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血氧仪方案,从最早的四运放+模拟开关方案,到目前的精简方案,把能省的都省了。血氧仪的软解码能力毕竟也是有限的。
软件信号采样,占用了MCU的时效不说,还降低了MCU的运行时效,速度变慢了。对于本身就是8位的MCU来说,12位ADC的采样精度基本能解决血氧的需求。但要真为了产品的效果和方案的成熟性,采用16位以上ADC才是王道。
下面就笔者收集的一点技术资料分享下,16位ADC高精度血氧仪的原理:
对于量程相同的情况下,AD位数越高,量化量级越小。假设AD位数为8,则量化电平间隔为78.1mV,模数转化后的幅值电压只能是78.1的倍数,而24位AD转换后的幅值电压则为1.19μV的倍数。这就是为什么AD位数低于16位,包括16位AD的数采设备在AD转换之前需要用运算放大器 ,要把AD转换前的信号放大之后再进行量化,以减小量化误差。
通过电路,将光信号通过接收管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样信号参数而得出最终数字,就是血氧仪的原理。
下面我们再就高精度血氧仪的采样精度做深入的原理分享;
考虑将量程为±1.5V用4位和5位AD进行量化,来说明不同AD位数带来的差异。4位AD只能用4位来存储数据,因此,满量程被划分为16份,而5位AD则可以划分为32份。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相同的量程高位AD对应的量化电平间隔越小,因此,测量相同的信号,高位AD精度越高。另外,4位AD对应的动态范围为24dB,5位AD对应的动态范围为30dB。关于这一点,将在下面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