进改革。
二、电网(调度机构)
保障居民用电。
保障电网安全,以社会福祉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电力调度和执行。
1、对于售电公司来说
帮售电公司计量用户电费和跟用户收电费的。
三、源网侧
1、有哪些主体?
主要有,发电集团的火电机组,地方上的火电机组,集中式的新能源场站,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机,储能(充电桩)等新型主体,水电核电机组等。
2、他们都是做什么的?
是电能量、绿色权益的辅助服务的提供商。
3、关心什么?
主要关心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担心政策波动对预期的投资收益有影响。担心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作为电厂,担心没有稳定的负荷资源,即电力产品没有稳定的买家。
4、可以做些什么?
直签用户,通过直签用户来保障电力消纳。
发售一体,通过建设发售一体来达到生产销售一条龙。
多年PPA,通过多年期PPA来锁定收益,提高电价的确定性。
PS:PPA或者VPPA:(Virtual)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
定义:是一类由发电项目公司与商业购电主体签署的中长期金融对冲合约。不涉及电力的物理交割,本质是一种现金流互换和差价合同。
-
原理:售电方与购电方在现货市场外签署协议,约定现货市场电价和特定固定电价之间差价的相互支付。当市场电价高于固定电价时,售电方需向购电方支付超出部分电费;反之,购电方需向售电方支付低于固定电价部分的电费。
-
作用及意义:帮助发电项目公司将现货市场浮动的售电收入对冲为固定收入,也能让购电方在一定程度上锁定能源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同时可附带绿证转让,助力购电方达成减排等环保目标。
四、售电公司
1、有哪些主体?
作为电力市场化在零售侧的推广者,用电资源的聚合商,电力用户的电力市场化服务商,售电公司按照自有资源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型售电公司,这类往往是用户资源+资源性的电源的搭配。另一类是集团型售电公司,这类公司往往是用户资源+自有电源的搭配。
2、售电公司扮演什么角色呢?为什么需要售电公司呢?
对外,售电公司是交易中心(主管部门)推进改革的推进者和防火墙,用户方面是市场价格的推进者和意见的防火墙。对于用户而言,是连接零售套餐与批发市场的主要渠道。
对公司内部而言,售电公司是发售一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最先接收市场信息的前哨,可以提供电力市场的交易咨询服务。
3、售电公司在思考什么?
政策方面:不太担心政策波动,在当前阶段甚至期待政策变化,以解锁更多的服务内容和套餐形式,以及政策释放的机会收益。
用户方面:担心没有用户资源,套餐或服务没有差异化,用户没有粘性。
电源方面:担心没有电源资源,没有跨省通道资源。
交易方面:担心没有交易能力或市场信息等资源。
担心内部业务风险与营销风险。
4、售电公司都能做些什么?怎么盈利呢?
首先,肯定是电力交易(中长期+现货交易)本身的套利。其次,还有零售套餐设计的盈利。再然后还有绿电绿证等辅助性交易业务的盈利。
可以依托交易能力,往外拓展,开展用户侧分布式聚合电源的交易。
可以依托用户资源,开展可调负荷、需求响应的盈利。以及其他电力产品(节能产品)或服务(电力检修)的营销。
5、售电公司要怎么做呢?
第一点,运营好用户关系,负荷是电力市场一切的基础!要想在市场中存活以致胜出,建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带有公司特色的服务标准、体系和生态至关重要。通过服务体系,加强用户对售电公司的感知。通过赋能代理商,加深与代理商的联系与信任。先赋能后筛选,打造高水准的电力服务链。
第二点,拓展电源资源,电源资源是盈利王牌。
第三点,合理管控交易风险。抓大放小,抓重大交易,抓交易策略制定和复盘的全过程分析。用多年期的视角看待交易盈亏和用户筛选。
第四点,管控营销风险。合理管控营销风险。
第五点,探索建立优秀人才的标准和激励机制。
五、渠道商
1、渠道商是什么角色呢?
渠道商是售电公司的用户资源池与防火墙,是电力用户的代理人。
2、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他们往往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源,同时能对用户的签约施加关键影响。但是往往对交易不甚了解。
3、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由于缺乏专业度,往往面对繁杂的交易数据感到困惑,故而对售电公司提供的数据或政策变动显得被动或缺乏信任。与此同时,在有些时候,还会面临来自售电公司的法律风险和来自用户的问责风险。
六、用户
终于来到我们所有人的金主了!
作为价格最终的承担者,用户在电力市场化的进程中其实很被动和弱势。他们往往对电力市场化缺乏了解,有的中小用户受多年来,由国网统购统销的观念影响,对电价都不太敏感。本来应该是金主爸爸地位的,但是在实务中,却往往成为了一小部分违法代理商和违规售电公司砧板上的羔羊。
这也算是本文写作的初衷之一,希望能够做一点科普工作,降低各位用电用户的了解电力市场的门槛,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