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关仝(约907-960间),五代后梁山水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画鉴》作“关童”,《五代名画补遗》作“关同”,乃为同一人。工画山水,师从荆浩,刻意力学,遂自成一家,时人称“关家山水”。主要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秋山寒林图》、《秋山渔乐图》、《秋山观楼图》等。
关仝作山水,笔简气壮、景广意长,富有生活气息。构图兼顾高远法与平远法,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石木画法师出毕宏(唐代画家,擅画树石),树木有枝无干,落墨渍染生动,饶有气韵。有人评关仝之画曰:“盖仝之所画,脱略毫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宋无名氏著《宣和画谱》)又有人评其画曰:“其画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能一笔而成。其竦擢之状,突如涌出,而又峰岩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杓村堡,杳漠能备,故当时推尚之。”
唐宋之交,史称“五代十国”,虽然时局不稳,政权更迭变换,但作为继承文明和审美品格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拥有着晋唐以来的浓厚文化积淀,并出现了众星灿耀的大气象。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连接唐、宋绘画的重要人物,也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著名画家,成为后世历代画家学习的楷模。在这段时期,绘画的基本技法、构图程式及绘画理论趋于成熟,产生了不少堪称经典的旷世佳作。董源、巨然曾有师承关系,以细润画风描绘江南景物;荆浩与关仝亦是师承关系,画风雄伟凝重。关仝是荆浩的入室弟子,刻苦用功,深得荆浩的笔墨之法,将其师开创的全景山水以及勾、皴、擦、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推向了成熟,力逾其师。后人将关仝的山水画称为“关家山水”,并将他与宋初的李成、范宽并称“山水画三大家”。
一、《西岩暮色图》
二、《关山行旅图》
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绢本,水墨,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好一幅融融生活图。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据载,明代书画家王铎在这幅画背边留下题识:“关仝画多淋漓博大,旁若无人,此帧精严,步骤端详……”
三、《秋山晚翠图》
关仝《秋山晚翠图》,绢本 淡设色,横57.3厘米,纵140.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正中画峭拔的山峰,山间丛生寒林秋树,涧水悬瀑曲折而下,气势壮伟。画上无款,仅边幅上有明代王铎题语,指明为”关仝真笔”,并誉为“结撰深峭,骨苍力<后土>,”“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然本图章法似不够完整,恐系通景巨幅山水中之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