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传感器,可以看作一个感应开关,达到条件就接通正极或负极,接通负极叫NPN,接通正极叫PNP。
以下是交流型二线传感器、NPN 型三线传感器、PNP 型三线传感器、NPN 型四线传感器的接线方法:
交流型二线传感器
-
接线原理:
这种传感器通常一端接交流电源火线(L),另一端接负载,然后负载的另一端再接交流电源零线(N)。传感器工作时,通过内部元件的通断来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截止,当满足检测条件时,传感器内部相当于闭合开关,使负载得电工作。 -
具体接线步骤:
-
首先确认交流电源的电压范围符合传感器的额定电压要求,一般常见的有 220V、380V 等规格。
-
将传感器标有 “L” 或类似表示火线连接端的接线端子,用导线连接到交流电源的火线。
-
把传感器的另一个接线端子连接到负载(比如继电器线圈、指示灯等)的一端,负载的另一端再用导线连接到交流电源的零线。
-
NPN 型三线传感器
-
接线原理:
NPN 型三线传感器有棕色(或红色)线、黑色线和蓝色(或白色)线。棕色线接电源正极(一般为直流电源,常见电压如 24V、12V 等),蓝色线接电源负极,黑色线为信号线。当传感器检测到目标信号时,内部三极管导通,此时黑色信号线输出低电平信号(接近电源负极电位),可以连接到相应的控制电路(如 PLC 输入点等)来触发后续动作。
PNP 型三线传感器
-
接线原理:
同样有棕色(或红色)线、黑色线和蓝色(或白色)线,棕色线接电源正极,蓝色线接电源负极,区别在于当传感器检测到目标信号时,内部三极管导通,黑色信号线输出高电平信号(接近电源正极电位)。其目的也是通过信号线向外部控制电路传递检测到的信号情况,只不过电平状态与 NPN 型不同。
NPN 型四线传感器
-
接线原理:
一般有电源线(正、负极)、信号线(通常有两根,如 A 相和 B 相或者差分信号正和负等不同标识)。电源线部分同样是按照常规,接直流电源正负极来为传感器供电,而两根信号线用于输出检测到的信号,往往采用差分信号的形式来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及更精准地传输信号,比如可以是旋转编码器等通过两根信号线输出角度、位移等变化对应的脉冲信号等。
交流型二线传感器接线原理
-
交流型二线传感器的两根线既是电源线也是信号线,其接线方式相对简单。其中一根线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另一根线连接负载,而负载的另一端则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
当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物理量变化时,其内部电路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电流的通断或大小,进而控制负载的工作状态。例如,一个交流二线制的接近开关,当有金属物体靠近时,接近开关内部的电路导通,电流通过,使连接的负载(如继电器、指示灯等)得电工作 。
交流型五线传感器接线原理
-
-
电源输入:通常有两根线用于连接交流电源,一般为一根棕色线和一根蓝色线,棕色线接交流电源的火线,蓝色线接交流电源的零线,为传感器提供工作电源
-
信号输出:剩下的三根线为信号线,不同的信号线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比如,对于一些五线的光电传感器,其中两根信号线可能用于输出检测到的物体有无信号,当有物体遮挡光线时,这两根信号线的电平状态会发生变化,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另外一根信号线可能是用于输出传感器自身的状态信号,如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故障等信息,以便于系统对传感器进行监测和诊断.
-
公共端:在五线传感器中,部分信号线可能会有一个公共端,用于连接到控制器或其他设备的公共地或公共参考电位点,以确保信号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