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阻电机是指电机各磁路的磁阻随转子位置而改变,因而电机的磁场能量也将随转子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将磁能变换成机械能。这种结构与步进电动机相似,开关磁阻电动机的运行亦遵循“磁阻最小原理”,即磁通总是沿着磁阻最小的路径闭合。而具有一定形状的铁心在移动到最小磁阻位置时,必使自己的主轴线与磁场的主轴线重合。当定子极励磁时,所产生的磁力会力图使转子旋转到转子极轴线与定子极轴线重合的位置,并使励磁绕组的电感最大。
由于利用了磁阻最小原理,故称为磁阻电动机。又由于电机磁场并非由正弦波交流电产生,其线圈电流通断、磁通状态直接受开关控制,故称为开关磁阻电动机。
开关磁阻电动机结构:
以上图为例,磁阻电机的定子铁芯有6个齿极,由导磁良好的硅钢片冲制后叠成。磁阻电机的转子铁芯有4个齿极,由导磁良好的硅钢片冲制后叠成。与普通电机一样,转子与定子之间有很小缝隙,转子可在定子内自由转动。由于定子与转子都有凸起的齿,这种形式也被称为双凸极结构。在定子齿极上绕有线圈(定子绕阻),是向电机提供工作磁场的励磁绕组。转子上没有线圈,这是磁阻电机的主要特点。
接下来看一下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过程,下面是磁组电动机的正视图,定子六个齿极上绕有线圈,径向相对的两个线圈连接在一起,组成一相,该电机有三相,结合定子与转子的极数,就称该电机为三相6/4结构。注意此时A相、B相、C相线圈并不是连接普通的三相交流电。A相、B相、C相线圈由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我们约定转子启动前的转角为0°,A相线圈接通电源,产生磁通。磁力线从最近的转子齿极通过转子铁芯。根据磁阻最小原理,磁力线可看做极有弹力的线,在磁力线的牵引下,转子开始转动,逐渐从0°逆时针转至10°、20°、30°,转至30°时,磁路最短,磁阻最小,转子不再转动。
为了使转子继续转动,在转子转到30°前切断A相电源,在30°时接通B相电源,磁通从最近的转子齿极通过转子铁芯,于是转子继续转动,接下来使转子转到40°,然后转到50°。磁力一直牵引转子转到60°为止。
同理,在转子转到60°前切断B相电源,在60°时接通C相电源,磁通从最近的转子齿极通过转子铁芯,转子继续转动,转到70°,转到80°,最后转到90°为止。
在转子转到90°前切断C相电源,此时转子的状态与前面0°开始时一样,重复前面过程,接通A相电源,转子继续转动,这样不停地重复下去转子就会不停地旋转。
开关磁阻电机具有结构及工艺简单及较好的经济性等优点,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驱动电机,但到目前为止,其振动和噪音大的“致命”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控制技术复杂,电机功率密度较低,其应用与发展受很大制约,目前尚无一款开关磁阻电机在市场上得到批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