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笔试真题解答与仿真验证:(1)NPN和PNP组合电路

真题:(1)NPN和PNP组合电路

有两个晶体管(transistor),一个NPN和一个PNP,连接方式见下图。假设此二晶体管均是硅(Si),并显示0.6伏特(V)基极至发射极电压,且两个晶体管的β值非常高,使得基极电流几乎为零。求V电压值?

解答:

1)首先求得R3两端的电压

因NPN基极电流约为0,通过R1、R2对12V分压可得NPN基极电压为4V,NPN为导通状态。

又因NPN的Vbe_NPN=0.6V,可得NPN发射极电压Ve_NPN=3.4V,流过R3的电流I_R3=3.4V÷1KΩ=3.4mA。

2)进一步求得R5两端的电压

因PNP的Vbe_PNP=0.6V,可得PNP的基极电压为Vb_PNP=12-0.6=11.4V,PNP不能导通。流过R4的电流I_R4=0.6V÷10KΩ=60uA。

由于PNP基极电流约为0,且NPN的β值非常高,流过R4的电流I_R4=60uA亦为NPN的集电极电流,也是NPN的发射极电流。

则流过R5的电流I_R5=I_R3-I_R4=3.34mA,R5两端的电压V_R5=I_R5×R5=3.34V。

3)最终求得V处电压

基于1)和2),可得理论值V_theory=V_R5+V_R3=3.4+3.34=6.74V。

仿真验证:

通过Multisim仿真,可得A点的V_sim=6.72V,如下图所示,与理论值V_theory=6.74V基本一致。

这个题很考验模拟功底,你答对了吗?

### NPNPNP晶体管组合电路的工作原理 #### 三极管基本特性概述 NPNPNP型三极管都是双极型晶体管,具有放大开关功能。NPN型三极管由两个N区一个中间的P区构成;而PNP型则相反,它是由两个P区包围着一个中心的N区形成[^1]。 #### 组合电路中的角色分配 在一个典型的NPN-PNP组合应用里,这两种类型的器件可以共同作用来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例如,在互补推挽输出级配置中,NPN负责处理信号上升沿部分,即当输入为高电平时使负载接通电源负端;此同时,PNP承担起下降沿的任务——在低电平状态下让负载连接到正供电轨上[^3]。 #### 实际案例分析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假设有一个简单的分压器网络给定静态偏置条件下的PNP晶体管基极施加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电压(比如12V),但由于存在约0.6伏特左右的BE结降压效应[Vbe_PNP=0.6V],实际测量得到该节点上的有效值会有所降低至大约11.4伏特(Vb_PNP=12-0.6)[^2]。此时如果继续增加这个数值,则可能导致此元件进入饱模式而非活跃区域运作。对于串联在其后的电阻R4而言,依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流经它的电流强度约为60微安培(I_R4=0.6V/10kΩ)。 ```python # Python模拟简单计算过程 def calculate_current(voltage, resistance): current = voltage / resistance return current voltage_drop = 0.6 # Vbe of PNP transistor resistance_value = 10e3 # Resistance R4 value in ohms current_through_r4 = calculate_current(voltage_drop, resistance_value) print(f"Current through R4 is {current_through_r4 * 1e6:.1f} uA") ``` #### 设计考量因素 设计此类复合结构时需注意几个方面: - **匹配参数**:确保所选配对拥有相似增益β、最大集射间反向击穿电压BVceo等电气规格; - **热稳定性**:考虑到温度变化可能引起性能漂移现象,采取适当措施如引入补偿机制或选用具备良好线性度的产品型号; - **保护措施**:加入限幅二极管或其他形式的安全装置防止异常状况下造成永久损坏。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社牛超靓的铁蛋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