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33 范宽《画选十八幅》

目录

一、《团扇寒林图》

二、《团扇寒江钓雪图》 

三、《团扇雪山萧寺图》

四、《团扇雪山图》

五、《山水图册页1》

六、《山水图册页2》

七、《群峰雪霁图》

八、《万山飞雪图》

九、《山水图1》

十、《山水图2》

十一、《山水图3》

十二、《山水图4》

十三、《山水图5》

十四、《山水图6》

十五、《秋涉图页》

十六、《携琴访友图》

十七、《重山复岭图立轴》

十八、《雪景寒林图》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据《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而能自出机杼,与两位师长并称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其《画史》中说“范宽山水,显显如恒岱”。

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宣和画谱》)般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元朝人汤垕星评价称“范宽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认为范宽用墨过浓,“土石不分”,是其缺点。

范宽还善画雪景,是其一大创造,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范宽自宋朝开始,就是画家们学习和摹仿的对象。南宋的李唐好学范宽,其后又有马远、夏圭等人学习李唐,使得整个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几乎全部出自范宽一系。后人将范宽与李成、董源二人合称“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画风的影响。

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称赞范宽的画“真古今绝笔也”,明朝大画家董其昌评价范宽“宋画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苏轼虽然非常推崇范宽,却觉得其画“微有俗气”,与古代中国文人淡雅风格略有不符。

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

一、《团扇寒林图》

二、《团扇寒江钓雪图》 

三、《团扇雪山萧寺图》

四、《团扇雪山图》

五、《山水图册页1》

六、《山水图册页2》

七、《群峰雪霁图》

八、《万山飞雪图》

九、《山水图1》

十、《山水图2》

十一、《山水图3》

十二、《山水图4》

十三、《山水图5》

十四、《山水图6》

十五、《秋涉图页》

十六、《携琴访友图》

十七、《重山复岭图立轴》

十八、《雪景寒林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