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 )、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北京,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延佑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重江叠嶂图为元代山水画,是赵孟頫少量存世的作品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绘江水辽阔绵延,群山重叠逶迤,舟楫往来江中,画境清旷。山石的形态、皴染的方法、乔松和虬曲的蟹爪形枯枝,一看即知画家采用的是李成、郭熙的山水画程式。但略带乾笔的勾皴,简逸的笔法又透着画家的新意,已不是对李成、郭熙画风的简单因袭和重复。卷首仅存“嶂图”二字,余字残缺。卷尾署“大德7年2月6日吴兴赵孟頫”。大德7年即公元1303年,画家时年50岁。拖尾有元虞集、石岩、柳贯,明陈敬宗、陈琏、魏骥、吴宽、沈周、王世贞等跋。卷中钤有明李应桢、王世贞、王穉登、严泽,清梁清标及清宣统内府等鉴藏印。《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故宫书画录》等书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